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香格里拉松赞林寺

老李成蹊

<p class="ql-block">  在香格里拉,当我们踏入这片土地,松赞林寺便映入眼帘。它坐落在山脚下,周围绿树成荫。蓝天白云之下,松赞林寺建筑群显得格外宁静祥和。那独特的藏式建筑风格,色彩鲜艳丰富,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许多窗户和门洞的设计元素,体现了当地的传统建筑艺术。我仿佛能听到岁月的低语,这里承载着无数的故事。</p> 远远望去,金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松赞林寺,坐落于香格里拉的噶丹松赞林寺,是藏传佛教的圣地之一。若从独克宗古城出发,乘坐3路公交车仅需15分钟即可抵达,既便捷又经济实惠。 <p class="ql-block">  主殿的宏伟景象令人震撼。在蓝天之下,屋顶上的金色装饰品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显得非常壮观。我站在那里,仰望着这座建筑,心中满是对古老文化的敬畏。那金顶白墙的建筑物,在蓝天白云下显得庄重而神圣,周围还有一些民居散落在其中,形成一种独特的城市与宗教和谐共存的画面。</p> 因为拉萨的布达拉宫我去过,它的建筑风格像布达拉宫。所以导游说,这里的历史地位,在云南的藏传佛教中,就相当于布达拉宫之于西藏。 其建筑风格别具一格,依山而建,外形宛如一座古堡,集藏族造型艺术之大成,被誉为“藏族艺术博物馆”。 寺院外围也有民居,并筑有椭圆形城垣与民居隔开。 这是游客服务中心,我们先在此购票。然后我们先坐大巴到松赞林寺门楼前。以松赞林寺门楼为起点,围绕寺院外围进行探访,途经多康参、夏宗康参等殿堂,最后回到宗喀巴大殿,此路线预计需要2小时左右。 该寺又称归化寺,是一座古镇规模的古堡群建筑。于公元1679年(藏历第十一绕迥阴土羊年)兴建,公元1681年(阴铁鸡年)竣工。五世达赖喇嘛亲赐名“噶丹·松赞林”。 今天来参观的人真多啊。 坐大巴不到10分钟,我们就到山门前。这是山门,在此检票。 <p class="ql-block">  我们看到了一个文物保护单位的墓碑,上面的文字表明这是噶丹·松赞林寺(归化寺)。云南省人民政府于1993年将其列为省级保护文物,迪庆藏族自治州政府也在其后立下了这块石碑以示纪念。我们站在墓碑前,心中对这座寺庙的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它承载着岁月的痕迹,见证着历史的变迁。</p> 松赞林寺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寺内珍藏的宗教法器及珍贵文物众多,包括八尊包金释迦佛像、贝叶经、五彩金汁精绘唐卡、黄金灯和《丹珠尔》经书十部等。这些文物不仅见证了松赞林寺的辉煌历史,更展现了藏族人民的高超艺术水平和智慧。 1936年夏,贺龙率领红二方面军长征经过香格里拉。贺龙、萧克等亲临归化寺,拜访活佛、喇嘛,并题赠“兴盛番族”锦幛一幅(现存中国军事博物馆)。归化寺为红军筹粮 2万多斤,还派出僧侣为红军当向导,支持红军北上抗日。 门前石狮子好威严。 进门后,我们跟着人群,由此上台阶,最后到达主殿。 <p class="ql-block">  我们沿着石阶向上攀登,周围热闹非凡。人们穿着传统服饰,有的在台阶两侧休息,有的拍照留念。我们看到一位身穿红色衣服的女孩坐在阶梯中央,她似乎在欣赏周围的景色,也成为了这美景中的一部分。我们继续向上走,感受着这里独特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 我们漫步在这片藏式风格的寺庙群落中。整个区域由多座金顶白墙的建筑物组成,周围绿树成荫,蓝天白云下,这里显得庄重而神圣。我看到一些人在寺庙周围走动,他们或是信徒,或是游客,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感受着这片圣地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了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广场,周围矗立着五座塔楼。其中四座较小,而一座较大,上面配有中文及藏文标语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处山脉轮廓与建筑物相映成趣,我们站在这里,仿佛能感受到这里深厚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  我们看到了一个宏伟壮观的传统藏式建筑群落,黄色墙体上装饰着金色屋顶,在蓝天白云下显得格外醒目。我们走进其中一座建筑,内部的装饰更是让我惊叹不已。天花板上绘满了精美的图案,墙壁被涂成鲜艳的颜色,与红色柱子形成鲜明对比。