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12-16日,离开繁华的深圳后乘高铁来到汕头。从女儿到广东顺德工作后,电校老同学渝敏就曾邀请我到汕头去玩,以前在工作,后又照顾母亲多年,每次到广东顺德或深圳(女儿后又到深圳工作)都是来去匆匆,没有时间去。今年去深圳比较早,渝敏也不回重庆过春节,终于有机会来到汕头。</p><p class="ql-block"> 汕头市中国广东省下辖地级市。汕头市简称“汕”,广东省潮汕四市之一,著名的华侨之乡,广东副中心城市,经济特区,位于广东省东部,北邻潮州市、揭阳市,南临南海。下辖7个区县,总面积2199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户籍总人口为579.34万人。该市方言是潮汕话。</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潮汕地区建立专区,名潮汕专区,1956年重建专区时改名汕头专区,均驻地汕头市。1981年汕头市建经济特区。1983年实行市管县体制。1991年汕头市分设为今汕头、潮州、揭阳三个地级市,由此,并称潮汕三市。</p> <p class="ql-block"> 火车抵达汕头火车站,大厅内人来人往,现代化的建筑与熙熙擾擾的人群交织出一幅繁忙的景象。走出车站, 迎接我的是渝敏夫妇。</p> <p class="ql-block">汕头小吃街。</p> <p class="ql-block">汕头夜市。</p> <p class="ql-block"> 来到汕头的第二天,同学夫妇就自驾带我去汕头南澳岛游玩。南澳岛位于中国汕头市南澳县,北濒柘林湾、南濒南海,属基岩质大陆岛,中华白海豚重要栖息地,被誉为“东方夏威夷”。</p><p class="ql-block"> 南澳岛面积达117.73平方千米,海岸线长94.3千米,南澳岛以低山剥蚀丘陵地貌为主,外形似葫芦,海岸多为岩石陡岸,全岛最高峰为大尖山(588.1米)。南澳岛是中国唯一的全岛域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南澳县唯一有居民居住的岛屿。南澳岛历来是中国东南沿海通商的必经停泊点和中转站,也是中国大陆对台和海上贸易的主要通道、“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p><p class="ql-block"> 郑和七下西洋,曾五次途径南澳,而且南澳在中国及世界航海史上也被屡次提及。</p> <p class="ql-block"> 来到南澳岛我们首先去了“北回归线广场”,广场的标志離塑 "自然之门" ,是我国建成的第11座北回归线标态塔,也是中国內地唯一一座位于海岛上的北回归线标志塔,该塔设计采用字“门”字造型。“自然之门”,是南澳北回归线标志塔,处于北回归线与我国大陆东岸的交点处。该标志塔由CIID常务理事郑少文总设计师主刀设计。</p><p class="ql-block"> 每年夏至正午,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日影将穿过“自然之门”上方圆球中心圆管,投射地台中央,达到“立杆不见影”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 南澳岛青澳湾,青澳湾是南澳岛最出名的地方, 也是看日落最好的地方。漫步在海湾沙滩上,海风轻拂,远处的山恋和大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这里的海滩干净整洁游客们在沙滩上尽情享受阳光和海浪。</p><p class="ql-block"> 远处的摩托艇在海面上疾驰而过 , 留下一道道白色的浪花,为这片宁静的海滩增添了几分动感。</p> <p class="ql-block"> 南澳岛的风力发电大风车矗立在远处的山丘上,与碧蓝的大海相映成趣。 这些大风车不仅是南澳岛的标志性景观,也是岛上清洁能源的重要来源。 看着这些巨大的风车缓缓转动,仿佛在诉说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青澳湾的海湾沙滩上,享受着阳光沙滩的美好时光。 蓝天白云下,海风轻拂,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咸味。 两位朋友手拉手漫步在海滩上,戴着墨镜,穿着外套和围巾,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远处的海面上,波涛汹涌,一艘摩托艇正在疾驰而过,为这片宁静的海滩增添了几分动感。</p> <p class="ql-block"> 岛上有一栋白色的欧式建筑,拥有多个窗户,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古老的故事。这栋建筑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得益彰,成为了南澳岛的一道亮丽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南澳岛青澳湾视频。</p> <p class="ql-block"> 金银岛,是央视《南澳岛寻宝》专题片拍摄地之一,可能是传说中吴平藏宝地。