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从朋友圈获悉堂哥堂嫂身体抱恙,决定前往淼泉探望。<br> 丈夫建议别挤公交车干脆滴滴打车吧。可是讲不清并镇并村后堂哥家所在地如今的官方地名呀,无法网约,只能119转12路再转109。之前骑车去倒是熟悉路的,而今坐公交车就不晓得在哪一站下车较合适,本想尽量不打扰,下车后步行到达时给个惊喜,看来只能电话询问。可是车子上声音嘈杂,对方的回应听不清楚。正巧,坐在我前面的阿姨听我电话内容就好奇地发话了:“怎么,到哥嫂家竟然不知哪能走?你这小妹真的说不过去呀!”<br> </h1> <h1> 我难为情得笑而不语。<br> 她又问:“平常勿来往的吧?”<br> “来往的呀!我们很亲密的!”我赶紧表明。<br> “勿管哪能,你勿晓得阿哥家的路哪能走,总归是讲不过去的。”她笑嘻嘻地补充着。<br> 一车子的乘客都把疑惑的目光投向了我。<br> 我不想声明那是我堂哥,因为我们两兄妹不是嫡亲而胜似嫡亲。我更不愿说我是从小被领养出去的而不熟悉回娘家路途之现况——那样会提出我从小到老总有人“关心”地探寻“为啥要领你出去”这样令我十分厌恶的问题。</h1> <h1> “ 等忒歇问问驾驶员吧!”刚才那热心阿姨向我建议。<br> “驾驶员也勿晓得咯!如果城里那些有名的地方么晓得该从哪里下车的。”身旁那位年轻的女同志拿出她的见解。<br> “路都不晓得哪能走么,还要去看哥嫂。真的难为你啦!”前面用围巾抱着头的也插话了。<br> 车厢里,有人摇头,有人低语,有人干脆回过头来瞄了我一眼。</h1> <h1> 见众人疑惑不解,我灵机一动:“我哥嫂是城里的呀!去年到乡下去买了幢独院户养老,所以我不清楚路况。我只晓得原来叫淼泉三大队呀!”<br> “奥,难怪你不认路!”<br>前排那位紫酱红外套插嘴了:“到乡下来买独院户的城里人呢有铜钿人家哇!”<br> “嗯嗯!”众人总算都释怀了。唯独我感觉脸上有点儿热。<br> “我也是淼泉的呀!你只管乘到淼泉卫生院下车。”<br> “谢谢!”<br> “下车后到对面去看见一条路边上有蓝色钢管的地方沿着小马路走去就是三大队了。”<br> 此时,一车的乘客都朝我投来理解且略带羡慕的目光。说了谎的我心虚得不敢再言语了。<br> 我得下车了。哪位妇女探出脑袋大声嘱咐:“到了三大队再打听吧!”</h1> <h1> 站在腊月寒风里,望着再次启动继续前行的109公交车,我的内心温暖着!,朝着淼泉三大队方向走去。<br></h1> <h1> 2025.2.5.</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