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读报:一张颇受关注的新闻照片

陈振平

<p class="ql-block">  今天报纸上头版头条的新闻应该是颇受关注的,因为它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p> <p class="ql-block">  京报标题一致,表达了信号的主旨。</p> <p class="ql-block">  粤报把标题放到通栏,释放的是强化的信号。</p> <p class="ql-block">  沪报标题不一致,但都进一步表达了信号的内涵: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将一以贯之,不能变也不会变。</p><p class="ql-block"> 然而,无论是京报、粤报还是沪报,都没有透露究竟有哪些民营企业、哪些民营企业家与会,也没有透露六位发言的民营企业家说了什么,而这些却是人们所关注的。</p> <p class="ql-block">  内地各报都采用这张新闻照片,没有其他照片。人们也许希望能从这张照片上找到答案,所以它备受关注,颇费猜详。</p> <p class="ql-block">  对这条新闻的关注其实早就开始了。上星期五(2月14日)下午,同道之间就在相互转发这条消息。信源不同,但内容一致。其中最关注的是谁将参加,尤其关注两个Ma——Jack和 Pony。</p><p class="ql-block"> 股市的反应也是灵敏的。</p> <p class="ql-block">  外电的反应也很灵敏。</p> <p class="ql-block">  昨天中午11点53分,官网发布新闻。老记者们立刻就开始转发。</p> <p class="ql-block">  不到三十分钟后,同道们看到新闻照片中面向主席台的“大神”不见真容,只有背影,于是纷纷推测:何人?阿谁?</p><p class="ql-block"> 有好事者施展后脑勺识人的“特异功能”(也许是借助AI),快速上传了这张标注姓名的照片。可惜标得不全对。</p> <p class="ql-block">  过了一会儿又上传了另一个版本,可惜还是不全对。</p><p class="ql-block"> 但关注程度之高,可见一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今天香港《大公报》头版用了这样一张新闻照片,民营企业家不是以后脑勺出现在画面上。</p> <p class="ql-block">  《大公报》在第二版左下角登了一张小照片,画面上有好几个人,文字说明中特地指出其中一位是DeepSeek的梁文锋。</p> <p class="ql-block">  香港《文汇报》在头版头条做导读,第二、三、四版详细报道。第二版上部同样采用了那张部分民营企业家“有头有脸”的照片;中间的小照片刻意突出两个人,而下部的这张照片更加大胆:略去了主席台,让与会的民营企业家面对镜头。</p> <p class="ql-block">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图片编辑别出心裁地将与会民营企业家一一标出。</p> <p class="ql-block">  香港《南华早报》用了一张各报都没有用的照片:画面中的Jack Ma只能看到半个后脑勺,但我相信并不是因为他面容有趣而回避。</p><p class="ql-block"> 这个案例告诉我,用什么画面,不用什么画面,都是有讲究的。内地各报都采用那张照片,不仅是一种程式化的体现,这本身就是在传递一个信息,表达一种态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