金银岛面积大约1千平方米,三面环海,碧波荡漾,金银岛顾名思义,就是与金银财宝有关的一个岛屿。岛上大石相叠,曲径通幽,石洞穿插,阴凉无比。</p> <p class="ql-block">这是岛上的雨伞型亭子。</p> <p class="ql-block"> 这雨伞型亭子前面的美娘子石雕像,就是吴平的妹妹。大家看她一手扶着元宝,一手握着宝剑,一副守护金银的样子。据说摸摸她手上的元宝,就会给你带来“财运”呢。她身旁石壁上嵌着《金银岛纪事》等碑记。周围林立的怪石刻有名家题字的诗文。</p> <p class="ql-block">海上养殖场。</p> <p class="ql-block"> 闽粤南澳总兵府。总兵府是明清时代的称呼,总兵府为军事指挥机关。南澳总兵府位于深澳镇,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年)。自明万历三年(1575年)诏设南澳副总兵至1911年清王朝终结的336年之中,计有总兵、副总兵被委南澳镇者将近200任。其中最负盛名的仍数民族英雄郑成功。</p><p class="ql-block"> 总兵府是南澳总兵的衙署,位于南澳县深澳镇大衙口,深澳镇正中。建成了全国第一座海防史陈列馆。</p><p class="ql-block"> 唐朝以来,潮汕大地凭借地缘优势成为海上商贸门户,明朝以来,南澳总兵府是全中国唯一的海岛总兵府,对与台湾合作发展意义深远。</p> <p class="ql-block">八千斤大炮。</p> <p class="ql-block"> 郑成功招兵树,郑成功当年招兵就站在这棵大榕树下,这棵榕树有400多年树龄。阳光透过树叶照射下来,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这棵榕树不仅是南澳岛的象征,也是潮汕人民心中的精神寄托。</p> <p class="ql-block">郑成功塑像</p> <p class="ql-block">南澳镇知名总兵铜像。</p> <p class="ql-block">帅堂</p> <p class="ql-block">前言</p><p class="ql-block">南澳岛地处闽南粤东海面,素有漳潮屏障、闽粤咽喉之称,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明万历三年(1575年) 诏设 "闽粤南澳镇" ,置副总兵,辖镇标左右营,兼领福建南路和广东东路水师,负责闽南粤东海面军务.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南澳镇升设总兵。</p><p class="ql-block"> 至清末共176任副总兵,总兵驻守南澳镇。大批副将、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千总,把总统领着协、标、营、汛,驻守各自的防区。 他们兴建了南澳城、总镇府,、雄镇关、猎屿铳城、云盖寺铳城、长山尾炮台、东炮台、西炮台、猎屿新炮台以及闽南粤东数以百计的军事设施。</p><p class="ql-block"> 近万名水师、近千门火炮,数十座炮台、数百艘舰船成为肆意袭扰我东南沿海的倭寇、红夷的克星,也使长期劫掠于南澳海域的山贼、海盗失去 了盘跪和互市之地。 闽粤南澳镇不愧为明清时期东南海防军事重镇。</p><p class="ql-block"> 硝烟已经离去,历史不能忘却。 南澳总兵忠于职守、勤于军务、固防御敌、爱国护民的精神值得后人学习和继承。</p> <p class="ql-block">帅堂内部装饰。</p> <p class="ql-block">古代的兵器。</p> <p class="ql-block">总兵府沙盘。</p> <p class="ql-block">南澳总兵周鸿升祝寿图屏风。</p> <p class="ql-block">南澳岛灯塔及跨海大桥。</p> <p class="ql-block">南澳岛灯塔视频。</p> <p class="ql-block"> 第三天我们去了潮州,潮州市是广东省下辖地级市,是潮汕四市之一,著名的华侨之乡,潮州地域始于秦汉晋时期的南海郡揭阳县地,历代长期属潮州府。潮州是世界美食之都,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瓷都”、“中国食品名城”等36项城市殊荣,自韩愈治理潮州之后,潮州加快了前进的步伐。北宋后潮汕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人文日渐兴盛。</p> <p class="ql-block"> 韩文公祠,韩祠倚山临水,肃穆端庄,是我国現存一处历史最久远的纪念唐代文学家韩愈的祠宇,祠内有历代碑刻四十面,是了解潮州文化史的珍贵资料。韩愈制潮八月,勤政务实,清廉高效的从政精神及作为,铸就百世丰碑。 站在韩文公祠前, 仿佛能看到韩愈当年在这里治理潮州的身影,感受到他为潮州人民带来的福祉。</p> <p class="ql-block"> 潮州韩文公祠,始建于北宋成平二年 (公元999年),初置金山麓郡治前夫子庙正室东厢,元祐五年 (公元1090年) 知州王滌徒至州南七里苏拭为撰碑记,南宋淳熙十六年 (公元1189年) 知州丁允元复迁至韩山今址。祠于1984年重修,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韩愈生平介绍,以及他在治理潮州的功绩。