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随着电影《芳华》等影视作品的热播,云南蒙自的碧色寨知名度逐年提高,成为重要的旅游景点。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到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建筑风格,感受法式建筑的魅力。碧色寨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研究滇越铁路和中国铁路发展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碧色寨自然村,地处犁耙山蜿蜒向西伸展的一段缓坡,地名叫"坡心"。是古时候从蒙自到草坝、大庄、开远驿道上的必经之地。原来俗称"壁虱寨",只有十几户人家,人烟稀少,交通不便,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p><p class="ql-block">1909年4月15日,滇越铁路通车至碧色寨,把火车站建在这里。驻足远眺,蒙自坝、草海坝和长桥海的四季景色、秀美风光尽收眼底,才有了"碧色寨"这个诗情画意的名字。从此,火车站与这个小山村同名,在当时的国内、外地图上赫然显现,声名远播,名扬海内外。</p><p class="ql-block">碧色寨,记载着中国革命、民族崛起和工业文明的历史,铁路文化、护国运动、抗战文化、马帮文化、商贾文化和西南联大在这里交融,奏出一曲悲壮、动人的乐章。碧色寨,见证了百年沧桑巨变,说起它的历史,漫长而又曲折,就象这两条古老、铮亮的铁轨,在蓝天下悠然神往地走进大山深处。</p> <p class="ql-block">碧色寨现已开发成为“滇越铁路文化公园”。</p> <p class="ql-block">碧色寨曾是云南重要的物资转运中心和贸易集散地,商贾云集,有法、英、美等国的公司和30多家国内商号。这里还有云南最早的邮政局、网球场、酒店等设施,最繁忙时有2万多人,被称为“东方小巴黎”。滇越铁路和个碧石铁路在此交汇,成为世界铁路史上的一大奇观。</p> <p class="ql-block">滇越铁路是中国第一条国际联运铁路</p><p class="ql-block">顾名思义,是从中国昆明至越南海防的跨国铁路,总长854千米,有117个车站。从昆明至河口为滇段,长465千米,有63个车站。从河口过中、越大桥进入越南老街至海防为越段,长389千米,有54个车站;越南段1901年动工,因地势相对平坦,便于施工,1903年竣工通车;云南境内的滇段1904年动工,因在崇山峻岭、悬崖绝壁上施工,非常艰险,难度很大,1910年竣工;同年3月31日,中、法两国在昆明举行通车庆典,滇越铁路全线通车。总投资1.65亿法郎,平均每千米34.1万法郎;共投入3720万工日,平均每千米8万个工日;从中国昆明至越南海防单向行程3天,夜间不行车,所有旅客就地住宿,是中国第一条国际联运铁路。</p> <p class="ql-block">滇越铁路修建难度举世无双</p><p class="ql-block">滇越铁路昆明至河口段长465千米,有63个车站。在崇山峻岭、悬崖绝壁上施工,环境恶劣,难度极大。一是海拔,从河口海拔80米,至昆明站海拔1896米,相对高差1816米。二是线形,直线很少,最长直线在草坝镇,仅有8876米,占全长的2%,最小曲线半径80米。三是地形,全线80%在崇山峻岭中穿行,有155座隧道,累计线性长度为18000米。四是水系,跨越了金沙江、珠江、红河三大水系,共有3422座桥梁和渡槽,累计线性长度为5000米,桥梁、渡槽和隧道占全长的36%。五是气候,穿越了亚热带干湿分明的高原季风气候、亚热带半湿润气候、热带山地季风湿润气候三种类型。六是民族,铁路经行过红河、玉溪、昆明,火车站分布在12个少数民族聚居区。</p><p class="ql-block">在滇段铁路上"船行的火车,蛇行的铁路,英雄的司机,不怕死的旅客"是最真实的写照。被称为"一棵道钉一滴血,一根枕木一条命";还有"血染南溪河,尸铺滇越路,千山遍白骨,万壑血泪流"等悲壮的民谣。是中国人民用血汗筑成的铁路,是用累累白骨铸就的传奇之路,其施工环境异常艰险,修建难度举世无双。</p> <p class="ql-block">滇越铁路的文化名片</p><p class="ql-block">1901~1910年修建的滇越铁路,被誉为与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相媲美的世界第三大工程奇迹。