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羊角梯

蓝狐

这几天天气很好,气温可达十五六度,不亚阳春三月。西望林虑山,湛蓝的天空下,如巨幅水墨画屏,山脊线层叠错落,远山渐次晕染成青灰色。正是登山的好时候,在几个群里踅摸比较了下,几个群所发线路都不错,只是人多,自己爱拍照,行进慢,怕拉大家后腿,不敢报名。还想着实在不行,这周随便找个地方玩玩算了。周五晚上羚羊发线徒步羊角梯,自驾三车出行,赶紧报名。 周六上午(2025年2月15日)8:10从家里乘车出发,在桃源渡槽集结后,于8:50至此次徒步起点小碾村东停车场。小碾村是林州市黄华镇郭家园村的一个小自然村,是千瀑沟景区公路的最西端。前两年刚拓宽整修的千瀑沟观光公路,宽阔平整,将桃源水库、轿顶山、黑龙潭、蘑菇洞、千瀑沟等众多景点串连起来,车行其上,两侧悬崖峭壁,群峰竞秀,道旁涧水潺潺,蜿蜒曲折。是自驾、野炊、野游理想场所。 从小碾村东一条小径向北开始今天的徒步攀登。刚开始是漫坡,虽不甚陡,但小径时有时无,在荆棘遍布的灌木丛中寻路前进并不轻松。 跨过一道小水泥渠,经过一废弃的羊圈,漫坡虽长,终被踩在脚下。 站在崖壁根突出岩石上,回望走过的路,景区公路如山谷中匍匐的巨龙,蜿蜒至小碾村,小碾停车场上的车辆清晰可辨。 羊角梯位于小碾村后突出的绝壁之上,是由两个突出的山崖夹成近似直角的崖缝,可通过这条崖缝上到一崭之上。羊角梯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虽不高,三四米,但因岩石光滑,可手扣处不好把握,难度相对较大。 第一段上去后,有个小平台,可把背包、登山仗用绳索拉上去。从这里上到第二个小平台,可以认为是第二段。这一段难度不是太大,一般均可徒手攀爬上去。个别胆小的驴友,须用绳索保护下,其实不用怎么用力拉扯。 上到第二个小平台,垂直的崖壁上不知何人在上面用红漆写下三个斗大的字“羊角梯”并用箭头指示了两个方向。羚羊介绍说两个箭头指示的是两个地方,分别为羊角一梯、羊角二梯,相距不远,二梯要沿峭壁上尺把宽的石棱转到崖头那边。 希望、白雪、云卷通过一脚宽的石棱前往羊角二梯查看,说二梯上去比较容易。白雪、希望打算先从二梯上去再下来,然后从一梯上去。说既然来了,一定要把羊角梯所有通道体验一番。深以为然,决定跟希望、白雪一块体验下。 羊角二梯虽要在悬崖上一脚宽的石棱上横切十来米,但确实比较好攀登,背着背包与白雪、希望上去再下来也就是几分钟时间。将背包与登山杖放到上面,重下来准备再体验把羊角一梯。 从羊角梯上来,正面对突出的绝壁就是林州十大险线之一的茅斯梯了。时已近午,打算到茅斯梯壁根下午饭。 天气虽然暖和,但今天风大,尤其是在山顶之上,找一处避风的用餐之地并不容易。通知午餐自备,驴友所带食品丰富,自己没有备饭习惯,出来匆忙,干粮袋也忘在家里,只好蹭吃蹭喝。吃饭中与白雪、希望聊起茅斯梯,他们都上过,并说难度不大。遂与他们商量带我上去体验体验,他们知我没有来过,答应带我上去,很是感激。 美驴户外今天原不打算攀登茅斯梯,知我与白雪、希望欲上去看看,故事、路路、羚羊、涓涓陪我们尝试攀爬,打算有难度和危险就退下来。曾听红旗救援队队长杨云峰所发抖音说,不建议林州户外人攀登四梯“神仙梯、羊角梯、茅斯梯、窟窿梯”,一直以为难度很大很危险。其实真到跟前,也就是第一段至木棍处稍有点难度,再往上,第二段缝有点窄,使不上劲,第三段缝隙变宽,顺着斜坡很轻松可以登顶。七人全部顺利轻松登顶,路路感慨地说,登山就如小马过河,只有亲自试试才知道深浅。严格地说,茅斯梯无论难度、险度都不如羊角梯。 因还有部分驴友在茅斯梯下等,我们上来时,将背包、登山杖放在茅斯梯下,轻装攀上。羚羊设计从茅斯梯上来,从不远处的水沟梯下去。登上茅斯梯是意外收获,为能顺利登顶而自豪,在茅斯梯上合影。 从茅斯梯上来,向右平移百来米,有一圆形凹坑,就是水沟梯,从上向下看,难度不大,又有不知何人在上面系了一根手指精细的电缆,可顺着向下。但最后五六米,垂直下降,听在前面探路的希望说,原来的木梯变为几个木杆,很不好下。 水沟梯虽没有羊角梯和茅斯梯有名,却是今天所走几个梯中难度最大的一个。如果此处有木梯,上去个五六米,别的地方都很好上。虽说有电缆线相助,但电缆太滑,还须系上绳索才能下来。 故事身手矫健,在最后收绳,陡手从上面下来。看来没有几个强驴陪同,今天从水沟梯下来还真不好弄。 回到中午吃饭时所在的茅斯梯下,下到羊角梯上,沿悬崖边向左平移,打算从小碾梯下去。 高山多水源,山有多高,水有多高。虽今冬无雨,但天气转暖后,阳坡上的冰挂消融,涓涓细流,汇积成溪。所谓的山高水长可能就是指此吧! 高处不胜寒,背阴处冰挂、冰瀑依然坚挺,悬挂于陡峭的岩壁间,宛如一条凝固的银河。其形态壮美,自上而下层层堆叠,冰柱、冰锥错落有致,闪烁着晶莹的光泽。岩壁棕褐的底色与洁白的冰瀑相互映衬,尽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原计划从此处小碾梯下去,结果石台阶在下面坍塌。只好继续绕山行进,寻路下去。羚羊说可顺着崖边的这条小路,绕几架山从千瀑沟景区下去,但须多走四五里。 向千瀑沟景区行进中,白雪发现有一很不明显的小径,似有人走过,怀疑是向下的通道,我与希望先去探路,果然发现崖壁上有可以下去的梯。羚羊说从此下去,就离小碾村很近了,可省四五里路。因从此梯下到半中间有股流水,羚羊给这个梯起名“流水梯”,也有驴友认为是这个梯是摸索着寻到,叫“摸摸梯”。从新搭的树枝可以看出,此梯是因小碾梯坍塌后,驴友新开辟的通道。 从流水梯下来不远,在一开阔的崖下,有无数平整的石块散落。其中一碾盘大小的石块,似被支平,很适合休息。馨尔说是放羊人支起为躺下休息所为,深以为然。坐这石床上休息时,无意发现对面山峰突兀,白雪喊像凤凰,用相机拉近看,更像民国大义凛然的女性带领众人上井岗山。 一棵皂角树上零星挂着几棵皂角,皂角树上的刺很是显眼,听剑昆说,这种刺是一种很好的中药材,具有消肿止痛、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抗菌消炎、调节免疫等功效和作用。 18:00下到小碾停车场,乘车返回,18:50至家,全天活动十个多小时,手机显示行走14500步。今天徒步路程虽不远,却走了羊角梯(一梯、二梯)、茅斯梯、水沟梯、流水梯四梯,体验感特畅,是一条非常经典的徒步线路,强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