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亚 旅 行 记 (七)

墨漾心舟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七 、携孙初踏汕揭潮</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本来这是在前言里要说的事,我却把它放到后记里去了。</p> <p class="ql-block"> 飞往三亚之前,我和妻子带着孙儿首先来到揭阳,去和岳母、妻哥、连襟和小姨子会合。揭阳市是广东的省辖市,与汕头市、潮州市毗邻。一下飞机,侄子仲天就把我们从飞机场接到了他家,他们夫妻俩非常好客,食宿安排的十分周到,一应俱全,我们不想给他们增添麻烦,不想让他们奢侈破费,却无法拒绝他们的热情,客随主便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一)汕头之行</b></p><p class="ql-block"> 汕头市是改革开放第一批公布的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亦是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和粤东中心城市。汕头位于广东省东部,韩江三角洲南端,北接潮州,西临揭阳,东南濒临南海。境内韩江、榕江、练江三江入海,大陆海岸线长210多公里,海岛岸线长160多公里,有大小岛屿82个。下辖6区1县,总面积2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大约560万人。我是第二次光顾,我们先参观了汕头市海滨长廊,向东延伸填海工程,也是东海岸新城开发重要工程。宽畅的马路两旁,绿植郁郁葱葱,海浪一波一波轻吻着海岸,海风习习,不远处夸张的韩江大桥以她美妙的靓姿,欢迎远道而来的北方客人。</p> <p class="ql-block">  潮汕地区自古以来就很有名,特殊的地理位置,培养了潮汕人拼搏、务实、精细、团结精神。在做事方面有“种田如绣花”之美称,在外还有个响亮的称号——“东方犹太人”。如今,潮商已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华商群体,涌现出了大量如华人李嘉诚的首富,足以让人留下“最富是潮商”的印象,而由潮汕人撑起的诸多国内乃至亚洲的大品牌亦一直牢牢掌控着华人民营商界的绝大多数领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二)揭阳之行</b></p><p class="ql-block"> 揭阳的天气晴空万里,艳阳高照,仲天夫妻俩拉着我们在揭阳市风景名胜游览。同为千年古邑,揭阳比它的两个邻居潮州和汕头行事要低调得多,这从“潮汕地区”四个字可以看得出来。粤东潮汕三市,在合称中,独揭阳隐去了自己的名字。揭阳不争,但这无损于它在我们心中的形象。作为一个初来乍到者,在揭阳逗留几日,依着游踪顺序,能说上几个钟头,留下上万文字,只是纸短情长,落笔的时候发现自己讲得远不如别人生动,于是择一二有感景物,自说自话,自娱自乐。</p> <p class="ql-block">  揭阳因地标性建筑物揭阳楼而得名,其楼雄踞于揭阳市区,与风光旖旎的榕江互为友邻,却有着许多美好的寓意。揭阳另一个集视觉地标与情感地标于一身的城楼叫“进贤门城楼”。古代的城门多为四门或者八门,而揭阳则与众不同,于东南西北四个城门之外开设进贤门。后来旧城改造时,古城墙和四个城门全都化归尘土,只是进贤门几经修复,被保存了下来,由此不难看出它在当地人心目中的地位和意义。进贤门的设计也是相当精巧,上中下三层,层次分明,翘角飞檐,令人赞叹。尤其是入夜以后的城楼,灯光璀璨,与白日相比美之更甚。</p> <p class="ql-block">  揭阳还称“榕城”。榕字有木,城字有土,端看这两个字组成的词语,脑海中便会浮现出一幅草木葱郁、欣欣向荣的画面来。离繁华闹市不远,离山水红尘又很近。是的,揭阳不只有鸣笛声声、车来人往的喧闹,也有河水静流、风过榕柳的恬美。当地的古村落,那里虽没有大浪淘沙的粗犷,也没有惊涛拍岸的澎湃。夕阳西下、风平浪静也是一种别样的美丽,而且这种宁静之美与水乡江南的大不一样。古水倒映着地上的古村,一如美好的岁月在弯弯的河上款款流淌,小港,渔船,忙碌了一日的乡间百姓,几只觅食晚归的鹧鸪鸟……</p> <p class="ql-block">  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当我们怀着景仰的心情去游览一个地方的时候,与信马由缰的游览感觉是不太一样的。古老的客家建筑风格在这里完好地保存着,令我们这些目光短浅的“外来游客”大开眼界。古寨、古厝、古桥、古驿道,为我们记录着一段段历经岁月颠簸仍未改初衷的古风。而炊烟袅袅升起处,隔着时空的屏障,我们看见了许多如我们一般来此的饥肠辘辘的旅游人。</p> <p class="ql-block">  我们前往南澳岛。几十公里路程,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仲天夫妻俩介绍说,以前,没有通岛大桥,要上岛,必须轮渡,很是麻烦,自从2015年南澳大桥建成后,节假日很多人上岛游玩休息成了常态。