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行: 走进缅甸[四],千龛之城一勃固

閑雲清烟

<p class="ql-block">美篇名: 闲云清烟</p><p class="ql-block">美篇号: 5492357</p> <p class="ql-block">早餐后,前往距离仰光80公里(约2小时),曾经是缅甸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孟族首都——【勃固市】。勃固是古代缅甸孟族的古都,现今缅甸最重要的城镇之一,位于缅甸南部勃固河东岸,是缅甸勃固省首府。14-16 世纪曾是缅甸全国的佛教中心。</p> <p class="ql-block">勃固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时期。这座城市曾是孟族国家的首都,也是多个王朝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勃固成为了缅甸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城市,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勃固在缅甸历史上很有名气,中国《明史》中的古刺,便是勃固的古名。作为孟族古都的勃固,古代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佛教文明。公元1369年,勃固国耶宇王朝迁都于此。勃固曾是缅甸全国的佛教中心。</p> <p class="ql-block">勃固皇宫古城,位于缅甸勃固镇郊外,著名的瑞摩都佛塔就在皇宫古城对面。勃固皇宫古城展示的是孟族建筑风格,充分体现了孟族细致的雕刻技术。</p> <p class="ql-block">孟族文化很古老,尤其是建筑、绘画、雕刻、音乐和舞蹈对缅族的影响很大,对缅甸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佛教就是经由孟人传入缅甸的。</p> <p class="ql-block">在缅甸封建王朝的发展历史中,16世纪期间,1535年东吁国王莽瑞体推行团结孟族政策,之后莽应龙继位,完成缅甸的第二次统一。</p> <p class="ql-block">勃固四面佛‌,建于1476年,是缅甸独一无二的四面佛。这座四面佛由四位孟族女性建造,高27米,坐落在仰光到勃固的途中‌。</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座始建于15世纪的佛教建筑,规模宏大,那也是孟族鼎盛的时期。这座足有十层楼高的建筑其实就是一座楼,只是在楼的四面各塑造了一尊坐佛像。</p> <p class="ql-block">佛像法相庄严,面向四方,俯瞰着勃固城乃至下缅甸的芸芸众生。而在一尘不染的佛寺周边则是肥沃的农田,广袤的丛林和怀揣着信仰生生不息的勃固人。</p> <p class="ql-block">话说是1476年德玛西底国王的四位公主捐善款所修建,并许愿永保纯洁的处子之身,后来其中一人却毁约嫁了人,当时佛像其中一面便裂开了,后经重修才恢复原貌。</p> <p class="ql-block">四面佛的每一面都有一尊高达30米的佛像,这些佛像由于定期进行油彩保养,看起来色泽鲜亮,给人一种空灵悠远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勃固四面佛的独特之处在于其高大的外观和虔诚的氛围。尽管现在也有不少外国游客前来参观,但更多的是本地缅甸人在朝拜‌。</p> <p class="ql-block">四面佛外观比较独特,四面佛的每一面分别供奉着Kakusandha, Konagamana, Kassapa和Gautama四尊佛像‌。</p> <p class="ql-block">在孟族语里,Kyait是“佛”,Pun是“四”,但这里的“四面佛”并不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泰国四面佛,而是寺内露天的立柱四面专门打造的四座背靠背的佛像,刻画的是包括释迦牟尼在内的四位佛祖,每尊佛祖的袈裟以及装饰各不相同,大家不妨仔细分辨分辨。</p> <p class="ql-block">勃固旧皇宫,是16世纪东吁国王的住处,由国王莽应龙大帝建于1556年,不幸的是后来毁于大火。</p> <p class="ql-block">现在我们观看到的建筑是1992年缅甸政府仿照旧皇宫,在遗址上按照孟族风格重建和恢复的宫殿。