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闹海》观后感

武恩奇

<p class="ql-block">  在春节阖家团圆的日子,我们夫妇滿怀期待携外孙乐图走进万达商场影院观看了由饺子编剧并执导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影片。这部影片讲述了天劫之后,哪吒和敖丙的灵魂得以保留,但肉身即将魂飞魄散,太乙真人决定使用七色宝莲为二人重塑肉身。然而,过程却遇到重重困难与挑战的故事。该片不仅延续了前作的奇幻风格,更在剧情深度与角色塑造上实现了重大突破,为观众呈现出一场震撼心灵的视听盛宴。</p> <p class="ql-block">  影片伊始,便将观众带入一个充滿危机的世界。哪吒虽己成功抵御天雷,却仍深陷命运的泥治。陈塘关看似恢复平静,实则暗流涌动。来自各方的误解与偏见如影随形,将哪吒逼至绝境。但哪吒并未因此退缩,他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无畏的勇气,一次次冲破困境,展现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坚定信念。</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国漫扛鼎之作,观众好评如潮,现己打破影坛16项记录。自放映以来票房收入,一路狂飙,逼近百亿,成为现象级爆款。这部影片不仅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更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跌宕起伏的情节,影射出诸多残酷的处世真相,值得我们细细品味。</p> <p class="ql-block">  哪吒自出生就被贴上魔童的标签,遭受世人的偏见与排斥。但他没有向既定命运低头,凭借顽强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历经重重磨难终成为拯救苍生的英雄。</p><p class="ql-block"> 哪吒的父母,为了保护他、引导他走上正路,付出了无数的心血。母亲怀胎三年,面对他的调皮捣蛋,始终给予无尽的关爱。父亲在关键时刻,选择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他的生机,这种无私的爱令人动容。然而,哪吒也曾因父母的一些做法而感到不解,产生隔阂。这正如我们现实生活中,在亲情与个人追求、责任之间,常常陷入两难的境地,而因不理解父母的苦心而产生矛盾。其实,亲情需要双方的理解和包容,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才能让爱更加温暖。</p> <p class="ql-block">  申公豹身为元始天尊的弟子,却因外貌丑陋而遭受岐视。在自卑与不甘中逐渐走向了邪恶之路。现实社会里,外貌、出身、家境等因素,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发展和机遇。很多人会因为自身的不完美而陷入自我否定,甚至误入歧途。申公豹的悲剧让我们明白,人心复杂,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所以我们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守住内心的善良与正直。影片中好多台词令人难忘,。申公豹对敖丙说:“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一生中能改变命运的机会不多呀?”这句话仿佛带着岁月的沧桑,道出了人生的无奈与艰辛,它戳中了我脆弱的心灵。那座大山,是每个人心中难以逾越的界线,是岁月沉淀下的固执与偏见,是无奈,甚至是认命。</p><p class="ql-block"> 申公豹说了非常清醒的一段话:“要是你什么都能原谅,那么你经历的一切都是活该。请记住,给别人第二次机会,就是给他第二颗子弹,弥补他第一枪没有把你打死。”你可以大度的原谅别人,但切勿愚蠢的再去相信。可以不记仇,但不可以不长记性。善良很贵,不要逢人就给,善良给错了人,会让你心寒。</p> <p class="ql-block">  无量仙翁是按照寿星的形象来刻画的,他是元始天尊座下大弟子,十二金仙之首,地位仅次于元始天尊。他肩负着扩大门阐教在封神榜之战中影响力的重任。表面上,他以正义和教义为名,但实际上他野心勃勃,利用申公豹暗杂妖族,嫁祸龙族。表面上道貌岸然的正派领袖,实则暗中操控整个修仙界命运。他的行为充满了对权力的渴望和对生命的漠视,与正派仙人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反派,而是充满复杂性的政治家。</p> <p class="ql-block">  龙族虽拥有强大的力量,却被困入海底,遭受天庭的压制。他们为改变命运,不惜一切代价,摆脱被压迫的命运,这反映出社会阶层。现实中,很多人出身平凡,资源匮乏,机会不均,即使付出努力,也难以突破阶层的限制,而感到迷茫和无助。很难在努力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p> <p class="ql-block">  哪吒的成长之路充满了痛苦与挣扎,他不仅要面对外界的质疑和敌意,还要战胜内心的恐惧与迷茫。现实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长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一个不断自我突破,自我救赎的过程。只有经历风雨的洗礼,承受成长的阵痛,才能实现心灵的蜕变。</p> <p class="ql-block">  这部影片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生活的残酷与真实。它让我们明白,尽管生活充满了挑战,只要我们怀惴梦想,砥砺前行,也能在这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绽放出耀眼的光芒。</p><p class="ql-block"> 影片又唤醒了观众的集体记忆和审美认知,哪吒这位有黑眼圈、笑起来还能看到缺一颗牙的魔童形象赢得了观众的青睬。尤其是你年轻观众的好评,也使老一辈观众找到自身认同的印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