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青藏高原是地球上平均海拔最高、隆起形成时间最晚的高原,她是除南北极之外的最高之处,亦被称作地球“第三极”,而阿里地区又是整个青藏高原海拔最高的地方,平均海拔5000米,是真正的“世界屋脊的屋脊”。2020年10月,我与朋友一起,包车出发,探秘阿里,寻找那传说中的神秘而灿烂的古代文明。</p><p class="ql-block">我们从拉萨出发,探访后藏圣地扎什伦布寺,朝圣神山冈仁波齐和圣湖玛旁雍措,探访即乌寺和普兰的科茄寺、香柏林寺、古宫寺,在穹窿银城寻找古象雄王国遗留下来的历史,在托林寺和古格王朝追抚古格文明的灿烂,在当惹雍措和文布南村探寻象雄遗迹,在拉萨重新温故了藏地古老的宗教文化,还有纳木措、圣象天门、羊卓雍措、40冰川……,走吧,跟着我的游记,带你走进西藏,走进阿里。</p> <p class="ql-block"><b>线路:昆明→拉萨→日喀则→拉孜县→萨迦县→定结县→达那县→岗巴县→陈塘镇→定日县→乃西村→萨嗄县→仲巴县→普兰县→塔尔钦→札达县→噶尔县→日土县→噶尔县→革吉县→改则县→措勤县→尼玛县→班戈县→羊八井→那嗄村→楚布沟→拉萨→达孜县→德庆县→拉萨→江孜县→日喀则→仁布县→拉萨→昆明</b></p> <p class="ql-block"><b>D1:昆明→拉萨</b></p><p class="ql-block"><b>2020年10月10日下午16:50昆明长水机场起飞,19:16到达拉萨贡嘎机场,入住团结新村东门如家酒店。</b></p> <p class="ql-block"><b>开启32天西藏阿里大环朝圣之旅。</b></p> <p class="ql-block">飞机上看西藏大地上连绵起伏,高耸入云的山脉,令人震感,更加向往。</p><p class="ql-block">飞越千里来看你,拉萨,我们来了。</p> <p class="ql-block">西藏是世界的屋脊,阿里是屋脊的屋脊。为了行程顺利,我们决定在拉萨适应两天。😊</p><p class="ql-block">非常时期,疫情反反复复,能飘到拉萨,格外难得,珍惜珍惜。</p> <p class="ql-block"><b>D2:拉萨适应第一天</b></p> <p class="ql-block">早晨,吃一碗藏面,然后去大昭寺、八廓街逛逛。</p><p class="ql-block"><b>到拉萨必去八廓街和大昭寺。</b>🤗</p> <p class="ql-block"><b>八廓街</b>也被称为帕廓街,始于大昭寺正门,顺时针绕大昭寺转行一圈,再回到大昭寺正门结束,总长1113米,这是一条石板铺就的千年古街。</p> <p class="ql-block"><b>走进大昭寺</b></p><p class="ql-block">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p><p class="ql-block">大昭寺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是藏王松赞干布主持建造的,拉萨之所以有“圣地”之誉,与这座寺庙有关。</p><p class="ql-block">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的建筑风格,成为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寺前终日香火缭绕,信徒们虔诚的叩拜在门前的青石地板上留下了等身叩头的深深印痕。</p><p class="ql-block">大昭寺之神圣,并不逊于布达拉宫,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融合了多种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晚餐,与藏家朋友欢聚一堂,藏餐走起。</p> <p class="ql-block">在拉萨,藏族朋友们的真诚热情,美味的藏式早餐,丰盛的藏餐晚宴,香甜的酥油茶,醇香的青稞酒,让我们陶醉其中,充满感激。🙏🙏</p> <p class="ql-block"><b>D3:拉萨适应第二天</b></p><p class="ql-block">早餐继续藏面,布达拉宫广场闲逛,继续住拉萨。</p> <p class="ql-block"><b>布达拉宫</b>是藏式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布达拉宫的建筑艺术,是数以千计的藏传佛教寺庙与宫殿相结合的建筑类型中最杰出的代表,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的例证。</p> <p class="ql-block">整座布达拉宫堪称是一座建筑艺术与佛教艺术的博物馆,也是中华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铁证。布达拉宫过去曾是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与西藏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松赞干布、文成公主、赤尊公主和历代达赖喇嘛等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因而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和宗教意义。</p> <p class="ql-block"><b>D4:拉萨→日喀则</b></p><p class="ql-block">早餐后出发日喀则。下午参观扎什伦布寺,宿格萨尔酒店。</p> <p class="ql-block">沿途拉萨河风光无限。</p> <p class="ql-block">秋色宜人</p> <p class="ql-block">藏族司机家做客,酥油茶走起。</p> <p class="ql-block"><b>走进扎什伦布寺</b></p><p class="ql-block">扎什伦布寺是日喀则的象征,寺院依山而筑,是历代班禅的驻地,寺庙里有许多珍贵的文物,是研究西藏历史的无价之宝。