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地心列车,电气化铁路的开拓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蒲德贵 图文</p><p class="ql-block"> 1972年的春天,第一辆8吨电机车驶出矿井。钢铁巨龙沿着60厘米窄轨蜿蜒前行,二十节车厢在黑暗中连成一线。车灯刺破地心永恒的沉寂,将远古的阳光送往地上的不夜城。</p><p class="ql-block"> 老张是第一批机车司机。他记得第一次握住操纵杆时,防爆控制器上映出掌心细碎的汗珠。110伏充电电池让列车安静得像一片羽毛,只有"哐当、哐当"的轮轨声在巷道里回荡,像是大地的心跳。</p><p class="ql-block"> "比木轮地滚车强多了。"老张常对徒弟说。从前用竹篓车运煤,矿工们推着吱呀作响的木轮,在巷道里排成长龙。如今,8吨电机车牵引着二十节车厢,载着二十吨煤炭,像一条游弋在地心的钢铁长龙,穿梭于黑暗与光明之间。</p><p class="ql-block"> 地面上,另一条钢铁巨龙沿着架线铁路奔驰。660伏直流电通过受电弓,在钢铁巨兽体内奔涌。这是中国最早实现电气化的铁路,比国铁早了整整十年。每当电机车驶过,架线上的火花像星星一样闪烁。</p><p class="ql-block"> 三十年后,老张退休了。他常常站在矿井口,望着新一代无人驾驶电机车进出。巷道里装满了传感器和信号灯,像一座精密的地下城市。矿工们不再需要推着竹篓车在黑暗中摸索,但老张总觉得少了些什么。</p><p class="ql-block"> 最后一班列车驶出时,老张摘下帽子。夕阳下,矿车的轮廓与1972年的春天重叠。地心深处,窄轨铁路依然延伸,载着几代矿工的梦想,驶向时光深处。那些推着竹篓车的矿工,握着操纵杆的司机,还有无人驾驶列车的程序员,他们的故事都在这条铁路上交织,像一节节车厢,连成永不终结的列车。</p><p class="ql-block"> 矿井深处,电机车的灯光依然明亮,照亮着地心的黑暗,也照亮着地上不夜城的繁华。这条铁路,不仅运送着煤炭,更运送着一个时代的记忆与梦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