2018年1月28日,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一批)。其文化价值和名片是:一是具有革命历史之路:在参与了辛亥革命后,发起了护国运动,巩固了辛亥革命成果,挽救了国家;滇越铁路是云南铁路工人的摇篮,孕育了中国革命的有生力量;抗战爆发后,滇越铁路是外援和军需物资运输大动脉,为抗战作出重大贡献;抗美援越期间,是运送大批军用物资和部队的支前运输线。二是文化交流之路:滇越铁路开通后,云南开埠通商,兴办学校,创办银行,引进西医,开发矿山,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加强了中越文化交流,增进友谊,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滇越铁路穿过12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加强了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三是推动工业文明之路:碧色寨有2个火车站和法式建筑,米轨和寸轨铁路交汇、换装,"人字桥"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滇越铁路使现代工业设备进入云南,推动传统生产方式转变。同时,也加快了云南矿产资源开采;促进当地群众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变。使云南南部成为经济发展最具活力、文化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p> <p class="ql-block">个碧石铁路碧色寨车站</p><p class="ql-block">个碧石铁路的碧色寨车站房,是由云南人自主修建的,在门窗上都有中国元素。房子两边的山墙上用了圆形窗子,明显区别于法式百叶窗;站台遮阳棚的支撑钢架,外形是三角架,内部却用了大小不一的圆形作为加强筋,体现了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除了有站长室、候车室、三面钟、水鹤等设施外,还增加了机车调头转盘、机车维修库、材料厂等配套设施。</p><p class="ql-block">个碧石铁路是云南人自主修建的民营铁路,采取边筹款、分段修建、分段运营。碧色寨至个旧段全长73千米,建筑费444万元;鸡街至建水段全长63千米,建筑费566万元;建水至石屏段41千米,建筑费1070万元(都是旧滇币)。个碧石铁路的碧色寨车站,寸轨与米轨奇妙地交汇、换装,在世界铁路历上是一大奇观,凝聚着中国民族复兴的梦想,充满着民族责任感和建设家乡的深厚情结。2013年11月,个碧石铁路碧色寨车站站房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个碧石铁路通车庆典</p><p class="ql-block">1936年10月10日,火车第一次开进石屏站,在石屏举行了个碧临屏铁路通车庆典。个碧石铁路公司还发行了《云南个碧石铁路通车纪念刊》,详细记载了铁路修筑缘起、呈报筹款过程、消耗资金、里程、车站、桥隧概况、股东名录等相关情况,为考证个碧石铁路修建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庆典当天,石屏火车站屋宇崭新、庄严,上面悬挂着袁嘉谷等名人书写的:凤飞南境、文明铁轨、利国利民、朝发夕至、任重致远等横幅;袁嘉谷题了"占文采自武乡侯,云端千年严与中州并驾,造飞车仿奇弘国,风行万里斯为发之初";马绍成题写了"此是破天荒,发早通碧色寨,何须缩地法,乘车直抵异龙湖"等贺联,表达了人们的心声和喜悦之情,令人振奋。有2万多人参加,是一次盛况空前的通车庆典。</p> <p class="ql-block">另担房</p><p class="ql-block">铁路火车站都有方便贮存、转运物资的另担房,个碧石铁路火车站房对面这幢破败的石砌小屋,就是当年十分繁忙的铁路货运另担房。建于1915年,主要用于堆放货物、物资邮寄和转运,使用了50多年以后,在文革时期受到破坏。站在另担房前面,你会发现房子的石阶高约80公分,主要是便于工人装货、卸货也是工人休息的一个台阶。</p> <p class="ql-block">蒙自海关碧色寨分关旧址</p><p class="ql-block">1885年,中法战争以中国胜利而结束,清政府却与法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法国"虽败而胜"。