南澳大桥是市境内连接澄海区与南澳县的跨海通道,位于后江湾水域之上,为汕头市东北部通道的组成部分。南澳大桥西起汕头市澄海区莱芜围,上跨后江湾海峡,东至南澳岛环岛高速路入口,线路全长11.08公里,全桥长9.342公里,桥面为双向两车道二级公路,设计速度为80公里/小时,是广东省最长的跨海大桥。</p> <p class="ql-block">  登海岛、住海滨、沐海风、浴海水、品海鲜,这是多么惬意的大自然享受,难怪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5月,因元兵进迫,时礼部侍郎陆秀夫和大将张世忠等护宋少帝退经南澳,驻跸澳前村。他第一次来南澳岛,既没南澳大桥须坐船登岛,宋井景区也没有售票创收。我们仔细端详当年挖的供皇帝、大臣和将士兵马饮用的“龙井”、“虎井”、“马井”三口宋井。据说,这三口宋井原在山坡上,由于地壳变动逐渐沉入海滨沙中,故山坡井变成海滩井,神秘莫测,时隐时现,且海水灌之仍淡,水甘而醇,久贮不腐。写到水,我突然想起当时没了解现在岛上7万多常住人口和大量游客,平时生活用水从哪里来?原来南澳岛的生活用水是本岛黄花山水库和坑内水库的水,但是遇到枯水期水量不足时,必须从汕头市区引入自来水,费用那自然会高了。</p> <p class="ql-block">  军人对军事设施及历史,似乎情有独钟,对相关资料看的也分外仔细,知明清时海禁很严,朝廷限制愈厉害,民间走私活动愈猖獗。加上外有倭寇的侵扰,内有海盗盘踞,朝廷派驻的士兵越来越多,南澳的规格也逐步升级,最后成为管制闽粤台的重要军事基地。明清两朝到南澳上任的总兵、副总兵共有147人,其中包括戚继光、俞大猷、郑成功、刘永福等赫赫有名的将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三)潮州之行</b></p><p class="ql-block"> 潮州市位于韩江中下游,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之一,是广东省东部沿海的港口城市。潮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对外开放旅游城市,粤、闽、赣边韩江流域的商品集散地,是潮州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同时是粤东地区文化中心。</p> <p class="ql-block">  广济桥位于潮州韩江之上,始建于宋代年间,是连接广东与福建的重要通道。它与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是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它集梁桥、供桥、浮桥于一体,体现古人建筑智慧,可见中国人在世界建桥史上具有高超的设计建造技艺。</p> <p class="ql-block">  广济桥分为东西中三段,东段叫湘子桥,西段叫广济桥,中段用十八梭船连接,这种设计兼顾行人通行与航船通行,可启可闭是世界建桥史上第一座启闭式桥梁。广济桥从宋代始建至今历史上经过多次重修。最近一次为2003年,广济桥被国家评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之后,潮州市政府多方筹集资金,按明代风貌进行修复,供旅游及学术研究之用。广济桥的重修体现了潮人勇于担当的气魄,也印证了国家政通人和,繁荣昌盛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  走过广济桥便可看见一座巍峨城楼。此楼名曰“广济楼”。它是建在城墙上的四层檐式城楼,气势恢宏。穿过广济门便是潮州古城。潮州古城保留民国时期骑楼的建筑风格,多为两层建筑,沿街店铺林立,售卖各种潮汕特产,生意兴隆。更有歪果仁租店售卖土耳其冰淇淋,长着浓密胡子的外国小伙子现场制作冰淇淋,吸引着少男少女的围观。</p> <p class="ql-block">  古城内的牌坊街最为有名,牌坊林立,每座牌坊都刻有古代进士名宦之名,它们是潮人的荣誉与象征,激励着一代代潮人奋发有为。李嘉诚,庄育智、吴佑寿、饶宗颐……个个声名显赫,皆为潮人领袖人物。古城街道上完好地保存一口明代时期的义井及饮马的水槽。这口义井及水槽供古时来此商贸行人及拉货马匹饮用,可见当时的潮州商贸繁荣。</p> <p class="ql-block">  走马观花未能深入了解潮州,唯对韩公在潮州的影响深为震撼,敬仰之心难于言表。韩公不幸被贬潮州,虽然在任八个月,他却对潮州贡献极大,潮人感恩戴德,建祠纪念,连潮山潮水皆姓韩,曰韩山曰韩江,韩公至伟潮人幸甚。</p> <p class="ql-block">  看不完的美景,道不尽的愉悦,享不尽的亲情。仲天玉婷3天来,用丰盛的海鲜、大餐和特色小吃招待我们。分别时还不忘给我们送上一份名贵绿茶厚礼。而我们仅带了点宁夏特产“盐池羊肉”作为礼物,只能算是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了。潮汕的山山水水 ,潮汕的草草木木,潮汕的风土人情,洋溢着潮汕亲人的情怀,时时萦绕着我,使我情不自禁坐在电脑前,激情满怀地写下以上文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