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庭变迁话创业

柳宜

<p class="ql-block">文图:柳宜</p><p class="ql-block">美篇号:41621537</p> <p class="ql-block">  2020年11月9日,为了快速推进长动路二期工程建设,公司沿用30年的原大门,在重型机械的轰鸣声中,化为瓦砾,同时一座具有中国航发LOGO、造型别致的新大门宣告正式启用。</p><p class="ql-block"> 门庭之于企业,好比一张直观的名片。看到中国航发长江动力有限公司大门的变化,再翻出珍藏多年早已泛黄的照片,与家人、同事、朋友追忆往事,心潮起伏,五味杂陈。公司创建已逾60个年头,经历了三次创业。从这些定格的照片里,我读懂了一代代长江人航空报国的激扬情怀,领略了他们艰辛曲折的创业历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第一次创业</b></p><p class="ql-block"> 公司的前身对外称国营五二机械厂,始建于1966年,坐落在湖南黔阳地区(今怀化市)沅陵县境内。距离县城20公里的洪山界脚下,主厂区在豹子湾,生产区散落在张家溪、长冲坳的山谷中。</p><p class="ql-block"> 1968年,由于国际国内形势风云突变,工厂被国务院列入缓建企业。没有产品,没有运营,工厂组织留守职工,带着农具,走出大门,与当地农民一样,上山拓荒下田务农。</p> <p class="ql-block">  1971年,工厂上马恢复生产。工厂没有围墙。在职工医院护坡下,有一条蜿蜒的水泥公路,路旁搭建了一扇大门。其结构十分简单,在混凝土基座上焊接几根角钢,钉上松木板。每当逢年过节,门上便点缀着一束一束的松柏枝,插上彩旗,挂上灯笼。</p><p class="ql-block"> 路上行走的除了工厂通行车辆、上下班的职工和来来往往的家属以外,还有当地的农民以及放牧的牛羊。牲畜粪便散发的乡村气息,是三线企业的独特标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第二次创业</b></p><p class="ql-block"> 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工厂搬迁到岳阳市,砌了围墙建了大门,看上去有模有样,然而形同虚设。工人上下班的路上,家属和外来者可以随意进出,甚至一些社会闲散人员、小混混随便找个借口就敢闯入办公重地撒泼,滋生与潜藏着各种未知的隐患,一度让企业蒙羞,尊严尽失。</p><p class="ql-block"> 生产区的工房被职工家属开垦的大片菜地包围,空气中飘忽着机油与粪肥夹杂的怪味,令人贻笑大方。工厂里出产的不仅仅有机械产品,还有源源不绝、生生不息的“绿色食品”萝卜白菜……</p> <p class="ql-block">  如此原始、落后与僵化的管理模式,能给工厂带来什么,谁都无法揣着明白装糊涂。然而,陈腐的观念蒙住了双眼,禁锢了思维,除了叹息,还有无奈。每每目睹整车整车的产品,从工厂大门前长动路发往远方各地,往往收回的并不是希望,货款难抵高企不下的管理成本,常常还遭遇三角债的困扰,甚至出现呆账死账,生产经营难以为继,被列入“僵尸企业”黑名单。</p><p class="ql-block"> 据说工厂的厂房、办公大楼建设是钢筋混凝土浇筑的框架式结构,能抗八级地震,可怜抵挡不住经济大潮的冲击而濒临崩溃。</p><p class="ql-block"> 夜幕降临,路灯昏暗,监控缺失,贪婪的黑手伸进车间与库房,成批成吨的半成品、原材料、零部件不止一次地遭遇疯狂盗窃,给这个满目疮痍的特困企业带来的伤害无异于雪上加霜。第二次创业在职工、家属的失望与抱怨声中,偃旗息鼓,黯然落幕,划上一个令人扼腕的休止符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第三次创业</b></p><p class="ql-block"> 2017年7月15日,在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和岳阳市政府的见证下,中国航发长江动力有限公司正式挂牌,宣告新长江人步入崭新历程的第三次创业。</p><p class="ql-block"> 2019年1月2日,新年伊始上班第一天,长动路地面积雪未化,公司党政领导早已伫立新建的大门前,迎接前来上班的员工,顿时,大家伙感到一股暖流,驱散了所有的寒意。</p> <p class="ql-block">  公司积极推进AEOS管理体系,实施精益制造,经营、生产、质量、运营监控、安全保密等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同时,通过思想革命,营造出健康、和谐、文明、进步的企业文化内涵,有力地推动了公司科研生产发展与和谐构建。</p><p class="ql-block"> 抚今追昔,鉴往知来。从这些照片里,看似普普通通企业大门,每一道都镌刻着中国航发长江半个世纪以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成长烙印。门前的长动路还在延伸,每一道新大门的出现,都是新长江人一个新的起点,都是一种新的考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