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绘画

绿色蔬菜

我喜欢绘画还得从童年说起。1948年沈阳解放,那年我七岁。童年的我,逛街时看到大街墙壁上有一些漫画。我觉得这些漫画画得很精细。<br> 后来,我家搬到南市场八卦街附近。那时大街两旁的建筑物上的漫画主题和内容更加鲜明。我总会驻足欣赏一番。念小学时,我还临摹过建筑物上的漫画,同学见了称赞不已。<br> 从此后,我对绘画产生了兴趣。我最爱上美术课,上初中时,美术老师曾把我的绘画作业拿到各班去传阅。暑假时我参加“少年乐园”美术班。周末在家,我常会把蔬菜水果摆到盘子里,自己练习画画。父母见了都夸我画得像,我对绘画的兴趣就更浓了。<br> 1961年高考前,同班同学动员我陪他一起考鲁迅美术学院,我答应了。他报的是油画系,我报的是美术专科。按学校要求,考生还要带两幅画作过去,我认真选了两幅,一幅是人物肖像画,另一幅是蔬菜水果写生画。<br> 考场在鲁美校园的一间平房。先考素描,画海盗石膏头像。限时三个半小时。<br> 下午考命题画,要求红色题材,限时四个半小时。我思考了一会儿,选好了方向:深夜,一位工厂技术人员在灯下画图纸,一旁的妻子早已进入梦乡。<br> 几天后发榜了。全省报考美术专科的考生大约四五十名。我还清楚记得榜单是一张大红纸,上面用毛笔写着七个人名。万万没想到,我的名字竟在其中,我激动万分!<br> 随后需要进行笔试、面试和口试。遗憾的是那年鲁美因各种原因临时取消了美术专科的招生计划。但是通过这次考试,我对自己的绘画水平更加自信。 作者简介:<br>于连元,男,1941年生,退休单位:沈阳市旅游学校,原职务·中学高级教师,学历,大学历史本科。政治面貌:中共党员,从1989年向报社投稿 至今先后在《光彩报》,《辽宁老年报》《晚晴报》《沈阳晚报》和《老同志之友》登稿在2500余份。 制作:<br>绿色蔬菜(刘晶),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沈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散文发表于《沈阳晚报》《沈阳广播电视报》《幸福老人报》、沈阳指尖App,散文和诗歌发表于《共和国知青》,作品近百篇。曾任《幸福老人报》知青版编辑。现受聘《中国知青专刊》编辑。喜欢诵读、声乐、器乐。崇尚:天道酬勤、学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