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缘际会法门寺,吉祥无边即长安

大漠微风

<p class="ql-block">  2月16日上午,正在深圳荔枝公园散步,接到春杰兄电话说他游完老君山,今天下午到洛阳,明天到西安看我,并特意强调雨水日(正月二十一)一同游法门寺。</p><p class="ql-block"> 老兄年长我几岁,阅历丰富,相约的日子不敢怠慢,不问缘由,一定有他的道理。</p><p class="ql-block"> 游历荔枝公园,也不是漫无目的,看着茂盛的荔枝树,本来是想和杨贵妃和东坡先生聊聊岭南荔枝的,聊聊能让贵妃开怀一笑的一骑红尘,谝谝日啖荔枝三百颗的美妙,得,谈不成了,下次吧。不遐想了,今天晚些时候就到长安,不是荔枝,是我。</p> <p class="ql-block">  原本打算明天(正月二十,天穿日,纪念女娲补天的传统节日)拜谒女娲补天雕像,老友的相约打乱了我的行程计划,离开荔枝公园,从福田到蛇口,来到女娲补天雕像前致意。只要在深圳,有两处我一定要看的,一处是这里,另一处就是位于莲花山的邓公塑像。</p><p class="ql-block"> 回忆当年,八十年代中期,女娲补天雕像耸立在临岸的海水里,寓意中国的改革开放犹如女娲补天搬的艰辛、宏伟,几十年过后,这里已经和陆地浑然一体,高楼林立,发展繁荣。</p><p class="ql-block"> 深圳人,当代补天的女娲!感慨过后,回到家简单收拾行囊,直奔机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2月18日,乙巳年正月二十一,雨水。春杰兄告诉我,这一天还是另外两个传统文化的重要节日-小麦日和地穿日,三节同天,难得的巧合。老兄和我说,日子特殊,我们就要选择一个特殊的地方,祈盼风调雨顺生活无忧,身心康健平安吉祥。听兄台的话没错。</p><p class="ql-block"> 这一天,我们游陕西宝鸡法门寺。</p> <p class="ql-block">  法门寺,又名“真身宝塔”。始建于东汉末年桓灵年间,距今差不多1800年,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周魏以前称作“阿育王寺”,隋文帝改称“成实道场”,唐高祖时改称“法门寺”,延续至今。</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法门寺被誉为“皇家寺庙”,因安置释迦牟尼佛指舍利而成为举国仰望的佛教圣地。照片中所示即为法门寺佛塔,也被誉为“护国真身宝塔”。这座佛塔是1987年经过中央政府同意按照原样复建的。1987年以前的宝塔什么样子?您一定很好奇是吧,随着大漠微风的镜头往下看。</p> <p class="ql-block">  原塔是明朝修建的夯土外包砖结构,1981年自然原因宝塔半壁坍塌,成了图片中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  这是宝塔坍塌前最上端的“铜刹”,上铸有铭文“大明万历三十七年造”,这为宝塔建造时间提供了坚实的物证依据。</p> <p class="ql-block">  法门寺分为两部分:旧址建筑群(法门寺院和珍宝馆)和新建文化景区。</p> <p class="ql-block">  法门寺唐代风格的旧址建筑群(1):法门寺院正门</p> <p class="ql-block">  法门寺唐代风格旧的址建筑(2):大雄宝殿</p><p class="ql-block"> 法门寺大雄宝殿五开门,供奉东、南、中、北、西五尊佛,其他寺庙多数都是三开门,供奉过去、现在、未来三尊佛。</p> <p class="ql-block">法门寺唐代风格旧址建筑(3):铜佛殿</p> <p class="ql-block">  法门寺唐代风格旧址建筑(4):鼓楼</p> <p class="ql-block">法门寺唐代风格旧址建筑群(5):钟楼</p> <p class="ql-block">  法门寺院树木参天(1)</p> <p class="ql-block">法门寺院树木参天(2)</p> <p class="ql-block">  法门寺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珍宝馆正门</p> <p class="ql-block">  唐朝风格的珍宝阁</p><p class="ql-block"> 1987年,重修法门寺真身宝塔,四枚佛指舍利与2499件文物重现世间,其中包括:释迦牟尼指骨舍利、铜浮屠、八重宝函、银花双轮十二环锡杖的佛教至高宝物。</p><p class="ql-block"> 法门寺珍宝馆拥有法门寺地宫出土的两千多件大唐国宝级重器,绝对的世界寺庙之最。请跟随大漠微风的镜头一睹为快。</p> <p class="ql-block">  以上几件秘色瓷器,现已列入禁止出境展出的国宝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  以上几件琉璃器来自西域波斯,充分说明盛唐时期丝绸之路的繁荣。</p> <p class="ql-block">  迎真身素面金钵盂</p><p class="ql-block"> 纯金打制,重573g,口径21.2cm,高7.63cm</p> <p class="ql-block">  鎏金仰莲瓣圈足银碗</p><p class="ql-block"> 重223g,口径16cm,高8.3cm</p><p class="ql-block"> 驻足观看,仔细揣摩,对古人高超的技艺赞叹吧?大漠微风突然想到一个问题:钵和碗从实用功能上说,有什么区别呢,也许您早就知道,但我还是要卖个关子先不说。同样是讨饭,乞丐使用的叫讨饭的碗,和尚使用的叫化缘的钵!究竟区别在哪?</p> <p class="ql-block">  盘丝座银芙蕖</p> <p class="ql-block">鞢燮</p><p class="ql-block">这个物件读音Die xie,手机字库里我能找到第一个字,第二个字没有,是我写出的那个字左侧还要加一个“革”旁。字都写不出来我还要选择,主要是因为使用功能太强大、且特近现实。