孩子出现这三种现象,已在休学的边缘,家长要留心

磐安县缘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p class="ql-block">  在我们日常走访中经常能听到有家长说:“我家孩子从小乖巧懂事,怎么到了青春期就厌学休学了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可能只是家长一直沉浸在自己营造的幻想中,忽略了孩子早就释放出的“求救信号”。在我们接触到的好几个休学案例中,我们发现孩子休学前会有以下几个征兆,家长们一定要引起重视,并及时做出调整。</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01、躯体症状 身体不适</b></p><p class="ql-block">身体会出现各种不良症状。比如有的孩子经常性的头疼、肚子疼、头晕等,或者出现幻听幻视幻觉,甚至还会有抽搐、呕吐、呼吸困难的症状。当家长带孩子去医院做检查,又查不出什么生理上的疾病,孩子的感觉又是真的。不少家长和老师会以为孩子装病,实际上是心理压力在身体上的具体表现,在心理学上称作“躯体式障碍”。身体会出现一些意外的伤害。当孩子压力过大,内心焦虑或者抑郁状态时,会导致他注意力不集中,甚至会用一些极端的方式排解压力。</p><p class="ql-block">在纪录片《我们是如何对抗抑郁》中,初二女生子烨分享过这么一件事:有一次,剪刀套不见了,自己怎么找也找不到,一下子就焦虑起来。她想让自己冷静下来,于是拿剪刀划破了手。看到鲜血,感受到痛疼,她冷静了下来。</p><p class="ql-block">当然也有一些孩子潜意识当中就是想受伤,不想去上学,然后就出现满足潜意识的结果,这都是一些征兆。生活中,并不是所有孩子都能意识到自己心理生了病。这需要我们父母给孩子足够的关心,细心观察、捕捉他们的求助信号。</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02、情绪低落,习惯性悲观</b></p><p class="ql-block">许多休学前的孩子最明显的特征,是持续陷入一种说不清道不明,显著的情绪低落状态。就像身处在迷雾之中,莫名地感到“不开心”,却又找不到具体的原因。父母也许会发现,一把孩子送学校,他的情绪就会很低落,到了学校不愿进去,发脾气,甚至会哭泣或者一言不发。和同学老师的相处中,也容易生气,表现愤怒,我们认为的小事会引发孩子激烈的情绪反应。</p><p class="ql-block">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孩子总是难以抑制地从最坏的角度看待,他自己也很难解释内心那份让人费解的情绪。</p> <p class="ql-block">青春期受内分泌、大脑神经发育的影响,确实更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当心思和精力都陷入到情绪的挣扎中,他们的学业竞争力被削弱。同时,他们也更容易遭受父母的误解,导致情绪的痛苦程度加重。</p><p class="ql-block">因此,当他们不堪重负的时候,他们就休学了。所以当你的孩子表现出的情绪波动比平时更强烈,发生的频次更高时,一定要引起我们的注意。</p><p class="ql-block">很多的家长在事后才反应过来:原来以前这些就是征兆啊,以前我们的神经太大条了。</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3、行为异常,失控</b></p><p class="ql-block">孩子的压力过大,处于焦虑紧张压抑的状态时,也不仅仅是情绪的剧烈波动,在他的行为表现上也会有很多的异常。</p><p class="ql-block">​比如:平时早起守时的孩子,现在早上起不了床,晚上睡不了觉。以前能自觉的完成作业,现在拖拖拉拉的磨蹭不写,一定需要父母的催促。以前能好好上课,现在注意力难以集中,很难看完一本书,有时哪怕是一个小章节。</p><p class="ql-block">比如以前懂礼貌文明有教养的孩子,忽然表现得粗鲁甚至脏话连篇,对老师和家长都表现得不耐烦无理。以前在学校里和同学们关系良好,有很多好朋友,但最近回到家却再也不提这些同学朋友,甚至父母一提就无比烦躁。</p><p class="ql-block">以前遵章守纪,一切符合规范表现良好。但现在却出现迟到早退,经常请假旷课,甚至偷偷去网吧打游戏等不良行为。孩子如果陷入了休学的边缘,并不意味着我们钻入了一个死胡同。父母只有更多的了解孩子,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给予他更多的心理营养,才能将孩子从休学的边缘拉回来。</p><p class="ql-block">当有以上这些现象的,我们父母必须要高度警惕,内观和反省。我们哪些做得不好,下一步我们应该怎么做?现在正是父母反思和行动的关键时刻,这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救赎的过程。孩子厌学休学往往是由于长期以来的认知,归因模式造成的。它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磐安县缘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成立于2022年,是一家非营利性,专业性公益组织,浙江省 AAAA 级社会组织,现有骨干成员20名,持证社工9名,其中律师2名、主任医师3名、一级二级心理咨询师各1名、教育部心理教学讲师1名、应急救护讲师2名、摄影师1名、财务1名、下属分4个工作组,服务队3支(缘安心理危机干预服务队、缘安红石榴民族团结服务队、缘安大学生志愿服务队),注册志愿者278人。践行“让群众生活更美好”的使命,秉承助人自助的理念,坚持“扶助弱者,服务居民”的宗旨,以人为本,立足辖区,全力打造本土的,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品牌。以辖区内的企业、社区、老年人、儿童、妇女,残疾人,困境家庭等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并聚焦重点特殊人群,做好社会救助、各类寻亲、养老服务、儿童关爱保护、社区治理、情感陪伴等多样化便民服务,增强居民生活的幸福感。与此同时,协助落实国家民生保障政策,为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统筹提供情绪疏导、心理抚慰、精神关爱、关系调适、能力建设、社会融入等方面专业服务,实现资源整合、一站多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致力于成为让群众信赖的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