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岁月长 初心未改变

好好活着(李陵湘)8502261

<p class="ql-block">  17岁那年,我顶着“知识青年”的头衔,从乡下招工进矿,当了一名锯木工。每天和一群从旧社会过来、大字不识几个的父辈们相处,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倒也苦中有乐。然而,我的师傅却看不“顺眼”,认为这粗活不适合我干一辈子,我不能跟着他们混,应该奔个好前程。于是,他赶鸭子上架,逼着我学文化、学知识,让我天天为大家读报、写广播稿、写文章。</p> <p class="ql-block">  我心里清楚,自己肚子里那点墨水,读个报都磕磕巴巴,写作文的笔比一根大木头还重,实在玩不转。但师傅铁了心,对我毫不怜悯,一点儿也不“心慈手软”。师傅五十出头,是习武之人,青年时当过武师,教过徒弟。他平时为工友解乏,偶尔露上一两手,打起拳来虎虎生威。在他跟前,我心里还是有几分畏惧。</p> <p class="ql-block">  巧合的是,师傅姓石,在他面前我只是个鸡蛋,鸡蛋碰不赢石头,被“逼”无奈,我只好天天练“口才”读报纸,夜夜涂鸦“舞”笔杆。因为先天不足,我只好有空就去单位的图书室搞摘抄。一来二去,我被图书室的管理员相中了。管理员比我大20多岁,是旧知识分子,饱读诗书,是单位的一支笔,毛笔字无人能敌。他只道我经常摘报抄文是勤奋,殊不知我是在搞搬运。他觉得“愚子可教”,不辨良莠便要纳我为徒。我就这样懵懵懂懂,成了他未举行任何拜师仪式的弟子。于是,在他两年的调教下,我终于成了班里断文识字、能写写画画的“小先生”。</p> <p class="ql-block">  其实管理员他人很善良,我们无话不谈,成了忘年知己。他还教授我读书和写作的技巧方法,告诫我要多读书、勤练笔。通过平时的交谈,他似乎读懂了我的心,看出我不甘在大山里虚度青春,便鼓励我参军入伍。那年,我听从他的建议走进军营。到了部队,领导见我有这方面的特长,也很善待我。一年之后,我就当上了连部文书,继而又转任营部文书,并兼任通讯报道员。谁也没料到,就此之后,我与文字结下了不解之缘,真真切切“舞文弄墨”一辈子。</p> <p class="ql-block">  在军营里,我如鱼得水,文字成了我最好的伙伴。每一篇稿件,每一期墙报,每一封代战友写的书信,都承载着我对未来的憧憬和对过去的感恩。我时常想起师傅那双有力的大手,还有管理员那副眼镜下深邃的目光,他们仿佛在告诉我:“孩子,别停下,继续往前走。”</p><p class="ql-block"> 师傅的严厉,让我明白人生不能随波逐流,总要有所追求;管理员的温厚,则为我点亮了知识的灯塔,让我在迷茫中找到了方向。正是这两股力量,牵引着我一步步走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天地。</p> <p class="ql-block">  如今,岁月流转,我从青涩少年变成了两鬓斑白的老人,但那段经历却从未褪色。师傅和管理员早已不在人世,可他们的教诲却如同岁月的长线,一直系在我的心间。这根线,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遇到多少风雨,都能坚守初心,不迷失方向。</p><p class="ql-block"> 现在我虽已年迈,但那些珍贵的回忆依然清晰如昨。师傅和管理员的身影,如同岁月的印记,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他们让我懂得,无论生活给予我们怎样的境遇,只要心中有光,脚下就有路;只要心中有梦,人生便不会虚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