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摄影:王伟</p><p class="ql-block">配乐:李双江《延安颂》</p> <p class="ql-block">讲两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大人物的小故事。</p> <p class="ql-block">北京安内大街永康胡同</p> <p class="ql-block">五十年代先生一家住在北京安定门内大街永康胡同内的邮电部宿舍。那条胡同南边紧邻国子监,东口对着雍和宫,胡同里有两座深宅大院,其中之一据说是清朝大太监李莲英的宅子,但没人见他住过,有可能不止这一处宅子吧。这座宅院位于胡同北侧,在先生家的四合院斜对面。不久一位大人物,当时的邮电部部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朱学范搬进了这座大宅院,门口还有警卫站岗。作为副国级干部住进王府大院在北京也是司空见惯不足为奇。可是没过多久周围邻居接到邀请通知,朱部长请邻居们休息日到他家作客,这让大家感到既突然又好奇。一位副国级领导请普通老百姓去家里作客是从未听说过的事儿,另外对那座大院充满神秘感的孩子们也真的想看个究竟。平时他们只能看到伸出高高院墙的桑树、海棠树,淘气的用木棍敲打掉几个桑椹和海棠来吃,却从不知院墙里的庐山真面目。</p> <p class="ql-block">永康胡同四合院的孩子们</p> <p class="ql-block">到了休息日,邻居们携家带口走进了大宅门。不去不知道,这真是一座深宅大院,院内影壁回廊花园假山,几进院落,院子套院子,让大家目不暇接。孩子们更是蹦蹦跳跳好像进了公园。朱部长热情的把大家请进客厅,用糖果茶水招待,并讲了话,大意是他搬到这里今后和大家是邻居了,希望经常来往,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向他反映。</p> <p class="ql-block">一位副国级干部能和普通百姓坐在一起聊家常让大家感觉非常亲切,普通四合院与一直以来认为高深莫测的大宅院之间的距离在这一刻拉近了许多。</p> <p class="ql-block">无独有偶,八十年代末正在上幼儿园的侄女由街道办事处安排集体参加了一次联欢活动,活动地点在曾任国家主席的杨尚昆家。国家主席与天真活泼小朋友的联欢在孩子们心中留下深刻印象。</p> <p class="ql-block">这两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故事让我想起毛主席倡导的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传统,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老一辈革命家正是遵循着这一优良传统,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践行这一传统,为后人做出了榜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