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号:129698837</p><p class="ql-block">歌曲:咱们汕头好地方</p><p class="ql-block">昵称:矜聲*zhou</p> <p class="ql-block"> 正月初二的中午,大巴车沿着南滨路向东行驶。穿过西澳路,上了高速,一会儿就行驶在海湾大桥上。现代作者老舍在《汕头行·过澄海三大桥》中曰:“昔从澄海到汕头,野水荒沙旅客愁。众志成城争跃进,万家移石断中流。人民智慧虹为路,堤岸光辉月入沟。寒食秧田千顷碧,飞花满县冠山游。”</p> <p class="ql-block"> 在大桥上行驶一半路程,大巴车就从匝道往下而来。桥下面就是著名旅游胜地——妈屿岛风景区。旧时渔民出海经此拜妈祖,且必备活鸡,祭拜后就地将鸡放生,故又名放鸡山。</p> <p class="ql-block"> 妈屿岛长约650米,宽约640米,面积约为0.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3公里。妈屿岛是明清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处重要商贸点。妈屿岛岛上由花岗岩构成,南部最高,北部次之,中部较平坦,东部凤头山岬角向东伸出约250米。其表层为赤红壤,长有木麻黄、松、竹等植被,风景秀丽。</p> <p class="ql-block"> 在马路口,导游领我们下了车,往海滩方向走去。没走几步,看见一个高约6.5米的雕塑,粉红麻花岗岩的雕塑展现出渔家姑娘坚毅、勇敢的品质以及无惧风浪、敢于拼搏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 这座雕塑就是海岛女民兵李海霞,“民兵海霞”雕塑将永远屹立在妈屿岛东南角。在妈屿岛取景拍摄的电影《海霞》,将解放初期一群意气风发的女民兵融入到这美丽海岛风光之中。电影插曲《渔家姑娘在海边》也迅速唱遍大江南北。</p> <p class="ql-block"> 通过电影《海霞》也将妈屿岛这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海岛染红了。小岛有以大军井、防空洞、民兵哨所旧址、驻岛部队营房旧址为代表的边防史资源,以及陶铸亭为代表的红色教育“最美”党建红色书吧等景点。</p> <p class="ql-block"> 参观了海霞雕塑后,沿着海边路,我们来到了陶公亭。陶公亭又叫陶铸亭,村民们喜欢称它为“观海亭”。陶铸亭总面积约100平方米,高度约7.7米。亭为六角重檐攒尖顶,钢筋混凝土结构。陶铸亭的飞檐翘角,仿佛直入云端,背山面海,绿瓦飞檐。</p> <p class="ql-block"> 站在陶铸亭内,向东望去,东海岸的美景尽收眼底。海浪轻轻拍打着岸边,仿佛在诉说着妈屿岛的沧桑历史。而那远处海天一色的景象,更是让人心旷神怡,仿佛与世隔绝。</p> <p class="ql-block"> 欣赏了陶铸亭后,继续沿着海边路向西北方向行去。发现在妈屿岛上,如今还存留两个旧时海关遗址。在清朝咸丰初年,汕头开埠之前中美贸易已经在妈屿岛进行,史料证实汕头开埠发端于妈屿。“未有汕头埠,先有妈屿岛”。</p> <p class="ql-block">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这里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妈屿建筑均是双数,妈屿有两个海关遗址,两个旧时海关银号,两个天后宫。虽然这是巧合,也应了俗谚中“好事成双”一说。</p> <p class="ql-block"> 经过近1个小时的奔波,来到了岛上的妈祖庙。潮汕有句话:“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妈祖庙。”妈祖信俗不仅在中国沿海地区广泛传播,还影响到了世界各地。全世界共有妈祖庙4000多座,分布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妈祖信俗的传播体现了其强大的文化影响力和广泛的信众基础。</p> <p class="ql-block"> 妈屿岛妈祖庙,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后经多次修缮。集潮汕木雕、嵌瓷、石刻三大独特传统工艺于一体。妈祖文化以“立德、行善、大爱”为核心内涵,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崇高精神。妈祖庙不仅是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p> <p class="ql-block"> 观光了妈祖庙后,折返凤头山,凤山环抱的海滨浴场水清沙细,滩面平缓。滩中有一巨石,下红而上黄,裂纹似花瓣,名牡丹石。</p> <p class="ql-block"> 站在这美丽的海滩,踩着这细软的沙砾;观望眼前清澈的海水;看这黄色的房屋瓦片与不远处的海湾大桥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 “青山绿水绕妈屿,碧海蓝天映岛屿。”小小的岛屿也能给人这么多的愉悦。</p> <p class="ql-block">编辑/摄影:矜聲*zh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