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青岛老张</p><p class="ql-block">美篇号:2532209</p><p class="ql-block">推荐景点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周村古商城,一个拥有六百多年历史的古老商城,它见证了岁月的变迁,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漫步在青石板铺就的小巷,两旁古朴的建筑虽已斑驳,却仿佛在轻声细语,将往昔的故事娓娓道来。那些凹凸不平的墙面,每一处都是时光的印记,让人不由自主地沉醉于那商贾云集、市井喧嚣的繁盛景象之中,思绪万千。</p> <p class="ql-block"> 踏入古商城,清末民初的商铺遗址便映入眼帘,虽历经沧桑,却依然能感受到那份曾经的辉煌。石碑、木匾上的字迹虽已模糊,但那份繁华的气息却依旧扑面而来。站在“旱码头”石牌坊下,檐角上的青铜风铃随风摇曳,六百年的岁月悠悠,铃音依旧清脆,仿佛能穿越时空,令人恍若隔世。</p> <p class="ql-block"> 深入古商城,街石上的凹痕见证了独轮车的痕迹,而店铺门楣上的“瑞蚨祥”、“周村烧饼”招牌依然熠熠生辉。触摸那福字砖雕,工匠的刻刀痕迹依然清晰可见,仿佛能感受到那份匠心独运。楼上木窗的轻轻推开,又让人仿佛看到了绸缎庄学徒挂绢灯的忙碌身影。转角处的“今日银价”粉板字虽已模糊,似乎“乾元银号”依然繁忙,让人遥想当年商贾们在此银钱往来的繁荣景象。</p> <p class="ql-block"> 瑞蚨祥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老字号绸布店,创立于清朝同治年间(1862年),创始人是孟传珊(字鸿升),来自山东章丘旧军镇,而周村是山东著名的商业重镇,历史上与瑞蚨祥有着密切的联系。周村古商城的繁荣为瑞蚨祥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商业基础,而瑞蚨祥的成功也进一步提升了周村的商业地位。瑞蚨祥以经营丝绸、布料为主,因其高质量的产品和精湛的服务,迅速成为中国北方最具影响力的绸布品牌之一,被誉为“丝绸之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孟洛川(1851-1939.9.7),名继笙,字洛川,是孟传珊的侄子。他是鲁商祥字号代表、在周村起家,他在瑞蚨祥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孟洛川不仅是一位成功的商人,还是一位具有远见的企业家。他将瑞蚨祥打造成中国近代商业的典范,为中国传统商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尽管他不是瑞蚨祥的创始人,但他被认为是瑞蚨祥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p> <p class="ql-block"> 瑞蚨祥绸缎庄的柜台厚重而沉稳,裂纹中似乎还回荡着几代掌柜的算盘声。后院晾布架上的靛蓝绸缎随风飘扬,宛如一片蔚蓝的海洋,让人不禁想起那“桑植满田园,户户皆养蚕”的盛况。开国大典上升起第一面国旗🇨🇳是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指定使用“<span style="font-size:18px;">瑞蚨祥”的面料制作而成!</span></p> <p class="ql-block"> 状元巷的名字源于明清时期,这里曾有多位学子考中状元,成为当地的文化象征。周村自古以来重视教育,科举文化浓厚,因此“状元巷”成为当地文脉的象征。“状元巷”不仅是一条历史悠久的街道,更是周村文化与商业的缩影。它见证了古代科举文化的辉煌,也承载了周村作为商业重镇的繁荣历史。</p> <p class="ql-block"> 乾隆御笔“天下第一村”。周村历史悠久,商业繁荣,尤其在明清时期,因其发达的丝绸业和商业而闻名。乾隆皇帝南巡时曾途经周村,对其繁荣景象印象深刻,遂御笔亲题“天下第一村”,以表彰其经济和文化地位。</p> <p class="ql-block"> 大染坊是清朝道光年间东来升绸布庄的旧址,也是电视剧《大染坊》的真实故事发生地。目前在染坊旧址的基础之上加以提升改造,设置了序厅、缫丝纺线、织造、染布、晾晒等展厅,通过活化非遗技术,现场还原了周村丝绸的织染,并增加全息投影来恢复和渲染空间场景,让影视剧的原型在空间里真实演绎,让游客参与其中,更加生动、形象、有趣地体验大染坊的故事与传统的印染技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东来升绸布庄的旧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东来升绸布庄由周村王家庄东克勤堂张氏与字胡同燕冀堂王氏创办于清朝道光年间,经营丝绸面料的染色、加工、批发业务,鼎盛时期资金达三万两白银,抗日战争中停业。</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乾元银号旧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乾元银号由原长山县乐礼庄张氏于1921年创办,在上海、济南等地设有分号,承办汇兑业务,经营有方,资金雄厚,信誉良好,每年可创利柒仟元左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票证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票证博物馆是原“大德通票号”的旧址。山西知名商人乔致庸1884年在山东省开设的大德通票号周村分号。票证博物馆内展出了计划经济年代使用的各种票据,以及丝绸、烟酒的商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周村烧饼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周村是清代我国北方的一个重要商埠,号称“齐鲁重镇”。有“天下之货聚焉”“金周村”“旱码头”之美誉,周村烧饼是周村商埠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其薄、香、酥脆的产品特点,然其源头可追溯到汉代的“胡饼”。