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采风】 初春探园码头潭——地铁出口是湖边

萍晓

<p class="ql-block">2月17日,气象预报是小雨。上午10时,出了地铁口,仰望天空,雾蒙蒙的,没有阳光的热烈,却有一种静谧的温柔,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和微微的寒意,仿佛是冬天的余韵与春天的序曲交织一起。</p> <p class="ql-block">学友从定居的广州返曾经居住的东西湖,约同窗相聚,于是有初春探园之行。东西湖码头潭文化遗址公园交通便利,是武汉地铁1号线和6号线的换乘处,我从香港路出发搭乘6号线地铁,45分钟即到达。</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马头潭公园是一座集历史文化、自然景观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也是</span>武汉市第二座古文化遗址公园;<span style="font-size:18px;">占地面积约38公顷。</span></p> <p class="ql-block">公园位于东西湖吴家山新城的中部,是新城重要的绿芯之一。初入公园,便被园内的青瓦白墙的街道所吸引,整体建筑偏徽派风格,虽然是现代仿造建筑,但并不影响它的美感。</p> <p class="ql-block">码头潭,曾名马投潭。1984年,在东西湖马投潭村的一个土墩上,发现占地面积7600平方米的马投潭文化遗址。它兴衰于屈家岭文化至龙山文化时期,出土了石器、陶器、动物遗骨等文物。</p> <p class="ql-block">2013年,马投潭正式更名为码头潭。码头潭新石器时期遗址,距今约5500年到6500年,这一发现将武汉地区人类居住历史向前推移了约1000年。</p> <p class="ql-block">查阅史料,清康熙年以前,这里是码头潭渡口,人来客往十分热闹。外出的人在此弃船登岸,回乡者则下车登船。《依云楼集· 避地雨山记》:“於是过码头潭渡,石潭泾、东流港始达柏泉.....”。</p> <p class="ql-block">公园中部滨水区是马投广场。它利用缓坡草坪和多级台阶处理原场地高差,通过种植少量高大乔木,多植地被形成视线通透的疏朗空间。从湖对面拍摄效果很美。</p> <p class="ql-block">魁星阁是公园的制高点,登上塔楼可俯瞰整个公园的湖光山色与古色古香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位于公园西部的西堤烟雨景点,与西入口相连。石雕工艺的石桥,凸显新时期时代文化特征,质朴简洁。</p> <p class="ql-block">公园现在展出的夜明珠,直径高达2米,重约11吨,是罕有的超大型夜明珠,也是目前国内户外能公开展出最大夜明珠,夜间犹如皓月般光亮美丽,不仅是一件极为难得的藏品,更有着极高的收藏和观赏价值。</p> <p class="ql-block">这颗神奇夜明珠的原材料是萤石,它最初来自火山岩浆,在岩浆冷却过程中,被岩浆分离出来的气水溶液内含氟,在溶液沿裂隙上升的过程里,气水溶液中的氟离子与周围岩石中的钙离子结合,形成氟化钙,最终冷却结晶而形成。用白光灯照,会发出美丽的荧光。其亮丽独特的色泽,圆滑而光润的外形,闪烁通透的质地,分外迷人、令人心醉。</p> <p class="ql-block">幽潭静思景点位于山体北侧中部的水潭处,水潭以自然式的缓坡草地入水,背景以石壁和自然山体衬托,营造静逸的环境氛围。此处紧邻遗迹怀古区,可以提供一个良好的怀古和安静休憩的空间。</p> <p class="ql-block">遗址探秘位于公园西北部。以废墟感的残垣断壁为基调,布置出文化遗址的废墟感,通过垣墙疏密有致的布置,营造丰富空间,为人们提供考古体验场所。</p> <p class="ql-block">长450米的仿明清古街,沿马头山脊自东向西一字排开,形带楚风,神含吴韵,气衔云梦,让古与今的对话显得隆重而又亲切。</p> <p class="ql-block">武汉竹韵堂竹雕博物馆,是由竹雕收藏家夏先重先生投资创办的非国有博物馆。馆藏二千余件明清文人、画家所创作的精美竹雕,据称是目前中国藏品数量最多、体系最健全、唯一的一座私人明清竹雕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科普展馆主要陈列矿石、宝石等展品,部分展馆还展示恐龙蛋化石。周一闭馆,无法进去参观。</p> <p class="ql-block">林泽芳华景点运用湿生植物营造良好的植物群落。片区主要接收来至遗址西侧部分雨水,经过植物的逐层净化,排入公园南面湖区,是观赏与生态的完美结合。</p> <p class="ql-block">园区有阳光草坪、码头古村、烟雨西堤、亲水平台、摩崖幽潭、时光花圃、叠石溪涧、彼岸洲等10余个游玩景点。</p> <p class="ql-block">园内湖、潭、溪、涧、泽密布,水岸环绕,有百余种树木,四季景色各异。形成了“一轴、一环、六区”的景观架构。</p> <p class="ql-block">公园近30处建筑以徽派风格为主,联排而建,庭院、房舍皆是古风场景。有绿道、草坪和山坡,适合露营、野餐、可以骑行和慢跑。</p> <p class="ql-block">码头潭既是历史遗存又是新生事物,简洁明快的山水间,郊野的风和都市的风同时拂过,新鲜感和陌生感如影随形。只是现在的码头潭既没有码头也没有潭。</p> <p class="ql-block">雕塑基座上刻着红色的标语“临空精神始于围垦”,一个由1958年原东西湖农垦局演变而来的地方。雕塑生动地展现了辛勤的东西湖人昂扬奋发的形象。<span style="font-size:18px;">如今,东西湖区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现代化城区。</span></p> <p class="ql-block">2004年前,马投潭村仍有157户人家。几年后,以农业为基础的马投潭村已彻底消失,被新一轮沧海桑田的进程替换。2013年,马投潭正式更名为码头潭。</p> <p class="ql-block">历史底蕴与现代文明在这里交融、递嬗,作为国家级临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东西湖,已经从食品、机电、物流三大传统产业向“芯、屏、智、新、网”业态转型,成为武汉市重要的经济增长极。</p> <p class="ql-block">“腾飞临空港”雕塑表明:曾是云梦古泽荒湖之地的区域,将建设起40平方公里的国家网络安全高地,从湿地至农田,再到现代产业发展区块,这片土地不断经历着现代化蝶变,充满盎然生机。</p> <p class="ql-block">悠闲地沿着湖边漫步,沉浸在公园中根据自然地貌精心设计的园林景观中,感受着其中的和谐与宁静。湖面波光粼粼,倒映着蓝天白云,与周围的绿树、鲜花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久远的码头、深潭和桨声已成绝响,但光阴流动的节奏,正随着轻轨列车在水边的往返,而变得更有弹性和张力。</p> <p class="ql-block">遗址公园旁是武汉五环体育中心。五环体育中心是中超联赛武汉卓尔的主场,是一个体育文化景点,经常举行有影响的大型文娱活动,吸引周边城市乡村的观众。</p> <p class="ql-block">据悉,截至2024年底,武汉市各类公园总数已达1024座,正式迈进“千园之城”。这些公园涵盖了自然公园、郊野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和口袋公园等,其中遗址公园仅两处: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东西湖码头潭文化遗址公园。</p> <p class="ql-block">三镇居民无论是休闲放松、亲子游玩,还是摄影打卡,不收门票的码头潭文化遗址公园值得一看。在这里可以尽情地享受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感受历史与现代的交汇融合。地铁码头潭公园站G、H出口出来就是湖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