韩愈是唐宋八大家,文学造诣非常了的。韩愈制潮八月,勤政务实,清廉高效的从政精神及作为,铸就百世丰碑。</p> <p class="ql-block">韩愈贬朝线路图。</p> <p class="ql-block">韩公祠碑廊,有历代碑刻四十面。</p> <p class="ql-block">苏轼韩文公庙碑诗。</p> <p class="ql-block">韩愈一生大事纪。</p> <p class="ql-block"> 韩公别赵子,该雕塑再现了韩愈离潮时与赵德依依惜别的场景。</p><p class="ql-block"> 赵德,字天水,唐宋潮州八贤之一。深得韩愈的称赞。</p> <p class="ql-block">韩愈塑像</p> <p class="ql-block">韩愈纪念馆在山顶上。</p> <p class="ql-block"> 在山顶上俯瞰潮州城,古城的全貌尽收眼底。古城内保存了大量的古建筑和历史遗迹,这些古建筑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还体现了 古代潮州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才能。古城內有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4处 , 现存民居代表性历史建筑百余处 , 享有"京城帝王府、潮州百姓家"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允元亭,亭建于1989年11月。</p><p class="ql-block"> 丁允元,字叔中,江苏常州人,官居太常寺卿。南宋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 年) ,因恳请赦免"盐铁 "等税,得罪权贵,被贬为潮州知军州事。治潮期间,他有增置广济桥西段四墩,发展教育等诸多善政。淳熙十六年 (公元1189年)他认为东山(即韩山,又名笔杂山) 是当年韩愈常登临之地,并有亲手栽种的橡木尚存。因此,把原城南祠迁建于韩山今址( 即今韩祠) 。 由于选址得当,故沿延至今。</p><p class="ql-block"> 丁充元卸任后,占藉(落户)潮州城东,创祖磷溪仙田乡,他的墓地在磷溪英山凤地.</p> <p class="ql-block">韩愈公祠视频。</p> <p class="ql-block"> 潮州古城,该古城是历代郡、州、路、府、县的所在地,至今已有2千多年的历史,人文昌盛,文物荟萃。 核心区域内有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4处,现存民居代表性历史建筑百余处,享有"京城帝王府、潮州百姓家" 的美誉。整个古城区就是一个融合了生活居住、旅游观光、文化展示和商业贸易于一体城市历史中心区,是一个开放式的景区。</p><p class="ql-block"> 潮州又称“凤城”,位于潮州市湘桥区,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城以其独特的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广府文化和潮汕文化、丰富的历史遗迹和精美的古建筑群而著称,面积约3平方千米,格局完整,有着720多条走向讲究、纵横有序的街巷和大批明清时期古民居建筑。</p><p class="ql-block"> 潮州古城采用潮州古城的“外曲内方,四横三纵”的历史空间格局。古城始建于东晋,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古城内保存了大量的古建筑和历史遗迹,这些古建筑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还体现了古代潮州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才能。</p> <p class="ql-block">古城墙上。</p> <p class="ql-block">站在城墙上观看广济桥。</p> <p class="ql-block">古城里的牌坊街,这条街了上有多座牌坊。</p> <p class="ql-block">古城墙上的刺绣作品展厅,各种刺绣非常精美!</p> <p class="ql-block"> 潮州广济桥,俗称湘子桥,是中国四大古桥之一,被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p><p class="ql-block"> 广济桥位于潮州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联结东西两岸,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为古代广东通向闽浙交通要津,是潮州八景之一,是潮州文化的历史地标、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A级景区。