一座是王宫主殿,而另一座就是他宠爱的泰国妃子的宫殿。</p> <p class="ql-block">皇宫呈正方形,边长3.2公里,有四道主门,八道边门。红砖宫墙,墙外有宽阔的护城河。宫内有104座大小殿宇,整片建筑群均为木结构,精雕细刻,宏伟壮丽。</p> <p class="ql-block">整个皇宫呈正方形,为木结构建筑,宫内大大小小共有104座庙宇,建筑以红色、金色为主,远观耀眼夺目、金碧辉煌,近看雕廊画柱、精美绝伦。</p> <p class="ql-block">当时的宫殿全部是用柚木建造的,重建的部分用了水泥来替代。在大殿中每根立柱旁都展示着旧皇宫建筑残留的柚木,黑黝黑黝的,粗壮而古朴。它们在向后来者述说着四五百年前缅甸的历史,也让我们感受到缅甸古都当时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据说这种粗大的柚木柱在进行宫殿考古的时候出土了167根,这里真正的古董就是这些与新的金色柱子并排放在一起的残断的柚木柱。</p> <p class="ql-block">皇宫金灿灿的,但据介绍只是涂成金色而已,并非象仰光大金塔那样贴的是金箔,勃固旧皇宫有它的历史,在诸多新建的王宫中它的名头还是不小。</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吸人眼球的是那座金光闪闪的缅甸版金銮殿龙椅蜜蜂王座,虽然王座也是后来新修的,但还是再现了当时皇宫的奢华。</p> <p class="ql-block">皇宫外有座棚屋,展出的是重建王宫时出土的大批大殿柱残段。皇宫旁边的博物馆,展示着勃固各时期的王室用品和古代佛教艺术雕刻。</p> <p class="ql-block">位于缅甸勃固的迦克温千人佛学院,是缅甸最权威的佛学院,也是缅甸三大教僧院之一。因为在这个佛学院里,居住着 1200名信奉小乘佛教的和尚学员,故被称为千人佛学院。</p> <p class="ql-block">佛学院的庭院里已经聚集了很多人,基本都是旅游团的集体游客。几乎每一个人都带来了布施的食品及用品,大家站在布施通道的两侧,等待着千人化缘的开始。</p> <p class="ql-block">到佛学院目睹这里的千僧化缘也是一大景观。每天上午十一点,近千名修行的和尚身披袈裟,在老和尚的带领下排着整齐的队伍,挂着化缘钵,一个跟一个的到学院中庭集体化缘。我们在门口脱掉鞋子,赤脚走进这神秘的佛学院。</p> <p class="ql-block">十一点钟敲响了,身穿紫红色袈裟的和尚从通道走过来,领头的是年纪比较大的和尚,后面跟着的是年纪大小不等的和尚。每个和尚都挎着一个钵,双手将钵护在腹部,将化缘来的食品装入钵内。</p> <p class="ql-block">游客将提前带来的及在现场购买的食品、用品,纷纷布施出去。游客偏爱年纪小的和尚,布施场面宏大而热烈,大家举起手机拍照记录着布施的场面。</p> <p class="ql-block">缅甸是信奉小乘佛教的国家,僧侣严格实行“过午不食“和“托钵化缘“的传统习惯,他们在凌晨4点用第一餐饭,而在早上10点前开始沿街化缘,接受布施,12点前必须回到寺庙吃完第二餐饭。</p> <p class="ql-block">在缅甸,几乎天天都有人募捐,有人施舍,布施已成为缅甸人的一种习惯,前来布施的也有来自东南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信徒。</p> <p class="ql-block">信徒们布施的物品除了饭菜外,还有食物、水果、生活用品、文教用品等,甚至钞票也有。全国32万僧尼的斋饭、袈裟和用品基本上都是信徒们布施捐赠的。</p> <p class="ql-block">缅甸是个宗教意识很浓厚的国家,佛教传入缅甸已经2500多年历史,缅甸全国85%以上的人信奉佛教。缅甸佛塔多,庙宇多,和尚多是缅甸佛教文化的特色。在缅甸的街上随时随地可以看见身披袈裟的和尚和尼姑。</p> <p class="ql-block">男子到了一定的年龄都必须出家一次或者多次,这样社会才能承认其成人。在各国佛教中,缅甸僧侣的测试制度最为严格,通过律藏测试的人,称为持律者;三藏全部通过的人称为三藏师,这是缅甸僧侣的最高荣誉。</p> <p class="ql-block">在缅甸,和尚出家自由,还俗也是自由的,缅甸人出家的年龄一般在10岁左右,出家最短7天,也有几个月,最长几年甚至终身。尼姑则不能还俗,终身为尼。</p> <p class="ql-block">每天上午 10.30,近千名僧侣在师傅的带领下,排着队挂着化缘钵,经过长长的走廊化缘,接受当地民众和游客送的饭菜或者小食品或现金。</p> <p class="ql-block">僧侣们在化缘结束之后,便进入餐厅,席地而坐,开始用餐。