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乙巳蛇年,新春佳节,从一开始就显得如此热闹红火。直到元夕,兄弟姐妹大团聚,我取出了一并珍藏多年的“伊力老窖”,兄弟们推杯換盞,直喝到酒酣意畅,双颊绯红,尽兴而散。酒席散去,意犹未尽,竟钩起了我心中久藏而难以散去的“老窖情”,想起了我和伊力老窖几十年间的情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从東海之滨支边到新疆的。初到瀚诲,大漠孤烟,長诃落日,远離都市和親人,难免有一种蒼凉落寞之感。拓荒劳动的艰苦和边疆生活的寡淡,使刚踏上社会的知青们早早就学会了喝烈酒。当时我在濒临塔里木河的农场里,农场自产一种用杂粮酿制的烈酒,号以“塔诃大曲”。塔河大曲高达七十度,用火一点就会窜出浅蓝色的火苗。即使如此浓烈的液体,知青们也会用微薄的津贴去购得,在没有下酒菜的当时,一碟咸莱加一把炒黄豆即是佐酒美食,一个个喝得胡言乱语,却吼起嗓门喝着一支稔熟的歌;”送你一朿沙枣花,充滿了知心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到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从农场连队调到了文艺宣传队,条件改善,应酬渐多。于是在一次演出后的庆功会上,首次喝到了新疆名酒“伊力特曲”。那甘冽的香醇的酒液,入口浓郁,回味甘甜绵柔,既不辣嗓,又不上头,使人进入一种微微陶醉的美妙境界,这使我和伊力酒结下了不解之缘。特别是我调入边城阿克苏以后,从亊的是宣传文化工作,相交的是记者编辑作家诗人骚客画师,常常是飲酒吟诗,倾杯品画,尽觞而飲,所飲者又必是伊力酒。当时在中央电視台常可以看到一則广告,称之为伊力特曲,英雄本色。于是在飞觞尽兴,脸红耳热之际,俨然感到自已尽显了英雄本色,有一种屯垦戍边的男子汉的慷慨豪爽之气,在口腹和心灵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滿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伊力特曲何以冠名为“英雄本色”?这里蕴藏着一段英雄的故事。名震中外的359旅在胡子将軍的率领下,凯歌进新疆,改编为一野二軍第五师,下轄三个团,其中13团又受命从五师师部所在地阿克苏的驻地庫車,新和,沙雅長驱千里来到伊犁河谷的巩乃斯草原,团部驻伊犁地区新源县境内的肖尔布拉克。这里具有伊犁河谷独有的小气候,素有“小江南”之称。英雄的部队受命于党和祖国的号令,一手握枪,一手荷锄,在伊犁河谷建成了盛产优质小麦、水稻、玉米、高粱、大豆,油葵、油菜等农产品的国营农场。他们又选出精兵强将,按传统的方法,用自力更生产出的粮食,按中国名酒泸州老窖的制备配方,酿造出了清冽浓香的伊犁白酒,从农场的小酒坊起步,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创业,发展成了名闻遐迩的上市企业伊犁酿酒总厂。于是被王震将軍誉为“新疆茅台”的伊力系列酒横空出世,纵横中外市场。这正是赓续红色血脉,成就英雄本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和伊力老窖的情缘还远不至此,更源于我调入兵团报社后,曾对这个兵团著名企业有过为期五天的深入采访。1995年,这正是兵团工业企业处于发展瓶颈的当口。作为兵团的明星企业,伊犁酒厂何以持续发展,兵团内外都颇为关注。于是我接受任务要对伊犁酒厂探访。这对于我这个颇爱杯中之物的新闻人,是一次合适和有意义的径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越野車疾馳在伊犁河谷,眼前阡陌成行,条田成块,一派塞外江南的景象。拐过一排伟岸的白楊林,耒到一排排整齐的厂房前,宽敝的广场前有显示兵团人艰苦奋斗历史的雕塑,中间一块長达十几米的标牌,書写着金色大字;新疆伊犁酿酒有限公司。这里就是赫赫有名的伊力系列酒的产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甫一下車,顿闻酒香,在广场的上空弥漫醇厚的浓香型白酒的因子,呼吸着这醉人的空气,仿佛喝了一杯陈年的老窖,口齿留香,混身舒畅。酒厂的新闻干亊告诉我,历经几十年的酿造和渲染,在酒厂上空五十米内,均是酒香氤氲,这是兵团人用汗水和心血凝成的芳香的天地,美酒的故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令人难以忘怀的是在采访中我参观了酒厂的中心化验室,每一批酒都会在这里接受兵团人的检验,而让无私奉献的兵团精神融入晶莹的酒液中走向市场。在采访中我还参观了宏大的现代化酒窖。一排排不锈钢的容体里珍藏着贮存了八年以上的伊力特曲。老师傅告诉我,所谓老窖必须是窖藏八年以上的,而要名正言顺地进入市场,必须要有年产三千吨以上老窖的规模。而当年他们的产量已突破了五千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短短五天的采访,我写了好几篇文章,并组织了足足三个专版,可谓收获颇丰。最大的收获是使我认识了伊力系列酒独特的酒性和酒韵。它以水的外型,赋予了火的品性。它不仅仅只是甘冽香醇的新疆第一酒,更有红色历史的积淀,是追求理想的表达,是卓越奋斗的结晶,浓烈中带着绵和,令人回味悠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酒是有炅性有感情的。尤其是伊力老窖于我。二十多年前我远離了兵团,回到了故乡上海。但对伊力老窖的关注从未中断。如今伊力老窖的产量已突破万吨,伊力老窖20年的精品更有了一个霸气十足的称谓;“伊力王酒”。我对伊力老窖的情愫却象珍藏的精酿陈酒,藏之愈久,其味愈醇,喝之愈久,其味愈真。无论是朋友兴会抑或亲友欢聚,我总会捎上伊力老窖,席间还会不厌其烦地讲述它的过往。不仅如此,我还爱屋及烏地热诚地成了伊力特篮球队忠实的粉丝,为之加油,为它每一场的胜利而雀跃欢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据记載;我国酿酒巳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酒是中华文明的精魂。是上苍大地的馈贈。而从伊力老窖中我更看到了红色传统的赓续,軍垦战士的执着,兵团精神的闪光。我想,这就是我和伊力老窖难分难舍,不离不弃的根由。</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