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北京草厂街区

张灏

<p class="ql-block">  北京东城区草厂街区是北京唯一一片南北走向胡同的地区。在疏解整治促提升中,这片街区留住了乡愁,守住了烟火气,成了游客争相打卡的"北京最美街巷",习近平总书记來此考察调研。去年5月探秘这传奇的街区。</p> <p class="ql-block">  《京师坊巷志稿》记载:"元世祖于文明门(崇文门)外五里立苇场,岁收苇百万以蓑城"。这是说元代时期,今三里河一带是城防物资芦席,蓑草积存之地。当时城墙是土城,汛期要用芦苇蓑草护城墙以防冲毁,因此在此设草厂,草厂名一直延续至今。</p> <p class="ql-block">  东城草厂地区西起草厂三条,东至十条,北起西兴隆街,南至南芦草园胡同。目前已经完成整治提升工作。各式传统民居,四合院,会馆,名人故居广布其间。</p><p class="ql-block"> 草厂三至十条重点风貌保护区占地约16公顷,院落497个,大多延续了清末民初建筑风格。</p><p class="ql-block"> 草厂地区是北京城区内唯一一片南北走向的胡同群,这与前门三里河的形成息息相关。</p> <p class="ql-block">  原来的胡同天线杂乱架空,污水横流,私搭乱建,街区颓败。现在没了架空天线,只有白云蓝天,目之所极的是青砖灰瓦。</p> <h3>胡同里鲜花绿植,鸟笼金魚。三步一景观,五步一画卷。</h3> <h3>胡同里有主食厨房。</h3> <h3>空调室外机统一穿上外衣,绿植下的格栅内装空调室外机。</h3> <h3>特意设了保洁人员工作室。</h3> <p class="ql-block">  最被诟病的是原来胡同的厕所,这次它华丽转身,做到了雨污分流,同时安装了新风系统,冬天洗手还有热水。</p> <p class="ql-block">  这是宠物便便箱。里面准备了纸张等清理宠物粪便的工具。</p> <p class="ql-block">  路灯杆全是木质的,居民评判老灯杆最大限度保护胡同风貌。</p> <p class="ql-block">我们先去了草厂九条。</p> <p class="ql-block">  九条十七号。高台阶,抱鼓石,带瓦当的房檐。据说这是山西平遥著名商人雷履泰开设的颜料庄分号。</p> <p class="ql-block">  十九号门雕图案清晰,笔笔精致,山西作家成一写的《白银谷》中的银号,原型即是此。</p> <p class="ql-block">  又去了草厂五条。</p> <p class="ql-block">  这是五条的宝庆会馆。清时会馆兴起,这一带形成很多同乡和商业会馆,原崇文区的140多个会馆大部分都在此。据《京师坊巷志稿》记:草厂三条有南陵,临江,太平。五条有宝庆,仙溪,黄梅会馆。</p> <p class="ql-block">  草厂四条是我们游览的重点。</p> <p class="ql-block"> 走进胡同,春风迎面吹來,石板路干净的泛着光,两侧青砖灰瓦,四合院的大红门贴着对联。</p> <p class="ql-block">  这是44号,小院议事厅。成立于2012年,有成员22人。在草厂地区无人不知,街巷胡同许多事都是在议事厅拍板的。</p> <h3>29号院按上了电子刷脸机。刷脸进门,当下非常时尚。</h3> <p class="ql-block"> 8号共生院。小院保持了传统又加入了现代宜居元素,做为青年公寓对外出租。</p> <p class="ql-block"> 19号,同仁堂乐家私宅。有百年历史,原是同仁堂乐四爷侧室的房子,后为其养子,电视剧《大宅门》导演郭宝昌继承。</p> <p class="ql-block">  2019年的春节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草厂四条调研,了解老城区改造后居民住房条件改善情况。他强调党中央十分关心老城区和棚户区改造,解决好大家关心的实际问题,让大家住在胡同里也能过上现代生活。(网图)</p> <p class="ql-block">  习主席从草厂四条北口踏着青石板走来,先去了32号院。老住户侯雅明在写春眹,习主席拿起红底金色福字贴在门上。(网图)</p> <p class="ql-block"> 40号,袁世凯旧宅。上世纪初为袁家房产,后易手给丹华火柴厂高级职员为私宅。72岁北京火柴厂退休职工朱茂锦,单位分了楼房但舍不得这个地儿一直在此住。</p> <p class="ql-block"> 这是现在40号院的主人朱茂锦的全家福。发此片目的是想看看是怎样的一个小院。</p> <p class="ql-block">  习主席又进了40号院,朱茂锦一家人正包饺子。习主席包了4个茴香馅的,并说我家也包茴香馅的。又进厨房帮忙炸咯吱。脆香满院,笑语盈门。</p> <p class="ql-block">  朱茂锦家人说"总书记包了好几个饺子,再把包好的饺子放在面板上,动作像邻家长辈一样,我们原本紧张的心情一下子就放开了"。(网图)</p> <p class="ql-block">  四条彰显了古都风韵,百姓说原来亲戚不想来,现在要电话预约,家门口成了网红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胡同街巷,道路整洁,院落宽敞,老胡同青砖灰瓦,朱门楹联更添风韵。阳光普照下,一幅古朴与现代交织的画卷徐徐展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