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记实 • 每日头条(2025年2月1日~15日)

佳友子

<h1> <b>记(录)者:佳友子</b></h1> ▼<b>“文化送福 非遗添彩”,1月31日上午,龙岩山歌艺术家小分队走进乡村文化会客厅——新罗区苏坂镇易家邦村,送上了一场精彩的文艺节目。</b> ▼<b>蛇年吉祥。大年初一至初七,新罗区富溪风景区有2025年春节活动。图为2月1日(初四)的富溪风雪欢乐行的纪录。</b> ▼<b>“福海扬帆 福行天下”。新罗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龙岩新罗万达广场联合主办的连续七日新春民俗非遗文艺展演于正月初一开演。图为正月初四(2月1日)在万达广场1号门中庭由龙岩山歌艺术家协会小分队演出的纪录。</b> ▼<b>正月初六(2月3日)在中央苏区金融街闽西苏维埃政府旧址纪念馆前由龙岩山歌艺术家协会小分队演出的纪录。</b> ▼<b>龙岩山歌艺术家协会小分队正月初七(2月4日)在万达广场1号门中庭由龙岩山歌艺术家协会演出的纪录。</b> ▼<b>1960年我们成为龙岩县城关中心小学(现松涛小学)首届五年制乙班的同学。毕业六十年来师生常有联系。近几十年来,按照惯例,每年春节期间都会团拜。图为大年初八(2月5日)部分发小先向班主任余蓉容老师拜年,然后汇集酒店畅叙同学情。</b> ▼<b>正月里,不少乡村举行乡土民俗和文艺活动,增添了节日热闹气氛。图为2月6日(正月初九)铁山镇林邦村举行民俗活动后的文艺演出纪录。</b> ▼<b>1981年建成的黄岗水库(位于新罗区红坊镇)在上个世纪90年代作为休闲场所十分火热。2010年被列为饮用水源保护区后则冷清了下来。2月7日(大年初十)重返旧地,寻找昔日的回忆。</b> ▼<b>立春到了,梅花盛开,静慈寺吸引了许多人前去赏梅。图为2月4日(大年初七)今年第二次到此赏梅纪录。</b> ▼<b>龙岩市新罗区东肖镇正月十二的“过关”活动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民俗活动,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这项活动不仅在当地社区中占据重要地位,还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图为2月9日的活动记录。</b> ▼<b>“灵蛇闹春 ‘非’同寻常”。2月10日(正月十三)新春文旅促消费暨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区建设成果展活动在人民广场盛大来袭,一场非遗民俗“视觉+听觉+味觉”的盛宴很是热闹。</b> ▼<b>灯火映万家,团圆共此时。2月11日晚上,“瑞彩金融街 元宵喜乐会”文艺晚会在闽西苏维埃政府旧址纪念馆前举行,吸引了许多观众。</b> ▼<b>元宵节(2月12日)晚上,龙岩非遗街人来人往,河畔烟火鞭炮不断,舞龙巡街表演及“燃灯映月 汉服霓裳夜”汉服走秀大赛决赛在文创园举行,增添了节日热闹的气氛。</b> ▼<b>元宵过了,年过好了,节目少了,可以开始游玩了。图为2月13日一日游三地:新罗区大池大和禅院、北溪新村,小池樱花谷的记录。</b> ▼<b>邓子恢故居又称隆德堂,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东肖镇邓厝村,始建于清代中期。邓子恢在此出生并度过青少年时期,曾领导成立贫雇农协会和闽西农民武装暴动。1928年后田暴动后,故居多次遭国民党反动派焚毁,仅存大门及部分围墙。解放后政府多次拨款修复,现为砖瓦混凝土结构,保存完好。图为2月3日参观时的记录。</b> ▲<b>俺老伴的父亲也是新四军二支队的一员,当时也应在人群之中……</b> <h1> <b> END</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