小乘佛教规定一日只能吃两餐、过午不食。</p> <p class="ql-block">但是高僧们可以吃三净肉:非我所杀(不是自己杀的),非我见杀(没有亲眼看见杀的),非为我杀(不是专门为自己杀的)。</p> <p class="ql-block">金塔寺位于勃固北面2公里处的小山上,寺内的勃固金塔(缅甸瑞摩都佛塔)是缅甸四大佛塔之一,建于一千多年前,是缅甸第一高塔,也是缅甸香客最多的佛塔之一,勃固省的地标建筑。</p> <p class="ql-block">因为高112米,它现在的塔身比仰光的大金塔还高出14米。主塔周围有121座小佛塔相围,塔面整体镀金,华丽壮观。围绕着大金塔周围是供信徒们顶礼膜拜的佛殿,陈列古老佛像的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主塔周围环绕着121座小佛塔,形成了独特的景观。据说,塔内珍藏着两根佛法舍利,甚至还有佛牙,这使得它成为了勃固当地的佛教中心,许多节庆仪式都会在此举行。</p> <p class="ql-block">在过去600年间,勃固金塔经历过多次地震,塔身也曾多次被震毁,1930年的一场大地震,差点将大金塔震成废墟。在大佛塔的一角还可以看到一个巨大的倾斜塔尖,那是在1917年大地震中坠落下来的佛塔塔尖。</p> <p class="ql-block">虔诚的佛教徒屡毁屡建、不断翻修,每次修复后大金塔都会变得比修复前更高一点。1930年大地震修复后,金塔高度达到112米,超过仰光瑞光大金塔而成为缅甸最高佛塔。</p> <p class="ql-block">每年Tagu(3/4月)的满月节时,瑞摩都大金塔都会迎来大批朝觐者,他们在这里祈求平安和幸福。对于缅甸人来说,这座佛塔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和文化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勃固瑞摩都大金塔是缅甸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胜地,它见证了缅甸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也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和朝圣。</p> <p class="ql-block">勃固大金塔寺(Shwemawdaw Paya),这座坐落于勃固古城心脏地带的宏伟寺庙,不仅是勃固地区最为人所称颂、声名远播的宗教圣地,更是缅甸佛教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p> <p class="ql-block">其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其作为缅甸四大佛塔之一的显赫地位,还因为它深深融入了勃固乃至整个缅甸人民的精神生活之中,成为了国家文化遗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寺庙内,金碧辉煌的大金塔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塔身高达近百米,塔顶覆盖着纯金箔,每当晨曦初照或夕阳西下时,整个金塔仿佛被镀上了一层神圣的光辉,让人心生敬畏‌。</p> <p class="ql-block">寺内供奉的佛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每一尊都蕴含着深厚的宗教意义和艺术价值,吸引着无数信徒和艺术爱好者驻足观赏,感受佛教艺术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此外,勃固大金塔寺还是缅甸传统节日和宗教庆典的重要举办地,‌如泼水节、佛诞节等,寺庙内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信徒们身着节日盛装,手持鲜花和供品,虔诚祈祷,整个寺庙洋溢着欢乐与祥和的气氛‌。</p> <p class="ql-block">而对于游客而言,这里不仅是一个了解缅甸佛教文化的绝佳窗口,‌更是一个能够深刻体验缅甸人民宗教信仰与生活习俗交融的独特场所,让人在参观之余,也能深刻感受到缅甸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风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