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介绍本人这件炉钧窑鸭嘴三系壶之前,简单的为大家分享一些炉钧瓷以及背后的文化点滴:炉钧瓷是清代在河南钧瓷基上发展而来的低温釉下彩瓷器的一种。它釉色比较独特,瓷器表面所呈现出的色彩变化非常丰富,大多数色彩以红、蓝、紫为主色调,并且相互交融,时常表现出一种独特的朦胧美和玄幻感。尤其它在烧制工艺上较为粗糙,且对窑温的要求750度左右,正因为在低温炉中烧制,才使得瓷器的釉面形成特殊的缩釉纹理和凹凸质感。在器型上品种并没有钧瓷丰富,主要以瓶、罐、碗等多种传统器型为主,且实用性极强,性价比也高,产量也大……</p> <p class="ql-block"> 最初在清早期出现的炉钧窑主要是为了满足当时上层社会对于小型瓷器如文玩艺术类的小动物,小把玩件,小香炉香曛等;文房类如水盂,水丞,笔舔,笔搁,笔洗,纸镇等等……因为社会需求量大,而且艺术效果好,色彩斑斓,立体,故很快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亲睐。直到雍正朝炉钧窑瓷器得到了飞速发展期。但该朝对瓷器的品质要求非常之高,故这段时期炉钧窑瓷在釉色上主要以鲜艳,亮丽以及强烈的间色对比为主。这样一来,釉色更加丰富多样,色彩层次感更强。造型上除了文玩文房用品以外,开始出现了瓶、罐,杯,碗等多种日用器型直到乾隆朝达峰值。但这个时段器物表面的装饰性更强,有雕刻,有描金,有彩绘,堆塑等等。</p> <p class="ql-block"> 而我自藏这件清晚期炉钧瓷鸭嘴三系壶,高17㎝,腹径13㎝,底足6㎝,圈足香灰胎平削,通体酱色釉,釉上彩绘主题菊花纹饰!形质古拙,粗糙,釉面凹凸感明显,铁离子氧化严重故有赭色色斑!从这些元素来看,该瓷器有可能出自当时的私企小窑口。虽然它不精美,但作为炉钧瓷的一个历史见证,作为当时社会生产力状态下的一种反馈,作为个人收藏瓷器系列中的一个品种,我还是对它爱不释手的。</p> <p class="ql-block">注:该瓷器属笔者自藏,图片自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