</p> <p class="ql-block">扎什伦布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政令中心,其建筑融合了藏区传统建筑特色和佛教的特点,将宗教特点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整个寺院占地15万平方米,僧侣房舍57间,所有殿宇房屋共3600间,房舍鳞次栉比。</p> <p class="ql-block">扎什伦布寺与拉萨“三大寺”: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合称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四大寺”。</p><p class="ql-block">1961年3月4日,扎什伦布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2017年8月28日,扎什伦布寺被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扎什伦布寺依山势而建,在其四周筑有宫墙,蜿蜒曲折的宫墙与其庄严的庙宇,一同构成扎什伦布寺的神圣之源。整个寺院坐北朝南,佛教殿宇随山势次第衔接,主体随从错落有致,于不经意间体现和谐对称。扎什伦布寺的殿堂建筑在突出宗教与民族特色的同时,更凸显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扎什伦布寺最著名的三件物品是强巴佛殿、十世班禅灵塔(释颂南捷)和五至九世班禅合葬灵塔(扎什南捷)。</p><p class="ql-block">强巴佛殿:这是扎什伦布寺里最宏伟的殿宇之一,以一尊高达26.2米的强巴大铜佛而闻名。强巴佛即未来佛弥勒,象征着智慧和慈悲。</p><p class="ql-block">十世班禅灵塔(释颂南捷):这里供奉着十世班禅的真身,他是藏区近代最伟大的精神领袖之一。十世班禅灵塔殿是藏传佛教中最著名的班禅灵塔之一。</p><p class="ql-block">五至九世班禅合葬灵塔(扎什南捷):这是整个寺庙中规模最大的建筑,供奉着五至九世班禅的灵塔。扎什南捷不仅是宗教圣地,也是扎什伦布寺历史和文化的象征。</p><p class="ql-block">这些物品不仅在宗教上具有重要意义,也体现了扎什伦布寺在藏传佛教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p> <p class="ql-block"><b>D5:日喀则→拉孜县→萨迦县→定结县→达那县→岗巴县→陈塘镇</b></p><p class="ql-block">酒店早餐后出发陈塘沟,沿途经过定结县(日喀则18个县之一)、洛子峰观景台(远眺洛子峰)、几脚桥边检站、达那县、岗巴县普圭村、萨曲果德林庆寺、日屋镇、日屋边境派出所检查站,到达陈塘镇(海拔2243)。</p> <p class="ql-block">雪域高原,山水如诗。 经拉孜县、萨迦县、定结县进入珠穆朗玛峰景区。珠峰保护区美丽壮观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震撼人心,摄人心魄!</p> <p class="ql-block">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88年,1994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4年被列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2018年2月8日,珠峰自然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区划经国务院批准正式调整。</p><p class="ql-block">保护区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境,覆盖日喀则市四个县:吉隆、聂拉木、定日和定结,面积33819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平均海拔4200米,最高处8844.43米,最低处1440米,相对海拔落差7404米,形成了明显的阶梯式垂直生态系统,在这些生态系统中分布着种类繁多的野生动植物。</p> <p class="ql-block">保护区以保护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为主要目的,目前记录有高等植物2550种,哺乳动物82种,鸟类390种,两栖动物9种,爬行动物11种,鱼类8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雪豹、喜马拉雅塔尔羊和长尾叶猴喜马拉雅种等11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岩羊、小熊猫等22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喜马拉雅长叶松、长叶云杉等10种。</p><p class="ql-block">区内有古生物化石、旧石器、唐清时代摩崖石刻、残存的古宗建筑、七世纪修建的寺庙、八世纪吐蕃王朝的古墓葬群、九至十一世纪割据时期的古堡、十八世纪中尼战争残垣以及米拉热巴等众多高僧传法修行的洞舍……瑰丽壮美的后藏文化就在这里孕育。</p><p class="ql-block">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物种、文化多样性,凸显了珠峰地区极其重要的保护、研究价值。</p> <p class="ql-block">洛子峰观景台远眺洛子峰</p><p class="ql-block">洛子峰,英文名Lhotse,海拔8516米,地处北纬27°57'42"、东经86°56'00",属于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第四高峰。洛子峰在藏语中的意思是“南面的山峰”,就因为它地处珠穆朗玛峰以南3公里处,两者之间隔着一条山坳,即通常所说的“南坳”。珠穆朗玛峰以北是章子峰。</p><p class="ql-block">藏语又称洛子峰为“丁结协桑玛”,意思是“青色美貌的仙女”。