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每一道㾗迹都是生命的诗篇。在岁月的画卷里,往事就是发黄的相册,每当翻阅相册时,记忆犹新的往事便涌上心头,显现出了深情的印记。晋城老城有条老街,人称南大街,南大街小十字百货大楼南边,原实验饭店的对面,有一家照相馆,看上去虽不显眼,但人们却称他是时空的桥梁,记忆的港湾。原先这家照相馆为三间门面是民国风情式的三层小楼,楼顶有个三角形的造型建筑,远远望去像是一座教堂。这家照相馆在四十年代时,是家私营门店,叫“艺光照相馆”,是由贺光祖先生和其他人组合开办的。五十年代时转入公私合营,后由公私合营过度到国营,叫国营照相馆,是当时县城唯一的一家国营照相馆,服务热情,质量可靠,很受顾客青睐。后来广场又开了一家国营照相馆,叫“广场照相馆”。这家照相馆是在南大街开的,就叫“南街照相馆”,这两家国营照相馆都属饮食服务公司管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原南街国营照相馆旧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胶片时期照相馆的老式相机及灯光设备</p> <p class="ql-block"> 平时来这家照相馆照相的顾客,大多是拍摄个人照,小孩生日照,多人照,集体照。每年学生毕业,欢送新兵入伍等,是照相的高峰期。也是照相馆工作人员最忙碌的时期,员工经常扛着老式相机出去照相。</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没有彩色照片,照相馆为了满足顾客需要,于是就采取了人工往照片上添加颜色。用一夲“照相透明水彩夲”,12种颜色,用时撕下一小片水彩纸片,放在碟子里,用水一泡,用毛笔沾上颜色水给照片着色。当时就是连照过相的底板也要上些红颜色,有的人就以为说是照相吸血,其实不是那回事。在照相底板上着红色,只是修板的一种方式,目的是用红色来修补光线不匀部分,洗出照片来更好看一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用于照片上色用的水彩颜色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街国营照相馆设计的相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1973年时,南街国营照相馆为了压缩费用开支,就发动工作人员自家画照相用的布景,他们采取边学边画的方法,终于第一次由职工自己画出了照相用的布景,满足了工作需要。</p><p class="ql-block"> 🔻图为布景画好后,同事们在一起照相留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72年时,公司新调来个张经理,原来在省饮食服务处工作,想调回晋城工作离家近点。张经理上任后想提高一下工作质量,改变一下工作现状,于74年前后,就和省城有关照相馆联系,由四个人组织了一个学习组,(一个学美术着色、一个学洗相、二个学照相)前去太原学习。学期一个月,吃住在山西饭店。去到省城太原后,四个人分配到了三个照相馆,其中一个学照相的分在福利照相馆,另一个学照相的分在柳巷照相馆。学美术着色和学洗相的,分在开明照相馆,这三家都是名扬省内外的老字号企业。教美术着色的,由开明照相馆高济老师负责。高济老师是省内外有名的着色高手,使用油画颜料,经过他着色的相片,就像一幅幅油画似的。这里的职工和领导对前来学习的学员很关心。热情地对学员说,照相这个工作别人看起来很简单,其实不简单,你得学会和懂得“三学”。我们说什么是“三学”?老师说照相是一门艺术、知识性很強的工作,第一要懂得学会“光学”,因为照相离不开光,有人工光、自然光,你懂得了“光”还要会用“光”,有光才有影,所以叫光影。第二是“美学”,就是要懂得一些美术知识,有一定的审美观念,这样对照片如何构图就有了基础。第三是“化学”,照片要经过显影、定影、冲洗等工序才能完成。这些都是用化学品组成的,像硼酸、卤化银、硫代硫酸钠等,你不知道这些化学成分,你就不能按比例配出显影液、定影液,自然完不成照片的全部工作。学员们听了心服口服,把老师说的话牢牢记在心里。一个月学期马上就过去了,每个人都有新的收获。柳巷照相馆的老师还教给学员一个“分身照相法”,可以把一个人在一个底板上,照出不同的几个姿势形态。回到单位后,学员们在内部拍照了几次,效果还可以。</p> <p class="ql-block">🔻这是学员在学习照片着色的工作台。</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太原学习期间,在柳巷照相馆拍的照片,在开明照相馆由高济老师用油画颜料上的彩色。</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太原学习后,回到照相馆后,学员试拍的“分身相”。</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到了1983年,南街国营照相馆开始了修建改造工作。在修建改造中职工们克服了种种艰难险阻,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和木匠师傅一块设计了宿舍、库房、工房,摄影室,应有尽有。还请赵仁义老师把门窗,和布景设施做了美术图案设计。照相馆也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佳美”照相馆。并由当时在县委机关工作的董国新老师指导介绍下,由时任晋城市长(县级市)李才旺市长题写了馆名,那时计划要把照相馆办成花园式照相馆。经过一段筹备,真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了。但是有三件事没做成,这个东风便没有刮起来。一件事是营业室的门,计划做成玻璃转门,因没找到原料没做成。第二件是计划买一部外拍转机,和一次成相机,因没找到供应商,没买成。第三件事,是新增一部影像合成设备,可以把风景制成幻灯片打到背景上,人在布景前边照相,不受灯光限制,拍出照片如身临其境,和在实地拍出的效果一模一样,非常适用。也是因为没找到供应商,一时没办成。后来在上海一家名为“中国照相馆”打听到制作方法,这种幕布是用拍电影时用的一种幕布,叫“玻璃珠幕布”,可是由于缺少经费,这几件事后来没有按计划实现。不过这个照相馆当时还是红火了一阵,开业时正赶上四月二十水陆院庙会,前来观光的、照相的人真是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圪挤圪行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由原市长李才旺题写的佳美照相馆的牌匾名称,及照相馆的门面。下图为开业剪彩仪式,以及佳宾参加开业剪彩后合影。</p> <p class="ql-block">🔻照相馆室内布景</p> <p class="ql-block">🔻室内工作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照相馆负责人和李才旺市长在照相馆合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才旺市长在85年调往省城时,在佳美照相馆和县委机关部分同志合影,照相馆负责人也参加了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通过退休这些年的摄影活动,我深深地爱上了摄影事业,把情感和精力都融入到了摄影中,先后也得过一些摄影奖项,摄影图的就是给生活增加新的内容,图的是个快乐。人的一生中,能把生活的瞬间通过摄影记录下来,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有朋友让我收集一些老照片,写个老照相馆的回忆录。因为我曾经在国营照相馆工作过一段时间,对于照相馆的变迁,知道一些情况。我想了想,写解放前老照相馆的情况不太清楚,知道的事情屈指可数,微至甚微。只能把我在照相馆工作过的情况,断断续续回忆了一些往事,拿出来和朋友共分享吧。</p><p class="ql-block">图/文 郑夫川</p><p class="ql-block"> (以上图片及文字资料未经本人同意,不得随意截屏和转用)</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