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早春二月,春寒料峭。冰河开冻,大地回春。四季明显的北京历经三个月的天寒地冻,枝枯叶落的冬季在立春的季节迎来了雨水的第二个节气,虽然乍暖仍寒,冬装未减,但是明显感觉湖河的天水一色,冬日暖阳。</p> <p class="ql-block">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伴随着春天的到来,应运而生的雨水即将滋润着万物的生长。春雨贵如油,在春天播种的季节期待秋天的丰收,正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春天孕育着对秋收的期望。盼望又是一个丰收年。</p> <p class="ql-block">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个节气。雨水节气的含义是降雨开始,降雨量极多以小雨或毛毛细雨为主,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它是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进入雨水节气,中国北方地区尚未有春天气息,南方大多数地方则是春意盎然,一幅早春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雨水时节,天气变化不定,是全年寒潮过程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忽冷忽热,乍暖还寒。春天离不开雨水的滋润,春天的雨水,润物无声,让枯木得以逢春,让种子得以萌发。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雨水正处在数九的“七九”中,河水破冰,大雁北归。</p> <p class="ql-block">兩水节气是春天中的一个节气,雨水到来,春天到来,我们会看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会伴随着不少兩水,期待秋日的大丰收。</p> <p class="ql-block">“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p> <p class="ql-block">2006年5月20日,“二十四节气”作为民俗项目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p> <p class="ql-block">无论我们是否关注每一个节气,都是一代又一代在享受每一个节气,尊重每一个节气的风俗习惯,世世代代在节气的往复中休养生息,享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自然规律。一个充满生机的的春天就要来到了,春暖花开、百花争艳、鸟语花香、柳绿花红的季节向我们走来了!</p> <p class="ql-block">今日雨水,点点雨滴,敲响希望的鼓点。寄与雨水,愿你在新的季节里,梦想发芽,收获满满。春雨时节雨绵绵,滋养希望花娇艳。如意吉祥暖阳照,福运降临笑声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