以山峰的北山脊与东南山脊为界,其东侧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曲当乡境内,其西侧属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p> <p class="ql-block"><b>D6:陈塘镇一日游</b></p> <p class="ql-block">《国家地理》杂志在介绍西藏的时候曾提到过一个地方——陈塘镇。它就是珠峰山脚下的一个夏尔巴小村庄。如果说墨脱是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那陈塘镇就可以称得上是最后一个通公路的镇。</p> <p class="ql-block">一路西行,来到陈塘镇,这里是中国境内夏尔巴人主要聚居地,是唯一一个未改乡的小镇,也是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地方,历时四年,耗资八亿多修建的公路正待验收,在这里,风景优美,但贫困、落后。</p> <p class="ql-block">定结县陈塘镇聚居着夏尔巴人,所谓的夏尔巴人,汉语意为“东方来人”,又可解释为“留下来的人”。传说其祖先起源于宋朝时期的西夏王朝的党项族,后来西夏覆灭,他们的后代逃亡到陈塘。</p><p class="ql-block">夏尔巴人兼有藏族和汉族的习俗,他们使用藏文,但却形成了与藏族截然不同的民俗文化。 陈塘的夏尔巴人服饰很有特点。妇女头顶的帽子上以鲜花和孔雀羽毛点缀,脖子上挂着由两百多个银环连成的项链,胸前挂着六个银制的小串子,腰部系着银带,手腕戴着大白贝壳。这向外人透露出一种原始古朴。</p> <p class="ql-block">经过秀雄玛村,嘎玛沟徒步穿越,历时3小时,去寻找九眼温泉(海拔3072),这是上天赐予陈塘人的珍贵礼物。</p><p class="ql-block">当地人介绍,这里有一种蔬菜叫乌鸦嘴菜,鸡爪谷可以酿酒,是陈塘镇的特产。</p> <p class="ql-block"><b>D7:陈塘镇→定日县</b></p><p class="ql-block">早餐后出发定日。经过美女湖,定结宗措湖,定结湿地,协林藏布一号大桥,加吾拉山口,鲁鲁边检站,远眺珠穆朗玛峰,海拔爬升至5200米,晚入住定日县巴松村雪域家庭宾馆。</p> <p class="ql-block">西藏那些离天空最近的湖泊,是多少人日夜追逐的梦啊,今天来到“美女湖"、“宗措湖″,身临其境,的确美的让人移不开眼。</p> <p class="ql-block"><b>出沟后,遇见美丽的美女湖和定结宗措湖。</b></p> <p class="ql-block"><b>藏在深山里的绿宝石——美女湖。</b></p> <p class="ql-block">定结县陈塘沟的美女湖,与其说是湖,还不如说是深藏在高山之间的一个水塘。四周环绕着苍翠的群山,植被生机盎然,湖水碧绿如玉。在湖边的小亭子处,可以看到珠穆朗玛峰的东面,还可以看到在山顶与云端之间穿梭的雄鹰,以及从雪山到草甸到森林的立体景观。可以说美女湖美的不是那湖水,美的是那套组合景。</p> <p class="ql-block">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落在湖面上,金色的光芒与碧绿的湖水交相辉映,仿佛整个世界都被点亮了。此时的美女湖,宛如一位刚刚苏醒的仙女,静谧而神秘。</p> <p class="ql-block"><b>定结宗措湖</b></p> <p class="ql-block">定结县宗措湖海拔4832米,距离日喀则市300公里±,距离定结县70公里±。</p><p class="ql-block">定结宗措湖位于日喀则市定结县境内,建议选择自驾或包车前往,从定结县出发向与尼泊尔接壤的珠峰东坡陈塘镇出发,在翻越一个最高山垭口时候,垭口位置有个岔路口土路进入,行驶5公里就抵达宗措湖的湖边。</p> <p class="ql-block">定结宗措湖不是太大,有雪山加持,风景很美,而且人烟稀少,整个湖面颜色特别漂亮,蓝色很纯粹,很美!</p> <p class="ql-block">秋天是西藏最美的季节,天空湛蓝,白云耀眼,碧湖如镜,红色、金黄色的草原交相辉映,雪峰皑皑,胜是人间仙境。</p> <p class="ql-block">风景在路上,美丽的高原湖泊,山水相依。👍</p> <p class="ql-block">远眺珠穆朗玛峰,海拔爬升至5200米。</p> <p class="ql-block">西藏高于八千的雪山:马卡鲁峰(8463)、洛子峰(8516)、珠穆朗玛峰(8844.43)、卓奥友峰(8201)、希夏帮玛峰(8012)一字排列在前方,惊艳无比,此刻任何语言都无法形容内心的激动。</p> <p class="ql-block">山路弯弯,去往珠峰的108道拐……</p> <p class="ql-block">全球有十几座海拔超过8000的雪山,喜玛拉雅山脉占了五座,有幸见到,幸运+幸福😊🙏</p> <p class="ql-block">从陈塘沟到定日县,从喜马拉雅山脉中的荒野穿过,海拔从2200到4900再到4300,明天到珠峰大本营,再战海拔5000以上,为我们点赞吧👍😄</p> <p class="ql-block"><b>D8:定日县→乃西村</b></p><p class="ql-block">早餐后去往珠峰大本营,中午返回定日,出发乃西村,经过岗嘎镇,经吉隆沟,卓当村。沿途风景,希夏帮玛峰,佩枯措,晚入住乃西村。</p> <p class="ql-block"><b>珠峰大本营</b></p><p class="ql-block">珠穆朗玛,世界第三极。小时候就知道它是世界最高峰,多少人心中神圣的地方,这是我第二次来看珠峰了,第一次是2007年夏天。😊</p> <p class="ql-block">珠峰大本营营地,距珠峰山脚登山口大约19公里,这里海拔5200。</p> <p class="ql-block"><b>走进绒布寺</b></p><p class="ql-block">绒布寺(也称龙布寺)全称“拉堆查绒布冬阿曲林寺”,属西藏宁玛派寺庙,位于西藏日喀则地区定日县巴松乡南面、珠穆朗玛峰下绒布沟东西侧的“卓玛”(度母)山顶,距县驻地90公里,海拔约5154米,地势高峻寒冷,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庙,位于珠穆朗玛峰脚下绒布冰川的末端,是一个富有地方特色的僧尼混居寺。