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大概最近很喜欢古风悬疑故事吧,刚看完侧侧轻寒所著《司南》,又继续消灭囤积的书——追看起应该是前几年就买的姵璃所著的这本《滕王阁秘闻》。<br> 故事背景设定在唐朝,安史之乱之后的唐宪宗李纯治理时期。真实历史上的唐代中晚期,正是皇室衰微、藩镇割据、暗杀成风的时期,作者以此时期为切入点,当然是想在乱世里谱写一段传奇。因此开篇,便是西川丝绸皇商出身的西岭月为探寻义兄萧忆与平卢节度使李师道之女李忘真缔结婚约的真相,远赴江南镇海,从此一步一步破奇案,也一步一步卷入一个由千古名篇《滕王阁序》牵引出来的“武氏遗孤”复辟案。不算穿插的小案件,整个故事共设计了三大案件,一是镇海节度使李锜家里的黄金屏风案,二是太后生辰纲失踪案,第三,自然是贯穿全篇的“滕王阁秘闻”,其中又牵扯出西岭月的身世与揭露了义父萧致武、义兄萧忆的真实身份。当然故事结局是符合大众喜闻乐见要求的,“滕王阁秘闻”最终解开,原来萧致武在武宁县囤积的财富和畜养的暗卫,是为了拥立太平公主与武攸暨唯一的后裔“康兴殿下”来颠覆李唐王朝,而“康兴殿下”,居然就是西岭月。自然,谜底揭开之日,即是利益冲突双方兵戎相见之时,萧致武、萧忆父子殒命在混战引发的山体塌方中。为朝廷消灭了这一巨大隐患的福王李成轩自然也因此大功,让当朝皇帝宪宗李纯不再猜疑自己,并愿意赐婚,让李成轩与西岭月有情人终成眷属。</h1> <h1> 从整个故事架构,能看到女性作家在创作此类型故事时特有的风格,那就是,不管设计的悬疑案件多么惊心动魄、百转千回,多么体现女主人公的智慧与能力,但就像现代女性努力提高职场技能是为了一口温饱,自力更生获得物质保障那样,在此基础上,其根本,追求和看重的还是精神层面的“愿得一心人,白首不分离”。所以,这类古风悬疑小说的本质,还是爱情小说。<br> 所以作为爱情小说,作者给女主西岭月设计了三个护花使者:从小到大对其呵护有加,并最终牺牲自己救了西岭月的义兄萧忆;对西岭月一见钟情一路默默保护,多次救其于危难中的裴行立;最后,是在镇海与西岭月相识于劫狱,携手于探案,曾因“舅甥关系”误会避嫌,却在误会解除后终成眷属的福王李成轩。相比侧侧轻寒所著《司南》中女主司南还得十八般武艺皆会,这部小说中的女主西岭月更容易让读者觉得“亲近”,因为够普通,只要有美丽和年轻,有点破案的头脑,就先让读者原谅了她很多时候的冒失,不管是应对皇帝李纯,还是在破案过程中,她很多时候都存在言语不慎,行动不稳的情况——但每次都化险为夷,只能说自带女主光环。最明显的一次,就是她在镇海,和节度使李锜的外甥裴行立相识不久,明明是敌是友尚不清楚,就敢大胆委托对方帮助自己去劫狱——而从她后来在故事中的表现来看,又不是一个身怀武艺的人,这大胆,也是真够大胆的。自然,联系前后故事,这次劫狱是为了让西岭月成功和同样去劫狱的福王李成轩认识。</h1> <h1> 总之,拥有可以日常默默付出甚至在生死关头可以为自己付出性命的男朋友,且不止一个还有多个,这点,在以女性读者为主的爱情小说中,这种设计是可以的。但是,如果作为爱情小说,只讲“男朋友们”对西岭月的付出,不讲西岭月作为“女朋友”的付出,显然又是不够的。对于主角人物西岭月和福王李成轩的爱情,其实着墨很少,很简单地以两人从镇海返京途中,在洛阳逗留时的戏言即要看洛阳八景,然后李成轩偷偷委托白居易帮买了一块玉佩准备送给西岭月,以及后来西岭月又买了洛阳八景的玉佩还礼,就算是两人情感纠葛中最醒目的一幕了。但关键是,西岭月还礼时已是被汉阳长公主认回的失散多年女儿,被封西川县主的身份,而李成轩却是汉阳长公主的胞弟,虽然最后“滕王阁秘闻”揭露后,西岭月并不是汉阳长公主的女儿,自然与李成轩无任何血缘关系,但,在当时两人毕竟是“舅甥”关系之下,这样的送礼,只能显得西岭月不够守礼了。所以这段爱情,看得读者怪怪的。</h1> <h1> 与之相对应的,倒是裴行立对西岭月的单恋更符合正常人的思维逻辑。一开始是愿意付出,不折不挠地追求西岭月,后来在有机会改变自己身份,成为宰相养子时,也愿意大胆挑明,成为西川县主的未婚夫。直到最后西岭月“康兴殿下”身份曝光,西岭月与李成轩之前存在的伦理疑云不再是障碍,他自知自己无法得到西岭月芳心,毅然决定重返河东裴氏故地去重振家业……要说,这种思维逻辑下的爱情故事,就算没成功,至少也是符合正常思维规律的。