1887年,签订了《中法续议商务专条》,提出"中国允许开广西龙州、云南蒙自和蛮耗为中越边界通商处所"。1889年,蒙自海关正式开关,蛮耗设副关。但是,在开关后52年间,由美、英、法、德、意、日等国派人担任税务司一职,掌控海关关税。</p><p class="ql-block">1910年,滇越铁路开通,云南的商贸中心前移至昆明。同年4月2日,云南府(昆明)分关成立,对外称"蒙自关驻省办事处";1942年2月,正式更名为昆明关,蒙自分关归昆明关管辖。同时,设立了碧色寨、蛮耗、河口等分关。1945年1月,蒙自关改为支关,下属包括碧色寨在内的分关全部撤销,这幢房子是当年蒙自海关碧色寨分关旧址。2013年1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碧色寨景区</p><p class="ql-block">个碧石铁路是永恒的爱国丰碑</p><p class="ql-block">如果说滇越铁路给云南带来了生机、繁荣与屈辱,而个碧石铁路却成就了云南人乃至中华民族的尊严自豪与骄傲。个碧石铁路全长176.975千米,从1915年动工,至1936年全线通车,历时21年。个碧石铁路是600毫米的寸轨,主要是不与滇越铁路接轨,防止被法国人侵吞了运输和管理权。几经周折,先是由法国人修,后来由云南人自己修;名称先是"个碧铁路"、继而"个碧临屏铁路",最后确定为"个碧石铁路";资金从官方与民间合办,最后由民间自筹、自办,经历了太多的变化与辛酸。</p><p class="ql-block">1990年,个碧石铁路停运,寸轨小火车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在云南近代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它是全国最小的铁路,是全国修建时间最长的铁路,也是全国运行速度最慢的铁路,更重要的是全国唯一的一条民营铁路。在法国殖民者挤压中国的时候,有力地抵御了对云南矿产资源的掠夺。是中华民族独立自主、自强自立民族精神的典范,是一座永恒的爱国丰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百年"水鹤"</p><p class="ql-block">110多年前 火车都是蒸汽机车,每辆都有一节煤水车厢,到站后加水作,是蒸汽机车的动力来源。蒸汽机降温、火车减速都要用水,甚至助燃也要用在煤上,燃烧时水分解产生氧气会让炉火烧得更旺。在个碧石铁路沿线有1617个"水鹤"。是一根呈" r "形的水管,高4.5~5米,直径30厘米左右。顶部有一手臂平伸,更象"鹤嘴"高扬,可以360度旋转给机车加水;使用转盘式闸阀,拧"鹤嘴"注入蓄水箱。这些加水装置结构简单,容易操作,外形美观,形似鹤嘴"水鹤",也成了铁路沿线车站上的一道风景。</p> <p class="ql-block">碧色寨景区</p><p class="ql-block">蒸汽机车调头转盘</p><p class="ql-block">1936年,个碧石寸轨铁路全线通车,与滇越铁路在碧色寨交汇。但是,寸轨与米轨不能对接,必须经过换装,才能由滇越米轨铁路上的火车转运。而个碧石铁路上的所有机车,必须调头才能原路返回,这个转盘就是蒸汽机车调头用的。美国鲍尔温机车厂制造的蒸汽机车,外形相对较小,车长8米,宽2.4米,高3.15米,自重24.19吨。在碧色寨寸轨火车站内,利用轴承摩擦系数小、省力的原理,安装了寸轨机车调头转盘,把蒸汽机车开到转盘上,只用4个人推动转盘,就能完成蒸汽机车原地调头,返回到个碧石铁路上。</p> <p class="ql-block">百年水塔</p><p class="ql-block">110多年前,滇越铁路或个碧石铁路上的火车都是蒸汽机车,每辆都有一节煤水车厢,到站后,加水添煤是常态化的工作,是机车的动力来源。蒸汽机降温、火车减速都要用水,甚至助燃也要用水,把适量的水洒在煤上,水分解产生的氧气可以让炉火烧得更旺。碧色寨车站最繁忙的时候,每天有80多对列火车经过,水不够用,只能增加水塔数量。在这里看到的百年水塔就有3座,边还有刻着法文标记的百年消防栓。另外一座水塔,是法国人用铁板铆接而成的,还利用压强原理,在水塔的外面安装了水位表,只要看浮漂的位置,就知道水塔里面还有多少水了。</p> <p class="ql-block">百年消防栓。</p> <p class="ql-block">大通公司旧址。