</p> <p class="ql-block"><b>离开珠峰大本营,一路向西,遇见美丽的佩枯错和希夏邦马峰。</b></p><p class="ql-block">希夏邦马峰,海拔8027米,在世界14座8000米级高峰中排名第14位。是唯一一座完全在中国境内的8000米级高峰,坐落在喜马拉雅山脉中段,1964年由中国登山队首登。</p> <p class="ql-block">希夏邦马峰形状如同一个倒立的银鼎,傲然耸立在云雾之中,蔚为壮观。发育在希夏邦马峰地区的山谷冰川,像一条条银色的巨龙起伏蜿蜒在深谷之中。</p> <p class="ql-block">希夏邦马峰的南侧60公里处,拥有一片静谧的湖泊,因为有希夏邦马峰的守护,这个湖泊的名气可不小,它就像蓝宝石一样点缀着西藏阿里,这片湖叫佩枯措,就坐落在希夏邦马峰的山脚下。</p> <p class="ql-block"><b>遇见美丽的佩枯措</b></p><p class="ql-block">在喜马拉雅北坡高原宽谷湖盆区西部发育着珠峰保护区最大的内陆湖泊﹣﹣佩枯措,面积约300km2,湖面海拔4590m,属藏南内流水系的湖泊。受东西和南北向两组构造的控制,为典型的构造湖。注入湖泊的河流主要有源于湖东大石山的八日雄曲和湖西南佩枯康日的达曲等,它们形成以佩枯措为中心的内流水系。</p> <p class="ql-block">印度洋暖湿气流由于喜马拉雅山的阻挡对波绒大坝的作用较小,希夏邦马峰和佩枯措通过气流循环形成降水补给这一地区,希夏邦马峰是佩枯措的重要水源地,佩枯措湖水通过蒸发、蒸腾等作用,形成的气流汇聚到喜马拉雅山脉上空冷却后形成降水。希夏邦马峰和佩枯措湖构成的气流循环为周边的野生动植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p> <p class="ql-block"><b>D9:乃西村→萨嗄县</b></p><p class="ql-block">清晨乃西村观日出,早餐后,吉甫峡谷,吉甫沟,印度,尼泊尔三国交界边境线,吉甫村古如普莲花生修行洞,参观帕巴寺,中午享受尼泊尔餐后,沿吉隆沟原路返回,经过漫加拉山口(4800),至日喀则市萨嗄县,入住圣达假日精品酒店。</p> <p class="ql-block"><b>吉隆沟</b>是日喀则地区五条沟(亚东沟、陈塘沟、吉隆沟、嘎玛沟和樟木沟)中最靠西的一条,位于希夏帮玛峰下,佩姑措旁,藏语意为“舒适村,快乐村”。</p> <p class="ql-block">美好的一天从吉隆沟乃西村的清晨开始。</p> <p class="ql-block">吉隆沟在喜马拉雅山深处和尼泊尔接壤的地带,是与高原风格迥异,鲜为人知的地方,被称为“西藏最后的秘境”。</p> <p class="ql-block">4000多万年前,这一带地壳的变迁是以“撕裂”的形式完成的,吉隆沟恰到好处地发育在断层中。在喜马拉雅山被“撕裂”的山体中,吉隆沟是一条又深又长的沟。这条沟基本上是笔直的,就像一副巨大的犁铧沿南北向瞬间划过,两侧的山坡就是其翻开的岩浆土石堆砌而成,其边沿至今还保持着锋利的“刃”。蜷曲的底层、锋利的切线、狰狞的地貌,处处显露着山体的“痛苦表情”。</p> <p class="ql-block"><b>吉甫峡谷,吉甫沟</b></p><p class="ql-block">走过吊桥就是吉甫村,一个如同世外桃源的小村庄。</p> <p class="ql-block">穿过吉普村徒步20分钟可到达密林中的一处小寺庙(莲花生大师修行洞),寺庙背靠整块岩壁修建,是村子里的朝圣地。</p> <p class="ql-block"><b>吉甫村古如普莲花生修行洞</b></p><p class="ql-block">这里是公元633年 尼泊尔尺尊公主远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时途经吉隆入藏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吉甫,在藏语中“吉”为离开、辞别之意;“甫”意为山洞。</p><p class="ql-block">公元637年吐蕃王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公主碧尔古芝•迪维进藏途中,吐蕃大臣率领的迎亲队伍、泊尔公主随嫁女佣若干,以及送亲队伍在此山洞会和并举行简单而隆重的迎亲仪式后,大部分送亲人员辞别返回尼泊尔,此地由此得名-吉甫。</p><p class="ql-block">另有传说称,释迦牟尼(在世时制造的)三尊佛像从此地分开,流传各地,由此得名-吉甫。</p><p class="ql-block">又称佛教信徒若未能朝拜此洞,就如同无领之衣,不足完整。</p><p class="ql-block">吐蕃王赤松德赞时期,莲花生大师曾在此洞中闭修加持而得名莲花生修行洞。洞壁上有菩萨自生像、麻札茹喆魔神自生像以及佛塔自生像、十六部佛母典籍自生像、梵天自生像以及铁杵、金刚、佛铃、佛珠、孔雀、大穹鸟、空行母密道、莲花生脚印、慈噗上师头印等众多自生像可供游客及信教群众瞻仰朝拜。</p><p class="ql-block">由此洞往东行200余步,有野生动物迎接莲花生脚印、石雕麻尼、鱼、海螺的自生像可观瞻。再由此行百余步可朝拜热孜宝瓶,相传尼泊尔公主曾骑羊路经此处。由此行200余步距离处有尼泊尔公主洗漱用的净水及石头形成的洗脸盆,十分珍贵。该处附近还有莲花生大师降服九首魔刹于石下的自生像。</p><p class="ql-block">继续行300步之处便是尼泊尔公主进藏途中,吐蕃王室所敬迎亲酒到达之处而称此处为“兰纳”,即路之开头处。循此古道续行能有不少自生像可以观瞻。周边还有多吉林、桑丹曲林、慈噗等寺庙遗址及吉普村古址,这些遗址现仅存墙基轮廓外,无其它遗迹可观瞻。</p> <p class="ql-block"><b>走进帕巴寺</b></p><p class="ql-block">帕巴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吉隆镇东部,海拔2850米。建于公元637年左右。与松赞干布联姻的尼泊尔赤尊公主进西藏时随身带有三尊释迦牟尼佛像,其中的瓦帝桑布之尊被安放在吉隆镇,并为它建造了帕巴寺。</p> <p class="ql-block">沿吉隆沟原路返回,经过漫加拉山口(4800),至日喀则市萨嗄县。</p><p class="ql-block">沿途风景如画,秋色怡人。