胡饼,最初发源于西亚地区,丝绸之路形成后传入我国,而周村(古称於陵)正是当年丝绸之路的重要源头城市,清朝中期,周村大街经济发达,商贾云集,周村烧饼应运而生。诞生于100年前的周村大酥烧饼,虽历经时代变迁却经久不衰。1961年,正式注册为“周村”牌。今天,她已作为“中华老字号”,“中国驰名商标”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受到国家重点保护。山东周村烧饼有限公司正是这一中华美食的传承者。周村烧饼博物馆的建立,不仅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周村烧饼的历工艺、传播、发展及相关习俗,同时,她又是一座活态的文化类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还金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还金处”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背景的地方。它源于一个关于诚信的故事,这个故事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成为了周村古商城的一大文化亮点。据传,在周村古商城的还金处,曾有一位商人因疏忽大意而丢失了一笔金子。幸运的是,这笔金子被一位诚实守信的当地人捡到,他并没有将金子据为己有,而是选择在原地等待失主前来认领。经过一番周折,这位当地人最终成功地将金子归还给了失主。为了表彰这种拾金不昧、诚实守信的行为,人们便在这个地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还金处”三个大字。在周村古商城中,无论是商家还是顾客,都深受这种诚信文化的影响,共同营造了一个和谐、繁荣的商业环境。因此,“还金处”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地点,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代表着周村古商城的诚信文化,也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英美烟草公司旧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02年英美烟量公司在英国伦敦成立,1904年在周村设立营业点,主要经营“地球”、“大连珠”、“力”等烟草品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铃木洋行旧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清末民初日本商人铃木格三郎创办,主要经营棉花、蚕丝、棉纱、矿产和土产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水胡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水胡同东至大街,西至梯子崖。过去梯子崖下有淦河,水质清冽甘甜,大街上生活用水均取自淦河,人来人往,川流不息,洒落水淌满了整条胡同,终年不干,故名“水胡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状元新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状元新街原名新街,东起保安街,西至大街。形成于清康熙年间,武状元王应统开建状元街时,易名为状元新街。王应统(1663-1715),字绪光,号敏斋,康熙二十七年(1688)钦点武状元时年仅25岁。为淄博市历史上三大状元之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街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周村古商城的“三街口”是周村古商城的核心区域之一,也是周村商业文化的象征性地点。它位于周村古商城的中心位置,因三条主要街道在此交汇而得名。这三条街道分别是: 大街:周村古商城的主街,曾是商业活动最为繁华的地段,沿街有许多古老的商铺和建筑。 丝市街:因丝绸贸易而得名,周村历史上以丝绸业闻名,丝市街是丝绸交易的重要场所。 银子市街:以金融业为主,历史上曾是钱庄、票号等金融机构的集中地,反映了周村作为商业重镇的金融地位。 “三街口”不仅是交通枢纽,更是周村商业、文化和历史的交汇点。这里保存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如传统商铺、民居、庙宇等,展现了周村作为古代商业中心的繁荣景象。如今,“三街口”依然是周村古商城的重要景点,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感受古代商业文化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鲁商文化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鲁商文化馆,通过挖掘周村鲁商文化、商埠文化的深厚历史,将公廉理念贯穿其中。建设了“齐风清韵、公廉商埠-鲁商文化馆”。展馆建筑面积600余平方米,分为五个展厅,讲述了从齐国工商立国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营商环境方面采取的措施和成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馍馍酱故事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顺兴成”是明末清初周村颇负盛名的丝绸坊,创始人吴庆祥从立号之初就对织出的绸子立下检验制度,十分严格,产品质量好,远销北京、天津等。</p><p class="ql-block"> 周村特产“馍馍酱”,相传始于顺治年间,出自于周村明末清初尚书李化熙府中,因其口味独特在周村流传至今,具有色香浓郁、口感软糯、回味悠长、营养丰富等特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福顺号旧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清道光七年(1827年)由桓台县李氏创办,以经营的杂货(食品)品种全,质量优而闻名,其制作的大酥烧饼、绿豆糕等面点系列食品,口味纯正,富有特色。