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雨水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量逐渐增多,因此得名“雨水”。这段时间的降雨,以小雨或毛毛细雨为主,唐朝诗圣杜甫笔下写出“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进入雨水节气后,南方大多数地方迎来了春意盎然,一幅早春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 而我的家在西北,还处于冬未去春未归的时间段。虽说立春已经过了半月,今天市区的低温依旧在零下17℃,午时的最高温也只有零下7℃,积雪在冬日暖阳的高温时段悄然融化,到了夜晚又可能封冻。这个阶段的周边环境一点都不好,没有绿色,没有花香,尘封一冬的尘物渐渐露出来,进入三月便是爱国卫生月,打扫积雪,清理垃圾,捡拾废物。</p> <p class="ql-block"> 雨水节气有三候,其中我最盼望的是等候大雁归来。“青云之气志如山,万里征途心未阑。 风雨兼程何畏惧,九霄云外任飞蟠”。每年秋天,大雁都要从北方飞越数千公里,去南方温暖的地区。无论是在空中飞行,还是在飞行中找寻食物和休息的地方,大雁始终保持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坚持不懈地前进。鸿雁南飞,皆不忘其北归之路。</p> <p class="ql-block"> 排列成行的大雁在空中飞行,展现出了强大的协作能力和生存智慧。它们排成的人字形或一字形飞行,会减少空气阻力,节省体力,它们也会轮流担任头雁,确保整个队伍能够安全到达目的地。这种互助精神,不仅让大雁们能够克服重重困难,更让我们人类感受到了自然界的伟大与神奇。归雁齐飞,如同一首优美的交响曲,奏响在天空的乐章,让人心旷神怡,倍感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p> <p class="ql-block"> 喜欢看鸿雁飞行,甚至喜欢听<span>它</span>们并不悦耳的叫声,是因为大雁归来,是一种思念表达,是一种精神寄托,更是一种对春的期盼。抬头望天,我会想起宋代晏殊看到空中的雁群,感叹“鸿雁来时,无限思量”。才女李清照在深夜也会盼望“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p> <p class="ql-block"> 雨水至,万物生。每到雨水节气,我都会走出家门,盼着一场春雨来,盼着一地春花艳。这一天,我也会遥寄一封信,询问远方的朋友“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