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帝王谷位于卢克索附近,尼罗河西岸,是古埃及新王朝18到20王朝(大约从公元前1539年到公元前1075年)时期的法老和贵族主要陵墓区。 </p><p class="ql-block">古时候埃及人认为,太阳从尼罗河东方升起,在尼罗河的西方落下,太阳从东到西,表示从生到死。认为人也如此,人死了以后灵魂就到西方,因此要埋葬在尼罗河的西面,然后经过一个晚上就能复活。在古埃及以建造金字塔作为法老的陵墓,工程浩大,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到新王朝时期就不再建金字塔,而是在尼罗河西岸的金字塔形山峰 Al-Qurn 下建造陵墓也就象征是金字塔了。并且从陵墓的安全性考虑,古时过尼罗河到这里很不容易。</p> <p class="ql-block">金字塔形 Al-Qurn山峰</p> <p class="ql-block">埃及法老们是为了防止盗墓才把岩洞陵墓修建在帝王谷的,然而,历史注定了帝王谷要成为盗墓贼的天堂。不知从何时开始,一个个匪帮会聚到帝王谷周围,进行疯狂的盗墓活动。在500年的时间里,葬在那里的每一座墓室都无一例外地遭到了洗劫。以至于后来的法老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将他们的先祖改葬。3000年来,一批又一批的盗墓者把这片山谷翻了一遍又一遍,直到19世纪,一支支盗墓匪帮仍然活跃在这里。随着时光流转,3000年后的帝王谷早已被彻底废弃成一片破败不堪的荒漠。当年豪华的洞穴已被洗劫一空,许多洞穴的入口敞开着,成为野狐、沙隼和蝙蝠的巢穴。在同一个地方,盗墓活动持续了3000年,这在历史上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从1817年10月,文物爱好者、意大利冒险家贝尔左尼在此发现了一批古墓开始,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就被明目张胆或偷偷摸摸地弄走了。大量的文物车载船装离开埃及,被运到西方城市的博物馆或者被私人收藏。</p> <p class="ql-block">帝王谷陵墓分布示意模型</p> <p class="ql-block">模型下部的陵墓示意构造,可见许多陵墓都向地下挖掘很深。</p> <p class="ql-block">巨大的岩石洞被挖成地下宫殿,墙壁和天花板布满壁画,装饰华丽,墓穴入口往往开在半山腰,有通道通向墓穴深处。许多通道两壁的图案和象形文字仍十分清晰。一些墓室中还保留有石棺。</p> <p class="ql-block">陵墓入口</p> <p class="ql-block">帝王谷( Valley of the Kings,缩写为KV)现在已经开发了60多个陵墓,其中有图特摩斯三世、阿蒙霍特普二世、塞提一世、拉美西斯二世等最著名的法老的陵墓。现在,帝王谷的发掘工作和修复工作仍在继续,同时,帝王谷也成了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帝王谷的陵墓以发现顺序的先后进行编号。</span>参观帝王谷的门票通票可以从对外开放的十来处陵墓中选择3个,有几个陵墓则需要另外购票。还有一些陵墓一般不对外开放,只供学术研究用。</p> <p class="ql-block">陵墓分布平面图</p> KV11:Ramesses III陵墓 <p class="ql-block"> 帝王谷11号陵墓是“拉美西斯三世之墓”,拉美西斯三世(<span style="font-size:18px;">Ramesses III</span>)是埃及第20王朝的第二位法老,约公元前1186年至1155年在位。这座王陵很早就已被盗,但里面没有发现任何希腊文或拉丁文的涂鸦。现存最早的记录来自1769-1790年间在此参观的欧洲旅行家詹姆斯·布鲁斯,他把墓室描绘下来后在欧洲引起了广泛的注意。但真正对王陵进行发掘要到19世纪晚期才开始。</p><p class="ql-block">作为太阳神的庇护者,拉美西斯三世的地位显赫。他的陵墓规模较大,装饰极为精美,陵墓长度达188米,帝王谷中最大的王陵之一。</p> <p class="ql-block">KV11外图板介绍,从入口到墓室,水平距离210米,垂直下降的距离45米,巨大岩石洞被挖成地下宫殿。</p> <p class="ql-block">甬道顶部天花板有彩绘象形文字</p> <p class="ql-block">墓道两侧墙上有壁画。</p> <p class="ql-block">壁画:各种神祇</p> <p class="ql-block">拉美西斯三世陵墓的特点之一是在走廊两侧加了多达十个侧室,这在国王谷是绝无仅有的。