</p><p class="ql-block"> 广济桥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于光宗开禧二年(1206年)形成了梁桥与浮桥并存的基础结构;于明正德八年(1513年)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进行了修缮19;解放前残破不堪;1958年进行加固维修,并拆除了十八梭船,改建为三孔钢架及两处高桩承台式桥梁;2003年10月开始进行全面维修,总体按明代风格为修复依据,功能定位为旅游观光步行桥;2007年竣工。广济桥为浮梁结合结构,由东西二段石梁桥和中间一段浮桥组合而成,梁桥由桥墩、石梁和桥亭三部分组成。广济桥全长518米,东边梁桥长283.35米,有桥墩12个和桥台一座,桥孔12个;西边梁桥长137.3米,有桥墩8个,桥孔7个,石梁宽5米。中间浮桥长97.3米,由十八只木船连接而成。</p> <p class="ql-block">重修广济桥碑记。</p> <p class="ql-block">浮桥</p><p class="ql-block">潮州人称梭船。广济桥于南宋乾道七年 (1171) 始建,初为八十六艘梭船及一个桥墩,以后逐步修筑, 至明嘉靖九年 ( 1530 ) 形成了 "十八梭船廿四洲(墩)"的格局。浮桥开启时,有通航及泄洪功能;闭合时则连接东西两岸,便利通行。故桥梁学家茅以升先生称誉道:广济桥是 "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p> <p class="ql-block"> 广济桥是潮州八景之一, 是潮州文化的历史地标。站在广济桥上,望着韩江的流水,仿佛能看到历史的长河在这里流淌。</p> <p class="ql-block"> 民不能忘坊:该牌坊是桥上唯一牌坊,特为太守刘浔、分司吴均而䢖。</p><p class="ql-block"> 清道光廿一年 (1841 )韩江洪水, 冲㘼桥域若干,次年又泛滥,冲崩江心东墩及墩上铁牛,太守刘浔,分司吴均发动盐商及富户重修广齐桥。因工程浩大,经历数年始告完工,百姓不忘刘, 吴功绩,建坊以作纪念,寄托对先贤崇敬和追忆。</p> <p class="ql-block">广济桥上看到韩愈公祠上的笔架山。</p> <p class="ql-block"> 桥上的铁牛,铁牛是鉎铁铸造成的,它是广济桥的标志性雕塑。清雍正二年 ( 1724 ),知府张自谦再修广济桥时,铸铁牛两只,分别立于东、西两桥墩之上,意为 "镇桥御水",以析求避免洪灾。道光二十二年(1842 ) ,洪水冲垮东桥铁牛所在桥墩,铁牛也坠入江中。潮州遂有 "两只铁牛一只溜" 的民谣。</p> <p class="ql-block">广济桥视频。</p> <p class="ql-block"> 第四天上午,我跟渝敏在汕头市开放公园,华侨公园,滨海路等处去玩了半天。公园里游人很少,都是当地人在此休闲散步,园里花草树木生长茂盛,空气清新,在冬日的阳光照耀下,漫步其中感觉很舒适。</p> <p class="ql-block">开放公园视频。</p> <p class="ql-block">汕头华侨公园。</p> <p class="ql-block">华侨公园视频。</p> <p class="ql-block"> 街边的鲜花店,各种热带花卉非常漂亮!这些鲜花为汕头的冬天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仿佛春天已经提前到来。看着这些美丽的花朵,心情也变得格外愉悦。</p> <p class="ql-block"> 第五天我们去了汕头小公园,名为小公园,实为汕头的历史文化街区。小公园是汕头的开埠区,是汕头的起源地。街区内有中山纪念亭,历史文化街区。街区形成于20世纪30年,是中国近代城市規划的早期实践地之一,见证近代潮汕华侨投身家乡城市建设的历史。街区仍完整保留 "中心放射、聚心向海、 环环密布" 的骑楼街道。融合保留潮汕传统建筑、欧洲折中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等多种风格建筑。漫步在小公园的街道上,仿佛穿越回了那个充满活力的年代,感受到汕头的历史与现代的交融。</p> <p class="ql-block">长桌宴席。</p> <p class="ql-block"> 打锡街,打锡街是汕头近代点铜业和南金业聚集地 ,点铜是指晚清时期的潮阳工匠艺人在此创立的锡器茶罐制造业。南金是指澄海莲阳工匠艺人在这里开办的南金锡箔制造业。 因两项技艺都需要敲打这个步骤,故起名为打锡街。</p> <p class="ql-block">小公园视频。</p> <p class="ql-block"> 在汕头玩了六天,2024-1-22日上午离开了汕头。汕头给我的印象:发展一般,像内地的一个小城市,听渝敏说这里的人传统保守,对外地人很排斥,虽然是中国八十年代的四个特区之一,但这里的发展比深圳差多了;不过这里的自然风光不错(特别是南澳岛使人流连忘返),海鲜很多,可我没这个口福,很多海鲜都吃不来或不喜欢;这里的冬天基本不下雨,每天阳光明媚,不冷不热很好过。渝敏在重庆有住房,女儿、孙子都在重庆,但他们在这里工作生活了多年,习惯了这里的生活,舍不得离开这里,虽然他们退休多年还是长年居住在这里。在汕头几天渝敏夫妇对我十分关照,特别是老王做事认真细致,外出游玩都是他开车安排,还专门带我外出吃当地的特色海鲜,非常感谢!再见了渝敏夫妇,回重庆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