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知己岁月长

天高云淡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游戏的童年进入青涩稚嫩的青春期,身边的玩伴儿、朋友有的走着走着就散了,也有新的玩伴儿和朋友补充加入到友谊这支队伍中来。经过漫长岁月浪潮的淘换,我的身边沉淀下来三位情比金坚的挚友,整个中学时代我们几乎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地粘在一起六年,名副其实的“四人帮”。后来我们都长大了,步入社会,工作、结婚、生娃,四人中两人留在老家,我到了北京,另一人去了珠海。在那个通讯靠写信的年代,我们每个人忙于工作家务,联系渐渐少了,尤其是我,在母亲过世后每年过年我都把父亲接到我家里,我有12年没有回过家乡,家乡成为了一个概念的存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08年在孩子满三岁的时候,我决定带着孩子回去看看我梦中时常光顾的家乡。踏在家乡的土地上的那一刻,我突然很恐慌,我生命中最熟悉的城市于此时此刻的我而言陌生得如同任何一座我首次到达的城市,也就是那一刻我突然懂了,我就是那个“漂泊的游子”。家乡于我而言仅仅就是一座城市了!我被失落、伤感、不甘的情绪捆绑着,撕扯着,直到留在家乡的两个挚友出现在我身边,我们紧紧拥抱在一起,眼眶温热,鼻翼酸楚,在众多同学的围观下终于强忍着没有“泪飞顿作倾盆雨”的时刻,我知道我没有走错地方,我又找到了归家的路。我们彼此之间像捡回了丢失已久的珍宝,小心翼翼地摩挲着,我终于找回了踏实的熟悉感。有人说因一个人而爱上一座城,而我则是因为这几个人重又找到了家乡!当父母均已作古之后,是她们用友情的纽带将我与家乡牢牢地纽结在一起,让我始终能感受到娘家的温暖,带着我游览城市的新变化,品尝儿时没钱满足口腹之欲的家乡传统美食,让我住在她们的家里,与她们抵足而眠,彻夜畅聊,回忆中学时代的点点滴滴,诉说别离十多年后的各自的生活状况,让我体味到了远嫁的女儿回娘家的幸福滋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彼此作为对方的知心姐姐,互相抚慰生活带给我们的伤痛,分享生活给我们的馈赠,四个女人的友谊,就是一部生活大百科全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因为我和身在珠海的挚友的缘故,我们四个人凑在一起很难,青春时形影不离的玩伴儿,而今天各一方。2015年我与珠海的挚友难得地同步休假,同时回到了家乡,我们像儿时一样相约一起逛街,没有目标,没有目的,就是边走边聊,在微霞满天、华灯初上的黄昏,我们留下了这张珍贵的合影。这是我们相识相知35年后的首次合影,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张四人合照。日子真不经过,从相遇到现在转眼45年已经过去了,当年灿烂无暇的笑容而今已被岁月的刻刀镌刻上了深深浅浅的印记,印记里有生活的酸甜苦辣,更有我们的笑容里掩藏不住的“西亭日暮下兴尽晚归舟”的鲜活画面和早已融入生命之中的浓得化不开的友情,不是亲情却胜似亲情的友情。</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