民国15年,大军阀吴佩孚的老师吴绍文品尝了其制作的烧饼,回味之余,欣然题下“福顺号”匾额。二〇〇八年九月被认定为第一批周村老字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宝山堂药店旧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宝山堂药店为二十世纪30年代大街上资金充足,货源丰富的大药店,其坐堂医生李镜发为一代名医,经理张星五富有强烈的爱国热情,抗日战争时期为八路军秘密运送许多急需药品,解放后并入周村药材公司。</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旧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南洋兄弟烟草,1905年由简照南、简玉阶兄弟二人在香港创办,1910年在周村设立营业点,主要经营“飞马”、“飞船”、“三喜”、“双喜”等烟草品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长盛公银号旧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长盛公银号由原长山县尹家庄李氏创办于清末,从事存款、货款、汇兑业务,三十年代资东是李德责,经理吴方德,抗日战争爆发后,被迫关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大清邮局旧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淄博邮政的发端始于周村。1900年5月清政府在周村设立大清邮局,开办国内外邮政业务,是山东当时少有的几个邮局之一,早于周村开埠(1904年)四年,为周村商业繁荣和发展提供了邮政通信服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汇 龙 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回龙湖位于周村古商城景区一期汇龙园中。因周边有盘龙街、兴龙街二街而得名汇龙湖。湖面面积1.3万平方米,最深处2米,最浅处0.7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井公司周村办事处旧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05年日本三井公司委派常谷川等人在周村设立办事处,主要经营人造丝,商标有“金三马”、“天桥”、“东洋”以及“银鸟”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义盛永”王村特产 百年酿坊</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王村醋》记载,王村牛氏自清乾隆末年即开始从事酿造食醋、黄酒行业,并在清道光年间创立“义盛”字号。民国时牛氏后人与王村毕氏(以毕自严为代表的淄西望族)联烟,创立“义盛永”字号作为老义盛的分支,其在民国三、四十年代达到鼎盛。1956年公私合营,义盛号与分支义盛永、义盛恒、恒兴永连同井泉居、德和恒等十余家王村醋酿造作坊一起并入王村供销社。</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18年,央视7套大型纪录片《粟说——一粒小米的故事》中,对王村小米醋手工酿造技艺进行了专题报道。2019年1月,义盛永黄酒酿造技艺被列入淄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咔咔魔相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咔咔魔相馆是以聊斋文化为主题的3D视觉艺术中心,作为周村古商城的全新业态项目,以2000㎡超大空间,筑造7大魔幻主题、37个点位的花式打卡互动,让游客充分体验聊斋文化、周村文化和3D错觉艺术的魅力,开启一场奇幻穿越之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魁星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魁星阁碑记》记载,清咸丰二年(1852)重修魁星阁,有640余家商号和个人捐资约15万两白银。《魁星阁碑记》由当时长山知县曾叙符撰文,文中记载了周村作为明清时期的商业大都会,商业繁茂、人杰地灵,先后涌现出来大批士人群体和书香世家。在此修建魁星阁,以寄托周村百姓对于周村科举兴旺,人才辈出的愿望。同时也体现了周村商号之多、实力之雄厚,以周村商人为代表的鲁商义利并举,以义为先的经商思想。</p> <p class="ql-block"> 阳光洒在魁星阁的琉璃瓦上泛出幽幽的光泽,墙壁上的“东方商人”壁画反映着旧时的繁荣。此刻,仿佛看到街上卖烧饼的老奶奶收起笸箩,街角传来悠扬的胡琴声,微风吹过檐角的铜铃再次响起,与风中的童谣交织在一起:“周村街,银子窝,大船不来小船泊……”</p> <p class="ql-block"> 周村古商城啊,你是一处让人流连忘返的胜地。你静静地见证着岁月的流转,传承着中华文化的精髓。游览于此,我深刻感受到了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仿佛在阅读一本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每一砖每一瓦都在诉说着动人的故事,让我对那段历史有了更加直观而深刻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 同时,我也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性。这次游览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历史遗迹、传统文化和美食都让我沉醉其中,流连忘返。未来,我定会再次踏上这片充满历史底蕴的土地,继续感受那份独特的魅力与韵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