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聊城水上古城

犇牛

<p class="ql-block">古城坐落在聊城市区内东昌湖中间,北宋时期的城垣。城呈正方形,总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城墙始建于宋熙宁三年(1070),初为土城。明洪武五年(1372),东昌平山卫指挥佥事陈镛改筑为砖城。城墙周长3.5千米,高11.7米,顶宽6.7米,基厚11.7米。内墙用三合土夯筑,外墙用砖石砌垒。城设4门,上筑门楼,外设瓮城。南、东、西瓮城为扭头门,南门东向似凤头,东、西门南向似凤翅,北门北向似凤尾,故名“凤凰城”。四城门楼皆重檐歇山,四角飞翘,东曰“春熙”,西曰“清远”,南曰“正德”,北曰“宣武”。明万历七年(1579),城墙上又建垛口2700余个、敌楼27座;4城门楼更名,东曰“寅宾”,西曰“纳日”,南曰“南熏”,北曰“锁钥”。各个城门均有水门、吊桥。城东北角、西北角原有“望岳”“绿云”2楼。城高大坚固,易守难攻,大有高屋建瓴、睥睨四邻之势,又有“能陷不失的凤凰城”之说。</p><p class="ql-block">如今,聊城酝酿多年的古城保护与改造已经拉开序幕。为了真实再现古城风貌,将东昌古城打造成集历史古迹、文化典故、旅游休闲、生态宜居于一体的中华水上古城。中华水上古城是聊城市最大的民心工程,是整合旅游资源、发展旅游经济、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的龙头项目,是聊城转变发展方式的新平台、新支点,更是提升聊城形象、丰富“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生态聊城”城市内涵的战略品牌。</p> <p class="ql-block">中华水上古城建设以光岳楼为中心,利用十字步行商业街将城区用地分为四块。十字大街为商业步行街,两侧以传统风情的商业为主。楼东大街以休闲、保健、养生为主;楼西大街为时尚、高档商品街;楼北大街为餐饮一条街;楼南大街为文化一条街。城市单元的中心地块为风情居住区,以四合院形式住宅为主,临街巷的建筑作民间特色小商业使用,前店后宅,灵活方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