</p><p class="ql-block">滇越铁路大通商号是滇越铁路沿线上的一家重要商号。</p><p class="ql-block">大通商号作为滇越铁路沿线的重要商号,主要从事贸易和物流业务。它在铁路沿线设立了多个分支机构,提供商品交易、物流运输等服务。大通商号的成立和发展与滇越铁路的开通密切相关,利用铁路的便利条件,迅速成为区域内的商业中心之一。商号内部管理规范,注重商业信誉和服务质量,吸引了大量客户和合作伙伴。</p> <p class="ql-block">商号内现存建筑。</p> <p class="ql-block">中国第一块红土网球场。</p> <p class="ql-block">哥胪士酒店旧址</p><p class="ql-block">这幢中、西合璧的建筑,是110多年前的哥胪士酒店。滇越铁路开工后,法籍希腊人哥胪士兄弟俩远渡重洋来到蒙自。1906年,兄弟俩在蒙自东村路边开了一间销售日用品和五金零件的小商店。1910年,临安开广道道台龚心湛以希腊与大清国未立商约、无通商权为由,限令其停业。在法国领事的庇护下,哥胪士兄弟索价2万元,以至久拖未决。第二年辛亥革命爆发,哥胪士兄弟趁机自焚小店,骗取了清政府的4万元赔款,并准其通商。1915年,哥胪士兄弟在碧色寨开起了第一家最豪华的酒店,一共有三层,地下一层是酒窖,地上一层是厨房,二层是餐厅和客房,当时是集住宿、餐饮、酒吧、娱乐等为一体的接待场所。抗战爆发后,哥胪士兄弟到越南海防避难,酒店就此停业。2013年11月,哥胪士酒店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在蒙自南湖边上还有兄弟俩开办的哥胪士洋行,是云南开设时间最长,营业额最大的第一家外国银行。1938年,西南联合大学在蒙自设立分校,哥胪士洋行作为部分教授和学生的宿舍。2005年,确定为西南联大蒙自分校旧址。</p> <p class="ql-block">亚细亚水火油公司仓库旧址</p><p class="ql-block">火油或灯油,是石油产品中的一种,俗称"洋油",粤语称为"水火油"。在水火油进入云南之前,基本都是用自产的植物油点灯、照明。后来由于鸦片贸易利润大,农民争相改种罂粟,以致豆油缺少,导致植物油价格高涨,不得不购买水火油点灯。且植物油产量越少,水火油输入量就越大。1904年,法商在蒙自西门外正街开设亚细亚水火油公司代理局,专销该公司的十字、宝盖、红鱼等品牌的水火油和蜡烛。1910年,滇越铁路通车以后,亚细亚水火油公司在这里设立分公司兼转运站仓库,现在我们看到这棵百年樟树后面的这些建筑,就是当年法商亚细亚水火油公司和转运站仓库旧址。抗日战争初期停业。</p> <p class="ql-block">鸡蛋花树</p><p class="ql-block">这棵老态龙钟、粗壮结实的鸡蛋花树,别名缅栀子、夹竹桃科。其树形美观,枝杆弯曲自然盛景,全株含有乳汁,被佛教寺院定为"五树六花"之一。五树是指菩提树、高榕、贝叶棕、槟榔和糖棕;六花是指荷花(莲花)、文殊兰、黄姜花、鸡蛋花、缅桂花和地涌金莲。鸡蛋花树每年5月开花,花期很长,在光秃的枝条顶端先长出花蕾,或花叶一同抽出生长。这棵鸡蛋花树是碧色寨的百年古树,"上可遮天蔽日,下可百人纳凉",芳香四溢,花色黄白相间,非常美艳。传说,法国人之所以把车站选在这里,是在勘探路线时,正是夕阳西下,金黄的阳光撒在山坡上,盛开的鸡蛋花在一片碧绿中格外醒目,分外妖娆,景色秀美。法国工程师为了留下这棵鸡蛋花树,修改了设计图,改变了铁路的走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修建个碧石铁路的大功臣一一陈鹤亭</p><p class="ql-block">1913年,陈鹤亭被云南省政府任命为个旧锡务公司代总理。力主中国人自己修建个碧石铁路,其修建过程十分艰。在陈鹤亭的主持下,发挥了中国人民的聪明和智慧,采取了三大举措、形成了三大亮点:一是成立了"个碧铁路股份有限公司",陈鹤亭被选举为公司总经理。在官方的"滇蜀铁路公司"撤回100万两入资股金后,成为商、绅合办的民营公司。二是招股筹资,随锡、炭、砂招股,而且只限于中国人。三是成立了"个碧铁路银行",资本金100万两,是云南人首创的民营银行,总行设在个旧云庙财神殿内,在昆明、蒙自、建水、香港设有分行。汇集闲散资金,以供筑路之需,是筹措铁路修建资金最有效的措施。</p> <p class="ql-block">滇越铁路碧色寨车站</p><p class="ql-block">碧色寨地处滇越铁路的中心地段,这幢由法国人设计的红瓦黄墙、木质百叶窗的法式建筑,是碧色寨火车站站房。有二层,由旋转式木质楼梯连接,有站长室、候车室、三面钟、水塔、厕所等设施。