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伴,今天晚餐吃饺子吧。”我一边看手机一边对老伴说。“为啥?没听说雨水吃饺子呀。”老伴好像有点懵。<div> 我也有点懵,她为什么一定把吃饺子跟节令联系起来呢?<div> 其实,我的建议跟雨水这个节令是没有半毛钱关系。只是因为我孙子的一篇作文。</div><div> 前几天,我把孙子写的《身边的年味》发表在我的美篇上,昨天早上,我又看了一遍这篇作文,觉得应该向亲友们显摆显摆,于是就在微信朋友圈转发了。转发之后,我接连看到了亲友们的评论,都是夸我孙子的,也有捎带着夸他爷爷的,这是意料之中的。也有意外的惊喜,我看到了这样一条留言:“一口气读完,情弦绷得很紧,写得真的很好了,初一的孩子不得了,发给我吧,再发一张本人照片和一张吃饺子的照片,还有一个个人简介。我安排发到我们编辑部的作家文萃的公众号上吧。”</div> 这是我的好友孙老师的留言。孙老师是控江中学的资深教师,我知道他因为在写作方面成果显著,获得了其故乡的作协会员的资格,这个编辑部,应该跟作协有关吧?孙子得到行家的赏识,我非常高兴,于是回复:“万分感谢您,这对于孙子来说,是特别大的鼓舞。我今天晚些时候把照片发给您。”<div> 我为什么说要晚些时候发照片呢?因为我手头没有合适的照片。我这个人比较迟钝,不善于利用手机记录生活,所以有些珍贵的瞬间只能留在头脑里而没有留在相机里。来到美篇之后,虽然有进步,但是跟晚秋大姐和玩童老兄相比,无论拍照的意识还是技巧,都还差着很远的距离。急中生智,我想到了这个补救措施。老伴听我说了这个好消息,当然高兴。我俩是一拍即合,决定晚餐吃饺子。</div></div> 饺子包好了,孙子回来了。这小子鼻子尖,一进门,就嗅到了饺子的香味:“今天吃饺子?”当他的猜测得到了肯定,又是拍手又是跳脚。还说:“我在学校的时候,就忽然想到今天晚上是不是吃饺子啊?还真是!”小馋猫可不是徒有虚名啊!<div> “你知道为什么吃饺子吗?”当爷爷把吃饺子的原因告诉他以后,他更加高兴了。为了拍照,我让他先吃。咱得先把孙老师布置的任务完成了。</div> 这小子见到饺子,立刻露出了贪吃的本相,我趁机抓拍到了好几张饿虎扑食图。挑来选去,觉得这一张还比较斯文,连同他爸爸给他拍的本人照片,一起发给孙老师。<div> 不一会儿,孙老师回复我说:“最好有合家欢的照片最好了。”我一想,可不是嘛,孙子的作文写的就是全家一起吃除夕饺子的情景啊,没有家人的照片,跟文章的不配的。然而,饺子已经吃完了,这可咋办?没办法,只好回复:“我不太习惯照相。除夕当时没照全家照片,这张吃饺子的照片是今天晚餐时照的,怪我没想到这一层。多谢了!”我在回复孙老师之后才看到孙老师的这条留言:“没问题,我马上行动。”还是孙老师理解我,也能将就我。那一刻,我的内心暖暖的。</div><div> 回味吃饺子的前前后后,我想到了杜甫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昨天,这里并没有下雨,但我的心里却如禾苗沐雨,感到特别舒坦。</div><div> (2015.2.19)</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