</p><p class="ql-block"> 考古说这是一个由北方游牧民族传入中原的东西(难怪名称这么拗口,应该是音译),原来是腰带,最后此功能弱化,逐渐变成了身份象征,您看这件,上面悬挂的东西都具有使用功能,有些现在都没变过(顺时针):剪刀、食品勺子、过滤网框、牙签镊子掏耳勺、阳燧(取火工具,现在当然不用了)、水罐、鱼觿、针筒、牌饰(相当于身份证)。</p><p class="ql-block"> 记得小时候我家里就有类似的东西,银制品。</p> <p class="ql-block">  银花双轮十二环锡杖</p><p class="ql-block"> 法门寺博物馆镇馆之宝。</p><p class="ql-block">杖首为四股十二环,上承智慧宝珠;中间以五钴金刚杵相连,股侧錾有文字“…敕令造迎真身银金花十二环锡杖”等文字。据典籍《锡杖经》载,四股十二环锡杖为佛祖释迦牟尼佛持有。该锡杖还有一个神奇之处,杖身中空,由上至下錾刻14位身披袈裟、手持法器的僧人。</p><p class="ql-block"> 这根锡杖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体型最大、等级最高、制作最精美的。参观时有游客喧嚣说这个他认得,是唐僧取经时手持的!我真希望他静下来。</p> <p class="ql-block">  鎏金银龟盒</p><p class="ql-block"> 以龟背为盖,腹部燃放香料,香气由龟的口鼻处散逸。</p><p class="ql-block"> 龟在古代常被称作神龟、灵龟,有长寿、吉祥的寓意。</p> <p class="ql-block">  鎏金银香囊</p> <p class="ql-block">  鎏金鸿雁纹银茶碾子</p><p class="ql-block"> 通过此物,能联想到盛唐时期中华的茶文化有多优秀,吃茶,如此周折,真乃“食不厌精”也。</p> <p class="ql-block">  金银丝结条笼子</p><p class="ql-block"> 干嘛用的知道吗?储备茶饼的专用具。以金银丝编制而成,使用时在笼底垫上木片,以保持干燥进而保证茶叶色香不减,品质不变。</p> <p class="ql-block">  鎏金飞天仙鹤纹银茶罗子</p><p class="ql-block"> 此物证实,在唐朝,饮茶人对茶末的细度有了更高的要求。</p> <p class="ql-block">  佛指舍利供奉</p><p class="ql-block"> 释迦牟尼佛灭度后,遗体火化结成舍利。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为弘扬佛法,将佛的舍利分成八万四千份,分送世界各国建塔供奉。中国有十九处,法门寺为第五处。</p><p class="ql-block"> 法门寺首次开塔瞻礼舍利始于西魏恭帝元魏二年(公元555年),至唐代达到鼎盛,且规定“三十年一开,则岁丰人和”,唐代200多年间,先后有八位皇帝“六迎二送”供养佛指舍利,每次迎送“声势浩大,朝野轰动,皇帝顶礼膜拜,等级之高,绝无仅有”。到唐僖宗咸通十五年(公元874年)正月初四,其最后一次送还舍利时,按照佛教仪轨,将佛骨舍利及数千件稀世珍宝一同封入塔下地宫,成就了一千多年以后今天的法门寺珍宝馆。</p><p class="ql-block"> 以上几幅照片拍摄于珍宝馆里的几幅壁画。是盛唐时期迎佛骨入长安的盛况再现。</p> <p class="ql-block">  唐•彩绘四辅首阿育王石塔</p> <p class="ql-block">  鎏金铜浮屠</p> <p class="ql-block">  鎏金迦陵频伽纹壶门座银棺</p> <p class="ql-block">  壶门座白玉棺</p> <p class="ql-block">  镶宝石水晶椁</p> <p class="ql-block">  八重宝函之檀香木宝函(实物已经腐朽损毁)</p> <p class="ql-block">  八重宝函之盝顶银宝函</p> <p class="ql-block">  八重宝函之盝顶铁宝函</p> <p class="ql-block">  重见天日的两千多件稀世珍宝,展出多达160余件,令人目不暇接,三个小时的流连,拍摄了大量照片,说到这篇文章的选用,反复斟酌很难取舍,贝海拾珍,没办法,篇幅所限。</p><p class="ql-block"> 珍宝馆告一段落,法门寺院旧址建筑群暂时别过,走,请跟随大漠微风到法门寺新建文化景区继续浏览。</p> <p class="ql-block">  佛光大道</p><p class="ql-block"> 佛光大道长1230米,宽108米。这里每一个数字都有内涵。</p><p class="ql-block"> 佛光大道,远远望去,直通合十舍利塔,每走一步,都是来此参谒之众生不断攀登、不断升华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合十舍利塔</p><p class="ql-block"> 塔高148米,呈双手合十状,中间有安放佛指舍利的宝塔型建筑,塔内供奉着举世闻名的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p> <p class="ql-block">  佛光大道两侧不同化身的菩萨塑像。</p> <p class="ql-block">  合十舍利塔内部(只开放了大厅部分)</p> <p class="ql-block">  吉祥</p> <p class="ql-block">  福缘际会</p> <p class="ql-block">  写在最后</p><p class="ql-block"> 正月二十一,三节同过,不知道下次又是哪年。今日与春杰兄同游法门寺,吉祥,有福,有缘。我请教他下次的聚会时间、地点。</p><p class="ql-block"> 思考片刻答曰:随缘之地。随后又笑了笑:注意到你刚才拍摄了《金刚经》的照片,“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记住了吗?</p><p class="ql-block"> 说的轻声细语。</p><p class="ql-block"> 明天他去钦州,我留在西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