</p> <p class="ql-block"><b>D10:萨嗄县→仲巴县→普兰县</b></p><p class="ql-block">早餐后,出发普兰。沿途经过仲巴县霍尔巴公路检查站,远眺纳木那尼峰,沙丘,玛旁雍措,拉昂措(鬼湖),到达普兰县,入住普兰宾馆。</p> <p class="ql-block">零下8度,迎着晨曦,出发普兰。✊✊</p> <p class="ql-block">一路美景,一路歌,高原风光无限美。</p> <p class="ql-block">行走在藏乡,藏族司机给我们带的藏族衣服,路上休息得瑟得瑟。🤭🤭</p> <p class="ql-block"><b>D11:普兰县→塔尔钦</b></p><p class="ql-block">逛逛普兰,出发塔尔钦。沿途经过岗孜大桥,科迦寺,香柏林寺遗址,古普尔寺(古宫寺),即乌寺,玛旁雍措(圣湖),冈仁波齐(神山),经幡广场观日落,日照冈仁波齐神山。到塔尔钦,入住远方的家。</p> <p class="ql-block">普兰是一个被雪山围绕的县城,这里离雪山很近,无论身处普兰何处,抬头可见雪山连绵不绝,冰川资源丰富。普兰县域不大,却是著名的佛教朝圣地,冈仁波齐峰、纳木那尼峰、玛旁雍错、拉昂错,科迦寺、香柏林寺等,浓缩着西藏高原典型的自然与人文风情,是西藏热门的旅游城市。</p> <p class="ql-block"><b>走进科迦寺</b></p><p class="ql-block">科迦寺位于普兰县普兰村孔雀河边,是距尼泊尔最近的寺庙,距今一千多年历史,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科迦寺,藏传佛教萨迦派寺院。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普兰县科迦村。科迦,系藏语“定居”之意。996年由大译师仁钦桑布创建。</p> <p class="ql-block">往返科迦寺的沿途风景,普兰县普兰村孔雀河。</p> <p class="ql-block"><b>香柏林寺遗址</b>,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每一砖一瓦都诉说着历史的沧桑。</p><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飞越远古的废墟,中印尼三国交界,雪山下的香柏林寺,建在高高的山丘上,残垣断壁孤独地立在山顶,轩昂的庙宇向世人展示着香柏林寺曾经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香柏林寺也称夏格巴林寺,这个词在藏语中是“赎罪”的意思。十七世纪,拉达王朝灭亡了古格王朝,阿里地区被占据十年之久。历经数年激战收复后。为了忏悔在战争中夺去诸多人命的罪过,便在孔雀王朝的王宫所在地上建立了这座阿里地区最大的寺庙。</p> <p class="ql-block">站在制高点俯瞰整个小镇时,那种穿越时空的感觉真的让人感慨万千。</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建筑和环境都保存得非常好,仿佛几百年来都不曾改变过一样。如果你喜欢历史和文化遗迹,这里值得一游!</p> <p class="ql-block"><b>古普尔寺(古宫寺)遗址</b></p><p class="ql-block">古宫寺是建在崖壁上的寺庙,损毁严重。这座寺庙坐落在孔雀王朝遗址的山腰上,山脚下是普兰老县城和孔雀河。古宫寺真的是一个特别的地方,尤其是它的建筑风格和壁画。</p> <p class="ql-block">寺庙里只有一个师父在维护日常秩序,虽然规模不大,但每一处都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最让我惊叹的是寺庙里的壁画,简直美得让人窒息。古宫寺所在的山崖上布满了蜂窝状的窑洞,那些旧旧的楼台悬空伸出,像是窑洞的阳台一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悬空态势。</p><p class="ql-block">这些洞穴是僧人的苦修地,闭关者在这里修行至少三年以上才能出关。整个寺庙给人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仿佛时间在这里静止了一般。如果你对历史和宗教文化感兴趣,古宫寺绝对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b>拉昂措(鬼湖)</b></p><p class="ql-block">玛旁雍措的旁边有一个鬼湖,藏语叫“拉昂措”,意为“有毒的黑湖”。玛旁雍措是淡水湖,而拉昂错是咸水湖。</p><p class="ql-block">鬼湖与神湖的对比,拉昂措好似残缺的月亮,而玛旁雍措却像极了初升的太阳。他们仅一路之隔,状似日月,虽不同,却极为和谐。</p><p class="ql-block">鬼湖拉昂措,海拔4574米,湖水呈深蓝色,其湖水人畜皆不能饮用,故得名“鬼湖”。</p> <p class="ql-block">远眺纳木那尼峰</p><p class="ql-block">纳木那尼峰,海拔7694米,位于喜马拉雅山西段,与神山冈仁波齐峰遥遥相对。纳木那尼峰方圆约200平方公里,主要有6条山脊。山脊线上有数十座6000米以上的山头,高低错落。</p> <p class="ql-block"><b>玛旁雍措</b></p><p class="ql-block">玛旁雍措位于冈仁波齐峰东南20公里处,纳木那尼雪峰北侧,海拔4588米,面积412平方公里,湖水最深可达7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淡水湖。天气晴好时湖水蔚蓝,碧波轻荡,白云雪峰倒映其中,湖周远山隐约可见,景色奇美。</p> <p class="ql-block">浩翰、宁静、清澈的玛旁雍措是世界上多个宗教认定的圣湖,也是亚洲乃至整个世界最负盛名的湖泊之一。在诸多古经书中,它都被称为“圣湖”之王。</p><p class="ql-block">在佛教传说中认为,玛旁雍措的湖水直接来自神山的融雪,是圣水,用它来洗浴能清除人们心灵上的五毒,肌肤上的污秽,使人的心灵纯洁。</p> <p class="ql-block">即乌寺是建立在“圣湖”(玛旁雍错)边山上的一座小寺,规模比较小,据说莲花生大师曾在寺内的洞穴中打坐。