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说一一丁香花开时

天赐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二十)</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多少人在光阴的转角邂逅人生无常,多少人在人生旅途上遭遇不同的风景,多少人在奔跑的路上笑着但心底却全是泪,多少人面带苦涩心里却是笑……每个人的生活永远都不是你所看到的样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滨江城运动初期是炮轰省委,校党委,随之产生了造反派与保皇派之分。造反团想夺权,在军工学院一号楼开始了攻楼和守楼,夺权与反夺权的武斗拉开了帷幕。校长一一刘居英中将被靠边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齐建设二姨家表哥一一王友当时在军工警通连当现役士兵,学院有两道门都设有岗哨,一道门解放军站岗,但对不是现役的军人及家属管的不太紧,因为军人服务社在一道门里,院外的教职员工来去方便。但第二道门就不行了,必须有通行证,找任何人都得在接待室等候,必须有人来接才能进去。就是运动中也不允许随便进入二道门岗内的校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齐建设每个礼拜天都去学院里头玩,跟警通连的战士非常熟悉。都知道这是王友大姨家的表弟。当时王友是刘居英中将的警卫员,校长靠边站了,他也很自由,混迹于保皇派和造反派之间,既是八八团的联络员,又是红色造反团的联络员,保皇派认为王友是校长的警卫员,是保障首长安全的最近的人,造反派想从王友那里得到校长平时的一些黑材料,就接纳他为联络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齐建设在两派攻守楼的现场看热闹,中午也不回家,攻楼造反派往现场送面包和付食时,齐建设也去领一份,负责后勤的同学知道他是联络员的弟弟,有时还多给几个面包和付食,这种待遇挺有趣,既看了热闹又能白白的混到面包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表哥王友,父母去世早基本上就在齐建设家长大。全家福照片中都有他的位置。他非常聪明有才,文革前就是滨江城红孩子剧团成员,一九六二年考入了上海戏剧学校。读了一年他就退学了,因为费用太贵他不想给大姨家增加负担。当时于淑清责怪他为什么不同大人商量就不学,家中再困难也不差你一个孩子。回来后去当了兵,他在六四年全军大比武获得笫十名,摸爬滚打,擒拿格斗样样突出,训练时被枪托把牙打掉几颗……刘校长蹲牛棚时,他经常回家让大姨做点好吃的,悄悄地送给首长,时不时总把外边的情况通报给刘校长。文革后刘居英调海军任付司令他们成为了好朋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保皇派策划抓造反派的一一边世军,冯兆冯,智成凤,吴喜文。王友得到消息提前通知了他们。他把吴喜文领到家里躲起来。正好邻居家是学院职工在三姓街有一处平房闲着。于淑清让齐建设带路把吴喜文藏到那里,每天给他送饭,于淑清非常担心和害怕,因为社会上太乱,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表哥王友也不露面,不知道又跑到那去了,齐玺玉很泰然自若,安慰于淑清一一不会有什么事,都是青年学生就是观点不同,意见不一致瞎闹吧。就像王友一样二十多岁的孩子懂什么呢?妳不用担心这不是孩子们的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齐建设每天两次给吴喜文送饭,同时把社会上的传单,小报带给他,有几次他们造反团几个头头都集中到这里,成为他们秘密的据点。齐建设送饭时见到智成凤的头部包着白色纱布,就问他怎么回事,智成凤说一一去鸡西串联被抓让另一派给打的,他滿不在乎,没什么了不起的事,革命就得有流血,就会有牺牲吗,齐建设很佩服他的大无畏的气概。后来红色造反团夺权成功。齐建设去学校玩时遇到边世军和吴喜文,他们说一一老弟你作地下交通员很合格,你是我们红色造反团的编外团员……齐建设告诉他俩,这个团那个队我都不参加,让你们闹的学校都不上课,我一天就是游游晃晃的无事可做,什么文化知识也学不到,你们都是大学生了,真没意思也没劲,你们什么时候才能造完反,注意点安全吧……一九六九年春季吴喜文来到家中与齐建设爸爸妈妈告别,他被分配到大连海军基地工作了,以后就再没有他的消息了。不知后来清理三种人,他的命运如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滨江城的武斗最历害的是一一坦克制造厂两派围绕党委书记,厂长杨兆通斗争批判,动用坦克和真枪实弹,几大军工企业在平安桥附近打起来,结果死了十二个人,用车拉着死者在大街上游行示威,并安葬到烈士陵园。齐建设站在秋林公司门前远远地看没敢靠前,大卡车上架着机关枪,每位工人红卫兵手里都荷枪实弹,四辆坦克前后开道压阵轰轰作响,真是很吓人,很恐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造反派占了上风,群众组织领袖都成为一九六八年十二月一一东北新曙光的三结合一一“革命委员会”成员,学生领袖范正美,宋振业成为了当权者。继尔才有了上海一月革命风暴,建立了一一上海人民公社领导方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齐建设兄弟姐弟七人,大哥齐建钢在西安导弹研究所总装室,二哥齐建铁在陕西耀县飞机座椅研究所政治部,大姐齐妍洁在拉林百货公司会计,三哥齐建辉师大学生,四哥齐建光在黑大,二姐齐妍春在中学读书。在社会运动最混乱的时候,齐玺玉把几个在校学习的孩子找回家商量一件事一一现在家里住的地方紧张,准备把现有的煤伴棚改造一个住房,征求大家的意见,几个子女都表示赞成,齐玺玉设计了一个方案,告诉孩子们去学校请个假既可,这只是其中一个原由吧,齐玺玉醉翁之意不在酒。出发点不想让他们参与运动之中,更害怕他们受到伤害,这应该是从深层次因素考虑。齐玺玉没有明确讲,怕引起哥哥,姐姐们政治上有看法,认为老人不支持参加文化革命运动,扯其革命行动的后腿,从而形成思想与行为上的逆反心里。政治运动是促及灵魂深处,很多家庭中出现了,观点,思想,意识,立场不同的现象,相互揭发,批判,斗争,造成分崩离析相互残杀的事情发生。其实,家里住房并不紧张,三个孩子在外地工作的,俩个哥哥们都在大学住校,家里算戚维娜才五口人。(多年后齐玺玉才说明了真实意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齐玺玉老建筑工人出身,对盖房子轻车熟路,他指挥老三,老四挖一个菜窖取黄土,用黄土托坯垒墙,盖了一个一坡水的住房,住屋里还垒了一个火炕,外边有四平方米左右的厨房,进户门外盖一个两平方米的门斗,建了一个标准的十五平方米使用面积的房屋。齐妍春和戚维娜帮助妈妈于淑清买菜,作饭负责后勤事务,让齐建设去附近的炉灰山捡大块的炉渣,齐建设从邻居家借了一个小推车,每天一车一车把捡的炉渣运回来,一个多月的时间,爸爸齐玺玉说一一建设不用再捡了,垒墙的材料差不多够了,接着住房左侧盖了一个仓房。新房盖好后,三哥,四哥对原有住房进行重新装修,改成了两个住屋,取消厨房,粉刷墙壁,油漆门窗,地板。还在粉刷的基础上漏花打扛,真的很漂亮。在内屋三七俄式住宅白色门框上,三哥用他漂亮的仿宋体字,用红色油漆写下一一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的标语。后来这个住宅成了大哥,二哥的结婚的暂时用房,婚后又两地分居,各奔它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2025.2.13~竹铭随笔</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