房檐是用钢架支撑,这些锈迹斑斑钢材,与法国埃菲尔铁塔所用的钢材一样,由同一家钢铁厂生产的。当时没有焊接技术,全部都用铆钉铆接起来。建筑物之间四通八达,用石材包门、窗套和墙边,在北边的黄色墙面上镶嵌着"碧色寨"三个大字,格外醒目,彰显出典雅的法式风格。</p><p class="ql-block">1909年,滇越铁路通车到碧色寨时,是唯一的头等站。个碧石铁路开通后,在这里交汇、换装,客货运输量猛,晋升为特等大站,成为铁路运输"码头"。最繁忙的时候,每天有80多对列火车经过。在2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有、英、美等国的公司和30多家国内商号,商贾云集;有3000多搬运工人,昼夜装卸货物,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是云重要的物资转运中心和贸易集散地,被誉为"东方小巴黎"。对于研究中国铁路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都具有重要意义。2013年11月,滇越铁路碧色寨车站站房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碧色寨车站"三面钟"</p><p class="ql-block">滇越铁路和个磐石铁路站房正面的墙上,那安装了"三面钟",文称"子母钟"。1910年制造,是法国钟表工人的杰作。钟体高2.43厘米,宽40厘米,厚21厘米;钟座高75厘米,宽40厘米,由木材、玻璃及金属等制成:相临15米路的二钟时间是一致的,不会有误差。如今,人们来到新色察车站,都要在弥足珍贵的"三面钟"前规赏,拍照。"三面钟"也象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见证了两条铁路的兴盛、繁华与萧条,2004年,经省文物鉴定委员会普定为二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北回归线标记点</p><p class="ql-block">在碧色寨车站主楼门槛下,有一块刻着BM149标记的石台阶,后面还有法国工程师尼弗礼士刻的一个图案。据中国和法国天文台专家考证得出:这是地球上最早的北回归线测量标记点。从这里开始,北回归线穿过了15个国家和地区,在云南省内有双江、墨江、个旧、蒙自、西畴县(市)。北回归线是太阳光线能够直射在地球上最北的界线,每年"夏至"当天的正午时分,站在太阳光下面会看不到自己的影子,产生"立杆无影"天文现象。2018年6月21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把碧色寨命名为"北回归线坐标点,东经 E :103°2'38";北纬 N :23°27'5""。</p><p class="ql-block">据民间传说:年轻的夫妻俩在太阳转身的北回归线上吸收阴、阳之气,就会生双胞胎。许多新婚夫妻站在这个北回归线标志点上,面向对方,双手十指紧扣,持续99秒,就能一生一世、相爱永远,还有生龙凤胎或双胞胎的机缘。而且百年滇越铁路也寓意百年好合,慕名而来者络绎不绝,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龙云部署保卫滇越铁路</p><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期间,龙云任云南省国民政府主席、兼任昆明行营主任,对保卫滇越铁路、防止日军从越南沿滇越铁路入侵,早有谋划。多次向蒋介石提出调第一集团军回滇南防守。1940年9月,日军从海防登陆,切断了滇越铁路,而且北进直逼云南,蒋介石才下令调第一集团军一部分入滇回防,并由卢汉总司令负责保卫滇越铁路,防止日军北上。在滇南人民的大力支持下,众志成城,威慑和打击了日军的企图,始终不敢踏上滇越铁路中国段一步。</p> <p class="ql-block">朱总司令盛赞滇越铁路</p><p class="ql-block">1909年,朱德用蒙自籍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后,朱德在蔡锷将军的带领下毅然起义,占领了总督府,生擒一大批清朝官史。1912年3月,在蔡锷将军提议下,晋升为少校营长。1915年,朱德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师第三旅步兵第二团团长,到蒙自驻防,并在欢迎会上称蒙自为第二故乡。