</p> <p class="ql-block">寺庙的规模不大,只是在山坡上有几间藏式佛舍,但其建筑布局是仿效布达拉宫的样式。</p> <p class="ql-block">相传是莲花生大师晚年修行七日的地方,岩石上至今还留有一个大师的脚印。寺里还有据说是从圣湖龙宫里迎请来的莲花生大师的塑像。</p> <p class="ql-block">远处的玛旁雍措</p> <p class="ql-block">冈仁波齐,位于阿里地区普兰县北部八嘎乡境内,冈仁波齐是冈底斯山的主峰,为冈底斯山脉(横贯北部昆仑山脉与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之间)西段的最高峰,是藏传佛教四大神山之一,同时被印度教、藏传佛教、西藏原生宗教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p> <p class="ql-block">冈仁波齐常年冰雪覆盖,阳光下光芒四射,极为壮美,主峰形似金字塔,山间如刺,四壁对称,与周围山峰迥然不同。自封顶垂直而下的巨大冰槽与水平方向的岩层构成佛教万字符,被人们视为吉祥与护佑的神山。<b>它的对面是被藏族人称之为“圣母之山”的纳木那尼峰。两峰相距100公里,之间就是神湖玛旁雍措和鬼湖拉昂措。</b></p> <p class="ql-block">塔尔钦,也常称作塔钦、大金,官方正式名称为塔尔钦。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普兰县巴嘎乡,海拔约4600~4700米,地处神山冈仁波齐脚下和圣湖玛旁雍错北岸,是藏区宗教转山和转湖活动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塔尔钦,这座被誉为“藏北明珠”的城市,地处拉萨与日喀则之间,是西藏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p><p class="ql-block">经幡广场是塔尔钦的中心地带,这里是信仰的集结地。在广场上,密布着千百万五彩缤纷的经幡,随风飘扬,为信众带来福祉和祝福。站在广场上,我们可以感受到虔诚的氛围,领略到藏民对信仰的深沉热忱。</p> <p class="ql-block">在塔尔钦经幡广场观日落,日照冈仁波齐神山。</p><p class="ql-block">塔尔钦经幡广场,海拔4726米,传说风吹动经幡一次,就是诵经一次和向神明祈福一次。愿平安喜乐,世人皆安!</p> <p class="ql-block"><b>D12:塔尔钦→札达县</b></p><p class="ql-block">塔尔钦出发,门士乡早餐,经过古如江寺(古如江寺,一座雍仲本教寺院),穹隆银城遗址,东嗄遗址,皮央遗址,扎达土林,象泉河,到达札达,入住宾馆。</p> <p class="ql-block">迎着晨曦,从塔尔钦出发,继续西行……</p> <p class="ql-block">古如江寺</p><p class="ql-block">一路向西,途经本教寺庙——古如江寺,一座雍仲本教寺院。</p><p class="ql-block">小小的古如江寺,是阿里地区现存唯一的苯教寺庙,坐落在象雄琼钦崩巴山麓。主要建筑由卡洞拉康、祖拉康(有立柱24根)、藏康(有立柱5根)、噶丹居拉康(有立柱6根)等单元组成。</p> <p class="ql-block">古如江寺和藏传佛教寺院的建筑类似,正殿中央为琼追的灵塔,并挂有一张琼追的大幅黑白照片。</p> <p class="ql-block">继续西行,大美阿里,彩色丹霞,风景在路上。</p> <p class="ql-block">离开古如江寺,向札达县出发,车子在人烟稀少的大山内行驶,到达穹隆银城遗址。</p> <p class="ql-block">穹隆银城遗址</p><p class="ql-block"><b>据说西藏的根就在这里,神秘的象雄古都—穹窿银城。</b></p><p class="ql-block">穹窿银城(Khyung lung Dngul mkhar),又作琼隆银城,是西藏古象雄王国的都城,位于海拔4400米的卡尔东山顶,面积10余万平方米。藏语为“琼隆威卡尔”。“琼”是大鹏鸟之意,“隆”即“地方”,“琼隆”也就是大鹏鸟居住的地方。“威”本意是银子,这里引申为银色,“卡尔”是城堡之意。简而言之,琼隆威卡尔即“大鹏银城”。</p><p class="ql-block"><b>古象雄文明是西藏文明真正的根。</b></p> <p class="ql-block">古象雄王国都城</p><p class="ql-block">穹窿银城,是西藏传说中的象雄都城,在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门士乡卡尔东城址,位于海拔4400米的卡尔东山顶,面积10余万平方米。2012年6月至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联合对“琼隆银城”及故如甲木墓地进行了测绘和试掘。</p> <p class="ql-block">象雄文化</p><p class="ql-block">提起充满神秘色彩的象雄古国,也许很多人并不了解,甚至会感到陌生。古丝绸之路上的风沙穿越千年,将这段公元7世纪之前的历史尘封于雪域高原之上。然而,作为西藏文化和云南纳西文化的共同根基,融合了中原、西亚和南亚三大文明精华的古象雄文明,时至今日却还依旧闪耀着光辉。</p> <p class="ql-block">作为印度佛教传入西藏以前的先期文化,古象雄文化的痕迹贯穿于西藏的方方面面。从生产到生活,从民俗到信仰,处处都有象雄文化的影子。比如祭山神、转山等宗教活动仪式,都源自象雄文化。</p> <p class="ql-block">古象雄文明</p><p class="ql-block">在富饶灿烂的藏族文化遗产中,辉煌鼎盛的古象雄文明以 “雍仲本教”的传播为主线而得到发展,由于苯教文明产生的年代久远,传播地域广阔,对藏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都有着极其深远的重要影响。</p><p class="ql-block">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世人根本不知道“古象雄文明”,甚至连许多西藏人自己都不了解。