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神秘而庄重的气息,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古老而神秘的世界。</p> 扎仓、吉康两大主寺建于最高点,居全寺中央。 我们主要拍摄建筑,跟布达拉宫一样,主殿内部不能拍摄。 遵循藏传佛教的传统,进入寺庙时,应遵循左进右出的原则,并顺时针方向游览,以此祈求好运不断。 <p class="ql-block">  寺庙(康参)内部的一角同样充满魅力。墙壁上的壁画装饰丰富多样,每一幅画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故事。我们静静地欣赏着这些壁画,仿佛能看到古代工匠们精心绘制的场景,感受到他们对宗教的虔诚与热爱。在这里,时间仿佛静止,我们沉浸在这片宁静而神秘的氛围之中(主殿内部更加金碧辉煌,但不能拍摄)。</p> 康参即分寺,有东旺、扎雅、朵克、吉迪、洋塘、乡城、卓(纳西)、绒巴等八个康参,俗称八大康参,康参的最高管理机构是康参老僧慧,由每一个明参(即僧人的基层组织,每一个舒卡的僧人为一个明参),选一老僧组成。下设格干为管理本康参的僧众及小沙弥的学经。 走进寺院,阵阵诵经声传来。几位喇嘛正在进行晨课,木鱼声清脆悠远。 康参殿内壁画色彩鲜艳,笔法细腻,以描述史迹典故,弘扬佛教教义为主。 康参殿是可以拍摄的。记住大殿内部不能拍摄。 松赞林寺内历代珍品众多,有五世达赖和七世达赖时期的八尊包金释迦佛像、贝叶经、五彩金汁精绘唐卡、黄金灯。松赞林寺收藏有《丹珠尔》十部,其中两部为金汁手书,以及各种精美鎏金或银质香炉、万年灯等。 这是康参殿内部。 这是康参殿内部。 这是康参殿内部。 这是康参殿内部。 这是康参殿内部。 这是康参殿内部。 这是康参殿内部。 <p class="ql-block"> 一尊金黄色的佛像雕塑吸引了我的目光。它坐在莲花座之上,戴着红色围巾,并被彩色布料装饰着。我静静地站在佛像前,心中充满敬畏。这里的每一尊佛像都承载着信徒们的信仰与希望,我感受到了宗教的力量与魅力。</p> 这是康参殿内部。 这是康参殿内部。 漫步于松赞林寺内,仿佛踏入了一个神圣的世界。 台阶有点陡,这里是高海拔地区,海拔3300多米,所以上台阶尽量慢点,防高反有用。 黄墙有特色,好多人在此拍照,效果较好! 左右墙壁为藏经“万卷橱”。 造型丰富多彩的镀金铜瓦,殿宇宝角兽吻飞檐。 这是大殿广场平台。 造型丰富多彩的镀金铜瓦,殿宇宝角兽吻飞檐。 造型丰富多彩的镀金铜瓦,殿宇宝角兽吻飞檐。 寺院建筑荟萃了藏族宗教文化的精华,建筑金碧辉煌,造型丰富多彩的镀金铜瓦,殿宇宝角兽吻飞檐,扎仓大殿宽敞恢宏殿,殿中供奉的诸多佛像:昆塔高大神圣,两侧西厢的壁画雕饰精美琳琅。 一位年迈的藏族阿妈正在虔诚地转经轮,口中念念有词。她的面容祥和,仿佛对世间一切都充满感恩。 大殿广场人更多……这里是可以拍摄的,我主要是拍摄建筑。记住大殿内部不能拍摄。 这是大殿外面。 这是大殿外面。 这是大殿外面。 这是大殿外面。 这是大殿外面。 与藏传佛教建筑样式相同,松赞林寺的扎仓、吉康两座住殿高高矗立在中央,八大康参、僧舍等建筑簇拥拱卫,高矮错落,层层递进,立体轮廓分明,充分衬托出了主体建筑的高大雄伟。 这是大殿外面。 松赞林寺与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有着深厚的渊源。在六世达赖飞升后,拉萨三大寺院卜算出转世灵童(即后来的七世达赖),然而他遭到了蒙古和硕特部藏王拉藏汗的追杀。为了保护灵童,僧人们将他护送到松赞林寺避难。在那里,灵童将牛奶献给水源,祈求其变为乳汗以滋养众生,于是此地便有了“奶子河”的美誉。 松赞林寺与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有着深厚的渊源。在六世达赖飞升后,拉萨三大寺院卜算出转世灵童(即后来的七世达赖),然而他遭到了蒙古和硕特部藏王拉藏汗的追杀。为了保护灵童,僧人们将他护送到松赞林寺避难。在那里,灵童将牛奶献给水源,祈求其变为乳汗以滋养众生,于是此地便有了“奶子河”的美誉。 <p class="ql-block">  出来后我们到了拉姆央措湖边。湖水清澈见底,四周景色宜人。湖水倒映着寺庙的身影,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丽画卷。在这次参观香格里拉松赞林寺的过程中,我不仅领略到了藏式建筑的独特魅力,更感受到了这里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宗教氛围。每一座建筑、每一幅壁画、每一尊佛像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故事,让我们对这片圣地有了更深的了解与感悟。</p> 也许,正是这种平实中的壮美,简单中的深邃,才是香格里拉最动人的地方。它不需要太多华丽的辞藻来装点,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让人魂牵梦绕的诗意栖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