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校毕业那一年

北国之春毛喜良

感悟两代人的人生 <p class="ql-block"> 1981年的夏天,对于23岁的我来说,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那一年,我从石家庄陆军学院毕业。在我们村这在当时可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当时全村能上军校的本就凤毛麟角,而今我成为了这少数人中的一个,怎能不令人欣喜若狂呢?</p> <p class="ql-block"> 对于父母而言,这简直是光宗耀祖的大喜事。我看到父母脸上的笑容,那笑容里满是欣慰与自豪,仿佛他们的儿子为家族赢得了无上的荣光。他们逢人便说我的好,言语间尽是欢喜,那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喜悦,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儿子即将走上一条充满荣耀的道路,而这也让他们在乡亲们面前有面子,家人也因此脸上有光,成为村里令人羡慕的对象。</p> <p class="ql-block">  军校毕业后我分到了北京卫戍区警卫第1师,和父母及小妹在中南海合影,成了珍贵的历史照片!</p> <p class="ql-block">  毕业离校时,学院发了两个月的工资,大概130元左右。在那个年代,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呢。我拿着这笔钱,满心欢喜地回到了河南省洛阳市农村的家。父亲知道我回来,很是高兴,他骑着自行车带着我到亲戚家去报喜。我们每到一家,我都会给长辈们每人10元钱,那是我对长辈们的敬意,也是我军校毕业的喜悦分享。那一年,我从一个农村的孩子,成长为一名军校毕业生,开启了新的人生篇章。</p> <p class="ql-block">  因为在农村,父母在子女面前都是非常严肃,一般不喜于言表。我也不知道他们当时的心理路程,他们也没有像现在的人那种表达喜悦的方式。</p> <p class="ql-block">  30年后的2011年夏末初秋,历史又惊人的相似,似乎时光又一个轮回。这一年我儿子大学毕业,经部队全国统一考试,有幸被部队选拔录取为副连职中尉军官。这个时候才理解了当时父母此刻激动的心情。</p> <p class="ql-block">  时代的进步,我上军校和儿子成为军官,因形势的变化和大环境的不同,感受各异。我所工作生活居住的军校大院,战友们的子女基本上都是走的上军校提干这条从军路,也没有什么特别。但作为父母,因为解决了子女重大的就业问题,没有后顾之忧,还是蛮欣慰的后。也预示着自己以后的人生,生活会无忧无虑。</p> <p class="ql-block">  因为过去我的家乡农村和全国农村一样,年轻人没有更多的出路,只有通过考学和当兵,才能跳出农门,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可现在我的家乡洛阳市伊滨区,是洛阳市的明日新城,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富裕,私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在全国范围内也有很大的知名度。</p> <p class="ql-block">  现在家乡的父老乡亲,不用像我们过去一样,千军万马走独木桥。都过上令人羡慕的富足生活。每年春节回家过年,小区内外就像一个全国的豪车博览会,使我们在外面工作生活的人望尘莫及,今非昔比,同时也为我的故乡感到自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