他们只认为印度文化对西藏文化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所有来自印度的文化” 都具有伟大的价值,并且错误地认定西藏本土宗教以及印度文明以外的东西对西藏文化的形成都没什么贡献和价值。</p> <p class="ql-block">就连很多藏人自己也都误认为,在印度佛教传入西藏之前,西藏根本没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而且文化非常愚昧落后等等。这种荒谬的说法被一些正统的狂热者宣扬了数个世纪,正是由于这种状况的长期延续,导致了西藏真实历史和本土文化的遗失,同时也限制了学者们对古象雄文明和本教研究的兴趣,但此状况已经有所改变。</p><p class="ql-block">据考古学家们的探索发现,藏族同胞族在青藏高原的发祥史非常悠久而古老,距今已经有13000年至17000年的历史了。那么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去思索这样的一个问题:“久远古老的藏族同胞文化,它的源头究意在何方?”</p><p class="ql-block"><b>答案是: 就在西藏古老的本教!</b></p><p class="ql-block">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室副主任栾建章曾撰文评价象雄文明及本教的历史意义:</p><p class="ql-block">“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要了解西藏文明,必先了解象雄文明;要研究藏传佛教,也必先研究雍仲本教。否则探究愈深,离真相可能愈远。”</p> <p class="ql-block">穹窿银色城堡,是最著名的古象雄遗迹,是古象雄王国上中下三门的上门所在地,有古象雄18王国的城堡之首象雄银城遗址。据记载,本教创始人大觉者辛饶弥沃佛诞生于公元前5-6世纪,据《万部论》记载:大觉者辛饶弥沃骑着大鹏鸟到世间去传法,第一个降在象雄地方,故有本教之早象雄之说,那时象雄国王也称为象雄苯教王。</p> <p class="ql-block">穹窿银城,一个比古格王朝还要震撼的地方,只要看一眼,就像闯入了一个轮回……</p> <p class="ql-block">皮央和东嘎遗址,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札达县境内的东嘎村、皮央村,是宋朝至明朝时期的古遗址。2013年3月5日,皮央和东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从东嘎再向东行约2公里,转过两个山崖之后,远远便可以望见规模巨大的皮央洞窟遗址群,横亘在蓝天白云之下,密如峰巢般的洞窟,布满了长达一公里左右的山崖,据说是当地一个放羊的孩子在山上躲雨时偶尔发现的。</p> <p class="ql-block">皮央石窟壁画遗址,位于札达以北40公里处,是一处由寺院、城堡、石窟和塔林组成的大型遗址。皮央石窟群是西藏考古已发现的最大一处佛教石窟遗址。</p> <p class="ql-block">集中在半山腰的3个洞窟中的东嘎壁画保存得较好。它的形成及其年代,在众多的西藏历史、宗教、文化档案中没有记载,是一个尚待解破的文化之谜。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洞窟壁画有近千年的历史,考古、研究价值较高。</p> <p class="ql-block">壁画历史久远,内容丰富,画中还有些异国他乡的人物、图案、造型。壁画采用特殊的矿物颜料绘制,经久犹新,毫无褪色。壁画题材主要有佛像,菩萨像、佛传故事、说法图等,还有各种装饰图案纹样及密教曼陀罗等。各种天女图案最多,造型生动,变化丰富。</p> <p class="ql-block">皮央和东嘎遗址包含有石窟、佛寺、佛塔、墓葬、房址等多类古代文化遗存,遗址的年代从史前时期一直延续到佛教文明时期,为西藏西部地区古代文明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p> <p class="ql-block">洞窟如此的规模和精美的壁画,完全和古格遗址不相上下,据说东嘎及皮央石窟是古格王国的别宫离馆,也许也曾发生过象汉唐时代的长安和洛阳一样的两朝并立、两都并存的局面,而且史料上对东嘎及皮央石窟的记载甚少,更增加了其让人深究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札达土林</p><p class="ql-block">札达县著名的土林地貌风光区。土林是远古受造山运动影响,湖底沉积的地层长期受流水切割,并逐渐风化剥蚀,而形成的特殊地貌。</p><p class="ql-block">地质奇观,记录历史的痕迹,传递远古的神秘气息。绵延数十公里的札达土林,寸草不生,土层密密麻麻却像森林一样无比震感!👍</p> <p class="ql-block">土林里的“树木” 高低错落达数十米,千姿百态,别有情趣。汽车行进其间,就像是绕着众多巨人的脚掌打圈。明丽的晚霞赋予土林生命的灵光,似一座座城堡、一群群碉楼、一顶顶帐篷、一层层宫殿,参差嵯峨,仪态万千,面对着大自然的杰作真让人惊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到达札达县</p><p class="ql-block">札达县,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辖县,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北部、阿里地区西南部,地处喜马拉雅山脉西北段及其支脉阿依拉山之间的湖盆中,属高原温带季风干旱气候,总面积24600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札达,藏语为“下游有草的地方”,因札布让和达巴两宗合并而得名。</p><p class="ql-block">1951年9月,札达实现和平解放;1956年11月,扎布让宗和达巴宗合并成立札达宗;1960年5月,撤销札达宗办事处,建立札达县,属阿里地区。</p><p class="ql-block">札达县主要景点有托林寺、札达土林、古格王国遗址等。</p> <p class="ql-block">象泉河边,日落、星空。