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复辟称帝。唐继尧、蔡等通电各省,宣告云南独立,反对帝制,随即组成护国军武力讨袁。按照蔡锷将军亲笔信的要求,朱德在蒙自发动护国讨袁起义,集合所部宣誓效忠共和后,开往昆明待命。滇南一别,朱德踏上了反帝反封建,谋求人民当家作主的革命道路。滇越铁路通车,给朱德总司令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在延安时期,曾多次向美国著名作家艾格尼丝.史沫特莱等国际友人,讲述滇越铁路的故事,宣传革命思想,传播革命火种的经历。</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发动河口起义</p><p class="ql-block">1908年,孙中山在河口发动了震惊中外的河口起义,在越南河内设立了"机关部"作为指挥中心。黄明堂率部向河口清军猛攻,铁路警察积极响应,清军管带黄元贞也率部起义占领河口。孙中山决定以河口为根据地,成立云贵都督府,派胡汉民坐镇河口。以"中华国民军南军都督"名义发布告安民,推翻满清,建立民主国家。起义军因无援而失败,可是河口起义是辛亥革命的前奏,史称"戊申起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胡志明在蒙自芷村</p><p class="ql-block">1940年前后,越南革命正处于非常艰苦时期,有一位叫黄光平的越侨,在正村车站背后一条古老的小街上,开了一间"平民理发店",他就是后来越南民主共和国副主席黄文欢。当时,他在云南和冯志坚(后任越南民主共和国商业部长)领导着一个支部,他是支部书记。用理发作掩护,是一个联络、接送革命同志的据点。有一天,一个叫"老陈"的人,在芷村这间房子里住下了。他就是越南人民革命的领导人﹣﹣胡志明。他一有空就用流利的中国话,向工人、农民了解情况,关心他们的疾苦,大家都很尊敬他。有一次法国巡捕来抓他,中共地下党员刘元林冒着生命危险掩护他脱险。后来冯志坚把胡志明接走了,临别时一再叮嘱越南侨胞,要积极支持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动员越侨募捐支持中国革命。</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陈纳德率飞虎队保卫滇越铁路</p><p class="ql-block">1941年底,陈纳德将军率领飞虎队进驻昆明,保卫昆明和滇越铁路沿线。飞虎队进驻的第二天,日军派出10架轰炸机对昆明实施轰炸,陈纳德将军命令第二中队8架 P -40战机起飞,一举击落日军机9架,1架击伤坠入大海,创造了9:0的辉煌战绩。1943年以后,日军飞机很少进犯滇越铁路沿线。陈纳德将军组织修了一条从蒙自机场到碧色寨的简易公路,把炸弹、汽油从碧色寨运至蒙自机场。进一步谋划对日军在河内、海南岛、泰国的机场实施轰炸。</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缪崇群与《石屏随笔》</p><p class="ql-block">缪崇群,是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同鲁迅、巴金、章靳以等友谊甚笃。抗日战争暴发后,他流亡辗转于湖北、广西;1939年9月,缪崇群取道越南海防,乘滇越铁路到雨过铺车站,转个碧石铁路到石屏,在省立石屏师范学校任教。在石屏一年多的时间里,生活很安定,心情最舒畅,创作激情澎湃,写下了最得意之作《石屏随笔》。1942年1月,由上海文化生活社出版发行,1943年在重庆再版发行。他是第一个把个碧石铁路和石屏展示给全国人民的散文家。</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卢汉率军到越南接受日军投降</p><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20日,蒋介石命令第一方面军卢汉和马瑛为受降司令官、副司令官,率领52军、60军、62军、93军、暂编第19师、第23师、第93师和第53军等部队共10万多人,进入越南接受日军第38军投降。受降部队乘坐滇越铁路火车,都格外高兴和自豪。中国军队到越南接受日军投降,出国扬威,扬眉吐气,受到越南华侨亲人般的欢迎。</p> <p class="ql-block">重九起义功臣谢汝翼遇刺</p><p class="ql-block">1914年5月3日,谢汝翼这位辛亥革命大功臣,奉袁世凯电召进京。