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尔滨(三)

艾由9999

<p class="ql-block">从果戈里大街打车到中央大街,再次经过哈尔滨站。</p> <p class="ql-block">中央大街南街口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天黑还有一会儿,街上的灯,还没有全部点亮,正好到肖克庭院逛逛,因为早上过来的时候,还没有开门,错过了。</p> <p class="ql-block">肖克庭院始建于1910年,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43.89平方米,分为前楼和后楼,均为折衷主义建筑风格。前楼为地上两层、地下一层,共15个房间;后楼为地上四层、地下一层,共33个房间。</p> <p class="ql-block">1917年正式营业,先后历经中华懋业银行、金城银行及大兴公司三个历史时期。1919年,俄国工程师科姆特拉·肖克租住在后楼,1924年,肖克被聘请为中央大街修路工程总工程师。</p> <p class="ql-block">肖克庭院不仅承载了哈尔滨的历史与变迁,记录了城市的繁华和魅力,还见证了中央大街面包石的诞生。</p> <p class="ql-block">庭院内的梅金面包房、桑托斯咖啡和阿扎多夫斯基糖果店等经典品牌的焕活,增加了中央大街的历史厚重感。</p> <p class="ql-block">庭院内保留了原汁原味的面包石路,是中央大街最早的面包石路,也是老街保留的最后一处用欧洲方石铺设的面包石路,成为哈尔滨的新晋网红打卡地,每天约有一万人打卡。</p> <p class="ql-block">从肖克庭院出来,夜色暗下来,整个中央大街被五彩的灯光点缀。</p> <p class="ql-block">走进巧克力星人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离开了中央大街,回到宾馆。一天的“特种兵”式游览,玩的时候没觉得累,一天下来,也感到疲惫。</p> <p class="ql-block">晚饭准备到宾馆附近的中华巴洛克街区去吃,休息了一段时间,再次开启徒步模式。</p> <p class="ql-block">“巴洛克”一词源于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原意为“不规则的珍珠”,在意大利语中被翻译为“奇怪的形状”,用来形容奇形怪状、有独特美感的事物。</p> <p class="ql-block">巴洛克是兴起于17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建筑风格,是欧洲公认的伟大建筑风格之一。其主要特点包括外形自由、色彩强烈、装饰富丽与雕刻细致,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造型宏伟、夸张,还常将建筑、绘画、雕刻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多应用于宫廷。</p> <p class="ql-block">楼上,有造雪机器在作业,雪花❄️飘飘洒洒落下来。</p> <p class="ql-block">在哈尔滨,“中华巴洛克”指的是中国化的巴洛克建筑。20世纪20年代,哈尔滨道外区的民族工商业者在建造房屋时,将巴洛克建筑风格与中国传统建筑的构思和手法相融合,临街立面采用巴洛克风格,局部装饰图案取材于中国传统祈福文化元素,立面背后空间是典型中国四合院,形成“前店后宅”的独特建筑,被称为“中华巴洛克”。</p> <p class="ql-block">街边的冰雕</p> <p class="ql-block">巴洛克街区博物馆,晚上依然可以参观</p> <p class="ql-block">这一天走了3万多步,欣赏了哈尔滨的美,明天准备去太阳岛,参观雪博会。(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