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人生应有水的品质</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金木水火土,水是构成这个世界基本元素的五行之一,水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不可缺少的物质。天上有水,是云;地上有水,是河;脚下有水,是泉。水有海水、江水、湖水、溪水,这是上苍的造化。然而,水虽常见,却不轻浮;水虽多见,却不空虚。水是生命中最常见的物质了,大地山川,需要水;花草树木,需要水;鸟兽鱼虫,需要水;人类生活,需要水;水是万物赖以生存的源泉。然而,水虽有用,却不骄傲;水虽重要,却不轻狂。老子五行言《道德经》,一言以蔽之:上善若水!如果我们深谙水的品质,就会从她不可捉摸的深刻中学习到许多的东西。</p> <p class="ql-block"> 人生当作文明始,应学水是万物之源。创始纪说:“水中要繁生蠕动的生物,地面上、天空中要有鸟飞翔!事就这样成了。”由此,让我们看到一切生命的初始,都是由水而开始,包括人的生命,所以,《德训篇》上也说:“生活的主要物品,是水、食粮、和遮羞的衣服房屋。”纵观宇宙万物,我们可以看到,生命就是一个水的流淌过程。但就人的生命来说!我们的身体里就有70%的水在流淌,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表面同样有70%的水在流淌。如果世界离开了水,一切生命就成了真正的“无源之水,无本之末”。所以,管仲说:“水,万物之本源”。 不作文明始,恐为野蛮荒。人生应像水一样,多做好事,多做善事,德泽万物,心怀大爱。</p><p class="ql-block"> 人生本来不容易,应学水能自强不息。子在川上曰:“斯者如逝夫,不舍昼夜。”时光似水,岁月如流,孔子观水,以水“逝者如斯夫”的前进,来说明水是不断地过去,却具有“不舍昼夜”自强不息的精神。人生应有水的品性,应多一点韧性,在必要的时候能伸能屈,过分的刚毅而折断。惟有那些柔中带刚的人,才能克服更多的挫折和艰难。适时地调整自己,适应环境,适应他人,才能勇敢面对自己,面对生活,面对世界,意志如水一样自强不息,做一个有理想、有原则、有责任、有担当的人。</p> <p class="ql-block"> 人生其实很渺小,应学水的有容乃大。汪元量有诗云:“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有人说,世界上最壮观美丽的景色,莫过于波澜壮阔的大海。但不知我们是否想过,这最壮观的大海是由潺潺的溪流、柔弱的水滴构成的。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向我们呈现了大海深沉渊博的胸怀,上善若水,从善如流呈现了水柔和宁静的形象。水流经处既是溪,水流入大海,既成为沧海中的一瓢。人生也如同水一般,流经不同的地方。每当到一个地方则变换自己的姿态,如水般柔和,与他人相处,则会是一番和谐的景像,水般柔和蕴涵了一颗平静的心,一颗包容的心,一颗比磐石坚固还要有力量的心。海是经历湖的平庸,河的平凡,江的激越之后的集大成者,因此,荀子说:“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人生要成其大,也就得像水一样,防微杜渐,如履薄冰,从小处着眼,从小事做起,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p> <p class="ql-block"> 人生其往往很脆弱,应学水的欲伸必屈。荀子曰:“与时屈伸,柔从若蒲苇,非慑怯也;刚强猛毅,靡所不信,非骄暴也。以义变应,知当曲直故也。”人生如水,有舒展,也有曲折。也像水一样,有顺流,也有逆流。所以人生有欢乐,也有痛苦。有追求,也有思索。人生在世,都是在这样反复伸屈的状态中走过来的。生活的坎坷;成长的艰辛;学习的困难;就业的危机;事业的失败等等,都需要我们去面对。在此,如果我们能够去运用“屈”的智慧,对于人生的低潮、逆境、失意,能够忍耐和适应,我们的人生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做一个能上能下、能伸能屈、能进能退、能弱能强的人。所谓:“能伸能屈真君子,可降可升伟丈夫”,正是这个道理。</p><p class="ql-block"> 人生没有什么了不起,应学水的处下不争。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水具有滋养万物生命的德性。如果花离开水就会枯萎,而人离开水就会到另一个世界去;水能使万物得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争利。一个人如要效法天然之水的无私品性,做到如水一样至柔之中的至刚、至净、能容、能大的胸襟和器度。善于自处而甘居下地。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着自己,使万物受益,而不占据高位,永远谦虚处下。从而,使自己的心性养成“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的胸怀,做一个有涵量、有雅量、有肚量、有气量,有胆量、有质量的人。</p> <p class="ql-block"> 人生何以求过急,应学水的宁静致远:人生的意义在于活出自己的理想,你可以选择做湖泊、选择做大海,或者选择小溪,但是我认为做人能如水般清澈,如水般流长,如水般柔和,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不澹泊就不能明晰志向,不宁静就不能高瞻远瞩。人应当如水一般源远流长,充实丰盛的人生一定如长江般流水不断的。有源之水方可流于千里。“源”何来呢?“源”是一个人的修养和学问。在如水般流长的人生中,人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智慧的源泉,让丝丝春雨润物无声,成为潺潺小溪,涓涓细流,经历九曲十八弯,才能渐渐成为一位海纳百川的人。才能在如水般的人生中,拥有水般丰富的内涵,拥有水般深沉的智慧,做一个能潜能显、能沉能浮、能争能让、能去能留的人。</p> <p class="ql-block"> 人生从来当自尊,应学水的洁身自好。白居易:“水心如镜面,千里无纤毫”水性至洁,从表面看,虽能藏垢纳污,其实它的本质,水净沙明,晶莹透剔,毕竟是至净至刚,而不为外物所污染。人应当如水一般清澈。晶莹的露珠方能反射太阳的光辉,干净的水才能养育生物。做人心灵应当如清水一般透明见底,光明磊落。如水般清澈,不受世俗的纷扰丑恶所污染,留给自身的将是一颗正直无愧于己的心灵。我们教会的历代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先贤圣人,正是通过他们的修为,让世人看到了正直,坦荡的心胸,以及如水般清澈明净的心灵。所以,保禄致希伯来书上说:“我们就应在洗净心灵,脱离邪僻的良心,和用净水洗涤身体以后,怀着真诚的心,以完备的信德去接近自然。”时时处处不要忘记红红脸,洗洗澡,照照镜,以此来确保心灵的洁净与圣化。</p> <p class="ql-block"> 人生一世,当如水的宁静,当如水的净洁,当如水的明澈,当如水的至善,当如水的柔韧,当如水的自强,当如水的居屈,当如水之谦卑,当如水的包容,当如水的明智。因为,只有水能给大自然中的生物带来如此活力与和谐,它的特征不可谓不美,它的生命力不可谓不强。“天下莫柔若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老子在这里把水比喻成大道,因为只有水才有大道母亲的胸怀,它是世间万物赖以生存的根本,却柔弱处下,不分世间高低贵贱,无论谁需要,它都无私奉献和给予,所以水的这种美德处处符合道的特征。人生只要像水一样融于万物,滋润万物,善待万物,敬畏万物,拥抱万物,而不自执于己,自禁于己,自囚于己,自私于己,就一定能像水一样,道与同化。</p> <p class="ql-block"> (图片来自网络,特此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