19世纪考古学家认为侧室埋葬有法老的大臣,但人们觉得更靠谱的说法是作为仓库使用。</p><p class="ql-block">侧室的装饰描述了日常生活场景:面包师、酿酒师、屠夫、厨师、皮革工人等等。这些的图案没有出现在其他王陵中,而在私人墓室里可以见到。</p> <p class="ql-block">陵墓中壁画和浮雕描绘了法老与诸神的关系、来世旅程以及宗教仪式。</p> <p class="ql-block">浮雕:法老(中)向普塔神(Ptah,孟斐斯地区的造物神)贡香</p> <p class="ql-block">浮雕:左:胡狼头神祇阿努比斯(Anubis),中和右:法老与冥王奥西里斯(Osiris)</p> <p class="ql-block">浮雕:展开双翅的女神伊西斯(左)和其夫冥王欧西里斯(中),法老(右)在向普塔-欧西里斯神贡香和祭酒。</p> <p class="ql-block">浮雕:拉美西斯三世由透特神和荷鲁斯神护送</p> <p class="ql-block">壁画中有许多蛇神图像,从独头蛇至双头蛇和三头蛇。</p> <p class="ql-block">通向地宫大门的甬道</p> <p class="ql-block">地宫门上壁画:法老向绿脸冥王奥西里斯(Osiris)献祭</p> <p class="ql-block">浮雕:胡狼形象的死神阿努比斯(Anubis)</p> <p class="ql-block">浮雕:生育之神奈芙蒂斯(Nephthys)、胡狼形象的亡者守护神阿努比斯(Anubis)</p> KV6:Ramesses IX 陵墓 <p class="ql-block"> KV6是拉美西斯九世(Ramesses IX 公元前1127-1108年在位)的陵墓,他是第20王朝的第八位国王。</p><p class="ql-block">这是帝王谷里最后一座装饰完整和绘画保存较完好的陵墓,尽管陵墓规模不大,但壁画线条细腻,细节丰富。</p> <p class="ql-block">KV6陵墓全长约70米,深约15米。陵墓入口经坡道后有3个连续的长廊,有柱形室,然后通向墓室。</p> <p class="ql-block">通道长廊的墙壁和天花板布满象形文字和壁画。</p> <p class="ql-block">壁画:拉美西斯九世(右)法老向冥神奥西里斯、西方乐土女神阿蒙泰特(Amentet)献贡。</p> <p class="ql-block">壁画:法老(左)向鹰头人身的太阳神拉(Ra)敬献。</p> <p class="ql-block">壁画:敏(Min)神</p> <p class="ql-block">壁画:拉美西斯九世(右)手持玛特(Maat)献给神灵,(Maat)代表和谐、有序的社会秩序,在现实社会中起着法律、道德的规范作用。</p> <p class="ql-block">古埃及象形文字</p> <p class="ql-block">王名圈</p> <p class="ql-block">壁画中有许多太阳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壁画左下:船载有圣甲虫、圣甲虫两侧荷鲁斯之眼(The Eye of Horus)。荷鲁斯之眼还有一个专名:乌加特之眼(Wedjat Eye):能辟邪,防止恶魔阻止人重生。</p> <p class="ql-block">壁画右部:双臂被绑缚的造孽受罚者</p> <p class="ql-block">壁画:凹槽下方法老头部右上刻有法老专属的漩涡印记</p> <p class="ql-block">壁画:有两只猴子,右边是胡狼头的神</p> <p class="ql-block">壁画上部中:法老(左)向被称为造物之神的公羊神(Khnum)献祭。</p> <p class="ql-block">壁画:据说太阳神在穿越黑暗的过程中,会幻化为公羊头形象,引领亡灵走向重生。</p> <p class="ql-block">天花板下面的横梁壁画</p> <p class="ql-block">天花板壁画:穿过冥间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壁画:法老乘太阳船穿过冥间,驶向重生</p> <p class="ql-block">法老在以太阳神拉(Ra)为首的众神守护下乘太阳船渡过冥河,走向光明,获得重生。</p> <p class="ql-block">快接近墓室的下降阶梯,左右两侧墙上绘有对称的双手高举的祭司</p> <p class="ql-block">阶梯左侧壁画:大祭司,双手高举一物祈神献祭</p> <p class="ql-block">阶梯右侧壁画:大祭司,双手高举捧物献祭,身穿豹皮长袍,留着长鬓发,手捧莲花,身前是纸莎草。