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书院之旅》散记 <p class="ql-block"> 春天的浪漫,一半是花开,一半是发芽。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是一波一波吹润的。江河解冻,春风拂面。柳丝吐出新绿,春水初生,春林初盛,一切都是欣欣然张开了双眼。</p> <p class="ql-block"> 乙巳年正月十九,《永嘉书院雅集》的梅花谷相约,恰似一封带着梅瓣的信笺,悄然落在“童欣老师”领读的《越读越健康》群友们的掌心里。午餐后,从《忆江南餐厅》出发,穿过石铺碇,沿着蜿蜒的石径拾级而上,忽有暗香浮动。转过小桥,整片早梅初妆二月染。二月,藏着清欢,藏着“惠风和畅”,藏着江南的烟雨与阳光;也藏着白梅如雪浪翻涌,红梅如胭脂点点染云霞。</p> <p class="ql-block"> 岩壁上挂着“吾心安处是我乡”,在春风中轻轻摇曳。旁边的草坪上,群友们错落有致地坐在蒲团上。在阳光的照拂下,大家跟随童老师进入冥想的意境,七分吴侬软语,三分浅遇深藏,无妄无念。我坐的位置有坡度,调整坐姿到舒适状态后,冥想才真正开始。冥想结束后,身心灵尚未完全舒畅,因为旁边偶尔飘来的烟味让我分心。那是为了茶的清冽甘甜,特意用炭火烧水。仔细观察,那炭火竟是小核桃,可惜未能拍照留念。不禅师兄说,这种炭火是用小核桃在未成熟时特制而成的。</p> <p class="ql-block"> 不禅师兄拿出三小包茶——大红袍、奇阑、玉桂。他介绍了武夷山岩茶的历史、特点与种类,并引导我们如何辨别茶叶:闻香(茶香、杯盖香、杯香、冷香)、看色(茶水色泽、茶器是否透亮)。当茶烟升起时,铜色壶嘴蒸腾的氤氲里,酝酿着茶香浮动。不禅师兄举杯轻旋,传給众人闻茶香,闻茶盖香;看茶色,看茶器色。然后,开始分茶,师兄分茶如分月色,青瓷盏中琥珀色的涟漪,是大红袍轻盈的舞姿。尝一口,没有熟普的润滑与甘甜,回味时却有一丝丝涩苦,但能清心静心。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又何尝不是这般多味呢?第二包初泡蜜蜡色的奇阑袅袅娜娜,喝一口唇齿留香,回甘生津。再泡的奇阑依然是蜜蜡色,只是色彩饱和度愈发浓郁,茶味越显醇厚柔顺,回甘持久,那清甜(玉米须味皆杏仁味)的茶韵竟与幽幽清香的梅魂同频共振。</p> <p class="ql-block"> 主持人孔亿明师兄轻拨琴弦,焦尾琴的松沉之音引来游客驻足欣赏。七弦上流淌的音律,让满谷梅影都成了颤动的音符。书院入口山岙处有亿明师兄打造的《惠和亭》。《惠和亭》临溪而建,三面环山。坐在亭里一眼望去,四周便是童话。这里夏日可数星望月,冬日可围炉赏雪。古朴典雅的《惠和亭》也是小型读书会的好场所。师友老钱发现,沿着亭门口的台阶继续往上,便是一片空旷的草坪,可露营可烧烤,是休闲度假,艺术交流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萨克斯的奏乐中载歌载舞,完美收官《永嘉书院之旅》。而衣襟上沾染的梅香,已在体温里酿成了春天的酒。此去经年,当某日再启那罐封存的梅花茶,唇齿间定会重现这个午后——琴声与吟诵悬在梅梢的时辰,春意与惠风落在盏中的刹那。</p> <p class="ql-block"> 春天的浪漫,不只是花开,不只是水润,还有一群热爱生活的我们!</p><p class="ql-block"> 2025.2.1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