爱情小说,爱情故事,要打动人,要感动人,可不是要先符合正常思维规律。</h1> <h1> 要说打动人的爱情,三个男朋友对西岭月的感情付出中,倒是江湖名医兼武功高手的西岭月的义兄萧忆,对西岭月的感情更有细节感,也更符合实际。比如乾陵探险那段,不惜暴露自己会武功的秘密,也要护西岭月周全;比如武宁县两方对峙时,先是以身挡剑,再是在山体坍塌的危急关头将生还希望留给西岭月。相比而言,故事虽然是以西岭月念念不忘行走江湖行医的义兄萧忆,想去镇海一探义兄萧忆未婚妻李忘真的真容这样的爱情动机开的头,但西岭月在镇海一番探险完成并认识福王李成轩后,很快就多次内心独白以及向萧忆表示,两人不可能在一起了。显得西岭月之前对十八年青梅竹马感情的执著,为此还专门远赴镇海,这一切的感情支撑变得很单薄。甚至还有一种西岭月更薄情,而萧忆更长情的感觉。</h1> <h1> 所以,作为爱情故事,这部《滕王阁秘闻》小说并不太成功。那么,若作为悬疑故事呢,实话说,漏洞也颇多。比如镇海黄金屏风案中,被迫嫁给仇人李锜,还李代桃僵顶替李锜已去世的原配夫人身份,实为齐家后人的“高夫人”。这位高夫人如果真要报仇,没必要搞这么复杂个计划,又是杀掉已退休回乡的蒋公全家,又是弄个黄金屏风来陷害被世子李衡相亲看中的女子,关键是这个世子李衡还是自己亲手抚养长大且没看出来母子之间感情有何不睦。用这个来报复李锜,高夫人是不是有点脑残?有这谋划的能力,暗杀罪魁祸首李锜不更简单直接?</h1> <h1> 而作为牵引整个故事走向的《滕王阁序》中隐藏的武则天留下来的秘密,也很牵强。武则天怎么可能在《滕王阁序》里预留下为后代子孙复辟武周王朝,需要联络哪些藩镇的指引?唐代藩镇节度使的权力,是在玄宗朝开始泛滥的,并在安史之乱后日益做大。所以,在武则天朝,怎可能未卜先知?所以这是非常明显的一个逻辑漏洞,影响了整个故事的构造合理性。其实这个漏洞也好修改,就是修改为武则天在《滕王阁序》为后代子孙留下了分布在各地的巨额财富,这样就能解释打着复兴武周旗号的人,借机生事的动机了。<br> 故事的一些细节也有瑕疵。比如西岭月在镇海去赴高夫人的“七夕簪花宴”,既然是七夕,就表明季节尚在夏天。那么,高夫人怎么会在宴会上表示给才艺表演优秀的淑女们“从满园的秋菊中摘一朵独品相赠”呢?花开的季节完全对不上。再有,对福王的称呼也很混乱,一般而言,古风小说虽是杜撰,但既然代入唐代历史,称“福王殿下”似乎比称呼清代才流行的“福亲王”更合适,就像只有清代的皇帝才让臣子自称“奴才”,放以前朝代,都不会出现大臣如此自称。</h1> <h1> 不过整部小说虽然给人感觉一般,但有些情节设计也还是让人眼前一亮的。比如,对真正的历史人物沈珍珠的结局改编。沈珍珠,出身著名世家吴兴沈氏,玄宗开元末年被选入东宫,时肃宗李亨为皇太子,赐沈氏予长子广平王李豫(即后来的唐代宗),沈氏生子李适(即后来的唐德宗)。安史之乱中,沈珍珠在二次沦陷后的洛阳彻底失踪。李豫及儿孙成为皇帝后,都接力下旨苦苦寻找,终无所获。代宗李豫与沈珍珠,算是历史上最让人唏嘘的一段爱情故事。因此,作者在这里将沈珍珠设计为太后生辰纲失踪案中嫌疑人甄罗法师,还是颇有创意的。从太后的口中说出是太皇太后沈珍珠明明已被朝廷找到下落,却不愿回归宫廷,因此历代皇帝只能不停下诏寻找表示诚意——且这是历代皇帝只传太子的秘密——由此来顺便影射历史上唐宪宗李纯继位后引发种种议论。能把两者结合在一起放入小说,且揉和得比较合理,这是作者的创意。</h1> <h1> 所以,最后只想说的是,能找到一部有历史支撑,又符合逻辑,有爱情,有悬疑的古风小说,太难。只能且看且珍惜吧,聊胜于无。</h1><br><br><font color="#ff8a00">[《滕王阁秘闻》之江南秋、长安月、乾坤劫三部曲。姵璃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font><div>备注:插图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br></div><div><br></div> (《滕王阁秘闻》之江南秋目录) (《滕王阁秘闻》之长安月目录) (《滕王阁秘闻》之乾坤劫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