</p> KV2:Ramesses IV陵墓 <p class="ql-block">拉美西斯四世(Ramesses IV)是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第20王朝的第三任法老(<span style="font-size:18px;">公元前1153-前1147年在位)</span>。他是拉美西斯三世的第五个儿子,在拉美西斯三世在位的第三十二年中,他的四位兄长先后去世,所以他被封为王子。他继位的时候大概已经40岁,他统治了约7年后就去世了。由于他统治时间短,又去世的比较突然,所以陵墓建设被迫中断,陵墓的长度被大大缩短,规模不大。拉美西斯四世<span style="font-size:18px;">墓在古代就已经被发现,目前墓室墙壁上有超过700个希腊文和拉丁文的涂鸦,还有50多个科普特文涂鸦。由于陵墓入口与地面齐平,直到20世纪初,这里都是经常被游客作为休息的场所。</span></p><p class="ql-block"> 拉美西斯四世的墓室虽然在这60多座法老陵墓中的规模不算大,但其内的壁画保存基本完好。刻满了象形文字的墙,传说是比较全的一些书籍记录。</p> <p class="ql-block">陵墓结构,长约70米,深15米。有3段走廊、墓室和尽头一段未开放走廊。</p> <p class="ql-block">入口墙上有公元前278年科普特人(埃及的主要古老民族之一)的涂鸦:一个祈祷者和一位圣人。</p> <p class="ql-block">入口附近壁画:头戴瓦吉特王冠的法老和头顶日轮、鹰头人身的太阳神拉(Ra)。法老王冠上盘绕太阳圆盘的是圣蛇乌拉乌丝(uraeus)。法老两腿之间有十字架涂鸦。</p> <p class="ql-block">入口走廊两侧象形文字</p> <p class="ql-block">入口天花板壁画:连续的秃鹰图案</p> <p class="ql-block">壁画</p> <p class="ql-block">天花板彩绘象形文字,拉美西斯四世的王名圈清晰可见。</p> <p class="ql-block">走廊尽头是墓室石棺</p> <p class="ql-block">拉美西斯四世巨型花岗岩石棺</p> <p class="ql-block">石棺正面刻有法老与众神,一双高举的手捧着太阳</p> <p class="ql-block">石棺另一面雕刻胡狼神阿努比斯(Anubis)</p> <p class="ql-block">墓室里的壁画精美清晰。</p> <p class="ql-block">墓室墙壁画:在天空行驶的太阳船</p> <p class="ql-block">壁画:太阳神拉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此墓最有名的是墓室天花板壁画:天空女神努特,傍晚吞下太阳到第二天早上生下太阳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未开放的第四走廊</p> KV8:Merenptah陵墓 <p class="ql-block">麦伦普塔赫(Merenptah)是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第 19 王朝的第 4 任法老(公元前1213-公元前1203年在位),是拉美西斯二世与妃子伊斯诺弗莱特(Istnofret)的儿子。作为拉美西斯的第13个儿子,麦伦普塔赫即位时已60岁左右,在位仅有十年。在他执政期间曾多次远征,打败了利比亚和与之结盟的海上民族,占领以色列,同时他还新建了宫殿。</p><p class="ql-block">他的陵墓在国王谷的规模位列第二,占地2472平方公尺,长达135米,唯一超过它的仅有KV5(拉美西斯二世王子们的合葬墓)。虽然陵墓在法老生前就已完工,但墓室最后面的部分房间凿刻粗糙,且没有得到修饰。麦伦普塔赫的墓室中还保存着他的巨大且制作精美的石棺。尽管有部分壁画已经损坏,但还有几幅在其他法老墓室中难得一见的浮雕壁画非常精美。</p><p class="ql-block">陵墓在古代就已被无数次入侵,数个墓室发现有121处希腊文与拉丁文涂鸦。该陵墓也是帝王谷被山洪暴发破坏的众多陵墓之一。目前大部分已经挖掘出来,但仍部分未挖掘。