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旅抗战旧址调研 红色基地不断完善

金鎖

<b>稷山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b>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马卯录主任一行与黄华芳座谈讨论基地完善方案</b></p> <p class="ql-block"><b>  新春伊始,稷山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马卯录、常务副主任薛俊峰、副主任韩吉平一行,就驱车石佛沟212旅抗战旧址调研,指导和推广石佛沟的做法,以更好地发挥全县10个红色教育基的作用。</b></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212旅抗战旧址的战地抢救雕塑</font></b></h3> <p class="ql-block"><b>  稷山县10个红色教育基地中,石佛沟212旅抗战旧址可以说是佼佼者,发展最快,效果最好。仅仅三年时间,就投资1000多万元,仅去年,就接待受教育人数达47000多人次。调研中,马卯录主任一行一方面认真听取黄华芳女士的大胆设想和做法,一方面实地观看孙定国率领的“212旅抗战旧址”、“研学基地”的军事设施和“农耕园”的犁耧耙耱等旧式农具,并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有益的意见和建议。如把212旅抗战故事作为进入石佛沟研学的“笫一课”,以激励青少年学生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奋发读书;如在沟底周围适当打一些窑洞,让青少年学生亲身体验延安精神;如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场景,让青少年学生亲身体验红军的艰难困苦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如在“农耕园”里,留下一块空地,让青少年学生现场体验犁耧耙耱的使用。特别是当人们进入石佛沟红色基地的大门,一定要设计的恢弘大气,引人瞩目,使人们第一个印象就是感到这里有一种红色气息的氛围,有一种革命激情的传承。</b></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  </b></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关工委的领导们在采摘园听取黄华芳的介绍</font></b></h3> <b>  作为稷山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一个教育品牌,红色教育基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完善,以适应新时代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借鉴石佛沟的做法,马卯录主任创新思维,提出了“以基地养基地”的想法。也就是说,每个基地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在其周围建一些附属设施,特别是服务性的设施,让前来参观学习的人们和青少年学生有居住的地方,有吃喝玩乐的地方,有购物的地方,从而通过一系列的服务设施,增加一些收入,以满足红色基地的管理和修缮使用,使红色基地越办越有实力,越办越有活力,越办越有引力。</b><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