云南都督唐继尧、民政长(省长)李鸿祥为其举行隆重的欢送仪式,督署总参谋长姜梅龄亲自陪同。列车刚到宜良境内的糯租车站,从豪华的一等车厢内,突然发出连续枪声,谢汝翼被人行刺身亡。总参谋长姜梅龄幸免于难,并将凶手擒住。凶手叫何荣昌,是滇军的一个连长,出于"挟嫌报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宋美龄乘"米其林"火车到开远</p><p class="ql-block">1935年4月,宋美龄乘坐滇越铁路上的"米其林"火车,从昆明直达开远。"米其林"是法国制造胶轮、内燃机车,乳白色的机车,呈流线型车体,时速每小时100千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快的火车。宋美龄手持宽边草帽,身穿旗袍,足蹬高跟鞋,与围观的人们见面,她美丽的容颜,潇洒的风度,和蔼可亲的笑容,引起围观者的赞叹,在滇南民众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景区里的高档民宿“梵间”。</p> <p class="ql-block">民宿大堂。</p> <p class="ql-block">火车模。</p> <p class="ql-block">驶过的货车。</p> <p class="ql-block"> 蔡锷与滇越铁路</p><p class="ql-block">一、蔡锷将军的建议列入建国方略</p><p class="ql-block">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蔡锷将军和李根源率部在昆明起义,建立军政府任云南都督。他对云南铁路建设和发展十分重视。1905年,成立了"滇蜀铁路公司",筹款拟建四川叙府(今宜宾)至昆明铁路。又拟议把铁路延长到腾越(今腾冲市),改称"滇蜀腾越铁路公司"。他主张不修窄轨,不与英法为伍,要修标轨铁路,体现了国应同轨同辙、中华一统的理念。孙中山先生对蔡锷将军的建议给予了高度评价,列入了《建国方略》,并在澳门通电北京政府促办此事。</p><p class="ql-block">二、蔡锷将军在滇越铁路遇险</p><p class="ql-block">1913年,蔡锷将军奉召离滇进京后,袁世凯用多种方式笼络,想让他为恢复帝制效力。1915年11月,蔡锷将军以就医为名到天津,乘船到日本、转香港,于12月11日到达越南海防。唐继尧即令胞弟唐继虞率警卫团两个连和宪兵一分队,乘火车到河口迎接,以防事变。袁世凯欲除心腹之患,在碧色寨安排杀手,准备除掉蔡锷将军。当年草坝镇的镇长闵辑五得到消息后,向蔡锷将军通风报信,让他不要下火车,于是蔡锷将军乘火车经过碧色寨车站直达昆明,他的贴身副官不幸遇刺身亡。蔡锷将军回到昆明后,组织了声势浩荡的护国运动。在蔡锷、唐继尧等率滇军北上的压力之下,袁世凯被迫宣布退位,护国运动成功,巩固了辛亥革命成果,恢复了共和制。</p> <p class="ql-block"> 滇越铁路与西南联合大学</p><p class="ql-block">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组成了长沙临时联合大学。南京沦陷后,长沙临时联合大学被迫转移到昆明。全体女生、体弱男生以及大部分教师和家属,经粤汉铁路转道香港,从香港乘船到越南海防,再乘滇越铁路上的小火车到达昆明;约300多名身体强壮的男生和少数教师组织"湘黔滇旅行团",步行经湘西、贵州、到达昆明,成立了"西南联合大学"。由于昆明校舍紧张,蒙自有办学条件,且有滇越铁路直达,交通方便,设立了"西南联合大学蒙自分校"。文学院和法商学院暂时在蒙自上课,朱自清、潘光旦、冯友兰、闻一多、陈寅恪、刘文典等名人云集,成为滇越铁路和蒙自的文化名片,滇越铁路为保存中国文化以及战后重建作出了巨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 袁嘉谷与滇越铁路</p><p class="ql-block">清代经济特科状元、石屏人袁嘉谷,学识渊博,思想开放,曾受朝廷派遣赴日本考察,对当时兴起的铁路很感兴趣。尤其是云南人修建的个碧石铁路全线通车后,欣喜万分,亲自撰写了一幅对联赠给通车庆典:"占文采自武乡侯,云端千年严与中州并驾;造飞车访奇弘国,风行万里斯为发朝之初。"他辛亥革命后辞官,到云南大学任教,每次回家都乘坐滇越铁路上的火车到雨过铺车站,再换乘个碧石铁小火车到石屏,一路上观赏风景,领略沿线的巨大变化,乘兴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