</p> <p class="ql-block">入口左侧壁画:法老麦伦普塔赫与太阳神拉(Ra)</p> <p class="ql-block">第二个入口正前上方壁画:女神与王名圈</p> <p class="ql-block">入口两侧:上面是蛇,中间是太阳圆盘中的圣甲虫,下面是鳄鱼,上下还分别有一头三叉角的神鹿</p> <p class="ql-block">壁画:太阳船</p> <p class="ql-block">过道两侧神祇,其中有胡狼头死神阿努比斯、鹮头人身的智慧之神托特</p> <p class="ql-block">位于墓道中部的柱厅,原是作为防盗的假墓室而设计的。墙壁下部的壁画很多已经损坏,但上部还基本完好。</p> <p class="ql-block">立柱左面壁画:右侧是公羊头的神。</p><p class="ql-block">立柱右面壁画:右侧是鹰头神荷鲁斯,头戴下埃及王冠</p> <p class="ql-block">石棺墓室,现有一座石棺棺盖。</p> <p class="ql-block">埋葬墓室,墓室有两排柱子,每排四根。中间有座石棺,棺盖与棺椁分开放置。棺盖为类人状,保存完好;棺椁损毁严重。</p> <p class="ql-block">石棺的一个端面雕刻着这样的图案,两位女性相对而跪,头顶上估计是奉献食物的器皿,而中间有两条眼镜蛇(古埃及王权的保护神)身上有很多的白条</p> KV16:Ramesses I <p class="ql-block">拉美西斯一世(Ramesses I)是霍伦赫布(Horemheb)的继任者和新王朝(第 19 朝代)的创始人。仅在位 18 个月(约公元前 1315-1314 年)。猜测由于建造时间短促,陵墓很小很短。在拉美西斯一世陵墓工作的大多数工匠很可能已经负责他的前任霍伦赫布陵墓,因此两座地下室陵墓的风格和主题比较相近,在这里可以找到特殊的蓝灰色背景。由于时间不够,这里的绘画直接涂在涂有灰泥的墙壁上,而没有找到装饰霍伦赫布墓的华丽浮雕。陵墓的画作是保存较好的皇家陵墓画作之一。<span style="font-size:18px;">人们在陵墓中没有发现希腊罗马时代的涂鸦。只有一点点水损坏。</span></p> <p class="ql-block">陵墓结构:是直线形的,只有 29 m长。它包括两个由走廊隔开的楼梯,最终形成一个长方形的小房间即石棺墓室,两侧有两个附间和一个壁龛。一个由红色花岗岩制成的石棺占据了房间的很大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墓室里的壁画和文字描述已故国王在未来旅程中的进展(如何重生)。</p> <p class="ql-block">画面右侧(墓室门口处)是玛特女神(Ma'at)迎接法老。然后是法老向奈菲尔图姆神(Nefertum)献酒。</p> <p class="ql-block">转过来的墙面壁画:三桅船由四个冥界居民拖运。在三桅帆船上,是一个被太阳圆盘覆盖的公羊头神。它指的是太阳的夜间形态,结合了奥西里斯和拉的底部。神站在天蓬下,手里拿着权杖,在他面前站着一条保护蛇。天蓬被一条大蛇迈罕(Mehen)的褶皱包围和保护。</p> <p class="ql-block">八个站立的木乃伊抬着地球之舟,它穿过一个以长杆为象征的空间。长杆上面坐有七个神灵,长杆两端各有一个牛头的形状以及一头公牛。拖车的绳索进入右牛的口部,从另一端的口部出来,表明三桅帆船应该穿过这里,这使得这次穿越成为仪式和重生的通道。</p> <p class="ql-block">冥王奥西里斯(左1)坐在一个古老的宝座上。死去的国王(左3)由鹰头神荷鲁斯(左4)、阿图姆(左2)和奈斯女神(左1)引导。</p> <p class="ql-block">在奥西里斯面前,是一个较小的穿着豹皮的祭司。这位祭司代表了奥西里斯的理想之子,他履行了葬礼祭司的职责。</p> <p class="ql-block">壁画右半部分:法老敬献凯布利(Khepri)神。凯布利是圣甲虫神,被视为早晨的太阳,是太阳神拉的另一个神格,象征日出及再生。</p><p class="ql-block">壁画左半部分:法老跪在狗头神和鹰头神之间做Henu手势,两神是Pe和Nekhen城市权力的化身。</p> <p class="ql-block">壁龛:拉美西斯一世以奥西里斯形象侧立</p> <p class="ql-block">鹰头神荷鲁斯(左)、法老(中)、胡狼头的阿努比斯(右)</p> <p class="ql-block">石棺室门口另一侧:玛特女神(左)迎接法老。法老(中)与普塔神。</p> <p class="ql-block">墓室里占据很大位置的是红色花岗岩石棺。石棺匆匆完成,文字和图形没有来得及切割。</p> <p class="ql-block">以上几个陵墓均可以用参观帝王谷的通票进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字介绍主要来源于网络)</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