</p> <p class="ql-block"><b>D13:札达县→噶尔县</b></p><p class="ql-block">清晨赶到古格王朝遗址等待日出,走进古格遗址,下午参观托林寺,经过阿里昆莎机场,到达噶尔县,入住狮泉河藏福假日酒店。</p> <p class="ql-block"><b>古格王国遗址</b></p><p class="ql-block">在西藏阿里札达这片地球上最苍凉的地方,曾经孕育过一个延续了700年辉煌历史和文明的王朝。</p> <p class="ql-block">探秘三百年前一夜之间消失的古格王朝……</p><p class="ql-block">古格王国都城遗址是雄踞西藏西部古格王国所遗留下的规模最大的一处建筑群遗址,10世纪修建。</p> <p class="ql-block">遗址南北长约1200米,东西宽约600米,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遗址内有寺庙、王宫建筑、暗道、洞窟、佛塔、碉堡、民房等各类建筑。大部分建筑集中在山体东侧,依山叠砌,层层而上,房屋、洞窟星罗棋布。2002年,古格王国都城遗址与札达土林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文化、自然双遗产。</p> <p class="ql-block">古格王国都城遗址是一座规模宏伟、面积浩大的高原古城,不仅为研究西藏历史,而且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遗址内保留下来的壁画和雕塑内容也极为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和研究价值。</p> <p class="ql-block">古格王国遗址是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地之一。现在的遗址从山麓到山顶高300多米,到处都是和泥土颜色一样的建筑群和洞窑,几间寺庙除外,全部房舍已塌顶,只剩下一道道土墙。遗址的外围建有城墙,四角设有碉楼。整个遗址建在一小土山上,建筑分上、中、下三层,依次为王宫、寺庙和民居。红庙、白庙及轮回庙中的雕刻造像及壁画不乏精品。围绕古格都城周围的重要遗址还有东嘎、达巴、皮央、香孜等,都有大量文物遗存。</p> <p class="ql-block">1985年西藏自治区文管会组织考察队实地测量,遗址总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调查登记房屋遗迹445间,窑洞879孔,碉堡58座,暗道4条,各类佛塔28座,洞葬1处;发现武器库1座,石锅库1座,大小粮仓11座,供佛洞窑4座,壁葬1处,木棺土葬1处。</p><p class="ql-block">在距今约1100年前,同样的余晖中,伫立着的是强盛一时的古格王国的宫殿和寺院。从现存的残颓遗址可以想象得到当时场面的巨大,远非眼前这般光景可比。</p> <p class="ql-block"><b>托林寺</b></p><p class="ql-block">走进西藏阿里古格王朝第一寺之托林寺,这是古格王朝的第一座寺庙,由古格王国的国王亲自设计,历经劫难的古格王朝千年古寺,古格王朝早已灰飞烟灭,千年古刹托林寺依旧在……</p><p class="ql-block">札达县的托林寺,吐蕃王朝时期的布达拉宫,小巧而美丽!</p><p class="ql-block">托林寺矗立在西藏阿里札达县象泉河谷的台地上,像是一座忧伤而伟大的纪念碑,向来到跟前的人讲述它曾经的奇迹和宿命。废墟间的几间大殿早已没了往日的恢宏,这寺院是古格王朝的第一代国王拉喇嘛益西沃于公元996年修建的,曾有庞大的塔群。</p> <p class="ql-block">托林寺周围现存各种大小佛塔83座、塔墙2道,大部分集中在寺院西北侧的平地上。佛塔内有大量模制的小泥像和小泥塔,泥像中有佛、菩萨、度母、天王等。</p> <p class="ql-block"><b>D14:噶尔县→日土县→噶尔县</b></p><p class="ql-block">出发日土县,经过拉梅拉达坂,到达班公湖,西藏最西点,与印度交界,返回噶尔县,宿狮泉河藏福假日酒店。</p> <p class="ql-block">继续西行,经过狮泉河,翻越拉梅拉达坂(5197),到达日土。</p> <p class="ql-block">日土出来,一路向西,行车十五公里就来到西藏最西头,中印边境——班公湖。</p> <p class="ql-block">班公湖,藏语名为“措木昂拉仁波”,意为“仙鹅长湖”,位于日土县西北部,距日土县城15公里,属自然湖泊生态风光旅游景区,是国家级著名湿地。</p> <p class="ql-block">班公湖是我国与印控克什米尔地区交界的国际性湖泊,平均海拔4242米,湖面面积604平方公里,其中我国境内413平方公里,印控克什米尔境内191平方公里。湖盆呈狭长型,是一个东淡西咸的深水湖泊,我国境内为东部湖区,以淡水为主,少部分为半咸水,湖东西长150公里,100公里在我国境内,50公里在克什米尔境内。最大水深为41米,平均水深5米,南北平均宽4公里,是条典型的河道型湖泊。</p> <p class="ql-block">日土岩画</p><p class="ql-block">日土岩画,文化遗址,在西藏日土县境内。主要分布在班公措南部和东面近二、三百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最容易找到的岩画就在日土附近的新藏公路一带。壁画是用坚硬的石头或其它硬物在岩面或岩石上刻凿而成,线条笔划有深有浅,还有少数彩绘画面。岩画内容十分广泛,有狩猎、宗教祭礼、骑乘、放牧、农耕、日、月、山、牛、马、羊、驴、羚羊、房屋、人物等。</p> <p class="ql-block">离开班公湖,原路返回日土县。</p><p class="ql-block">遇见野鹤、野驴,可惜相机镜头不够长……</p> <p class="ql-block">西藏是圣洁的天堂,美景在路上!迷恋西藏,想游遍它的蓝天白云,草原湖泊,整个身心与圣洁的大自然融合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明天,我们将调头向东,进入藏北无人区。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