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资中发现越冬中华秋沙鸭

正道映像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四川资中沱江河顺河场段发现中国的珍稀水禽,鸟类中的“活化石”——中华秋沙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今年是首次准确的拍摄到真实的照片和视频,前几年有鸟类爱好者提供信息有中华秋沙鸭的出现,经过多次守候也没有能见到其真实出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中华秋沙鸭身体特征独特,体长约49-64厘米,嘴峰4-6厘米,翅长约21-26厘米,尾长约9-15厘米,体重约0.8-1.2千克。羽冠长而明显,成双冠状,嘴长而窄,呈红色。雌雄异色,雄鸟头、上背及肩羽黑色,下背、腰和尾上覆羽白色,翼镜白色,下体白色,两胁具黑色鳞状纹。鼻孔位于嘴峰中部,羽冠长而明显,成双冠状。此外,像凤头一样,脑后有两簇冠羽也是它的特有标志。雌鸟头和颈棕褐色,具有羽冠。喉部淡棕色,上体灰褐色,胸部白色杂以褐色鳞斑。雄鸟的头和上背及肩羽黑色;长而窄近红色的嘴,嘴形侧扁,前端尖出,其尖端具钩,与鸭科其它种类具有平扁的喙形不同。中华秋沙鸭的嘴呈红色,喙端钝钉状,非常宽厚,适合于在泥滩上觅食。中华秋沙鸭身体特征独特,体长约49-64厘米,嘴峰4-6厘米,翅长约21-26厘米,尾长约9-15厘米,体重约0.8-1.2千克。羽冠长而明显,成双冠状,嘴长而窄,呈红色。雌雄异色,雄鸟头、上背及肩羽黑色,下背、腰和尾上覆羽白色,翼镜白色,下体白色,两胁具黑色鳞状纹。鼻孔位于嘴峰中部,羽冠长而明显,成双冠状。此外,像凤头一样,脑后有两簇冠羽也是它的特有标志。雌鸟头和颈棕褐色,具有羽冠。喉部淡棕色,上体灰褐色,胸部白色杂以褐色鳞斑。雄鸟的头和上背及肩羽黑色;长而窄近红色的嘴,嘴形侧扁,前端尖出,其尖端具钩,与鸭科其它种类具有平扁的喙形不同。中华秋沙鸭的嘴呈红色,喙端钝钉状,非常宽厚,适合于在泥滩上觅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83, 203, 176);">中华秋沙鸭</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中华秋沙鸭是第三纪冰川期后残存下来的物种,距今已有一千多万年,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被列入国际自然资源保护同盟濒危鸟类红皮书和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濒危鸟类名录,全球仅存不足3000只。</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繁殖栖息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中华秋沙鸭的繁殖栖息地破碎化比较严重,在中国能够确认的中华秋沙鸭繁殖地主要有两处:一处是黑龙江省的小兴安岭带岭林区,另一处是吉林省的长白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83, 203, 176);">分布情况</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中华秋沙鸭出没于林区内的湍急河流,有时在开阔湖泊。分布于西伯利亚以及中国大陆的黑龙江、吉林、河北、长江以南等地,主要栖息于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的溪流、河谷、草甸、水塘以及草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中华秋沙鸭都是以家族方式活动,只在迁徙前才集成大的群体。春季迁徙到长白山后,它们很快就由集群状态分散开,以家族和雌雄配对的方式活动,家族和家族之间通常会保持一定的距离。它们很少鸣叫。它们的身体具有更好的流线型结构,因此飞行速度要比其他鸭科动物迅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经过几天的守候发现这次来四川资中越冬的中华秋沙鸭有五只。</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保护动物就是保卫我们的家园,让我们携手努力,为每一种动物打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家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