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自游南湖

一泓清泉任自流

<p class="ql-block">漫步在蒙自的街头,南湖公园是不可错过的一站。这里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丰富的历史遗迹。我沿着湖边漫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西南联大蒙自分校旧址,这座曾经的哥胪士洋行见证了无数学子的青春岁月。不远处的西南联大先锋书店,散发着浓厚的文化气息,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而那座法国花园(法国滇越铁路总局旧址),米黄色的墙、朱红色的尖顶和木质百叶窗,无不透露出异国风情。蒙自海关旧址静静地坐落在一旁,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变迁。东大街文化街区则像是一个时光隧道,带我穿越回那个充满故事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我来到了法国花园。这座两层小楼虽历经百年,却依然保持着优雅的姿态。它静静地伫立在南湖一隅,仿佛一位浪漫的贵妇。走进花园,木质百叶窗透进斑驳的阳光,欧式钟楼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迷人。我仿佛能看到当年这里歌舞升平的场景,也能感受到它如今作为国家级文保单位的独特魅力。建在文保单位里的酒吧,更是为这里增添了一份别样的风情。</p> <p class="ql-block">不远处便是西南联大蒙自分校旧址。这里曾是哥胪士洋行,如今已成为纪念那段光辉岁月的地方。纪念馆的铜牌匾上刻着“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纪念馆”,下方的简介让我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联大校训“刚毅坚卓”四个大字,时刻激励着每一位到访者。我站在纪念馆前,仿佛能看到当年师生们在这里学习、生活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闻一多先生的名句“我更爱南湖”刻在一块石碑上,红色的字体在阳光下格外醒目。旁边两棵大树为这片区域增添了几分宁静。我静静地站在石碑前,感受着这位伟大诗人对南湖深深的爱。不远处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蒙自分校旧址”石碑,更是让我对这段历史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这里承载着无数学子的梦想与奋斗,也见证了那个时代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在南湖公园的一角,我看到了一组群雕。雕塑展现了几位进步学生提着行李箱,坚定地走在求学之路上。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知识的渴望。这组雕塑生动地再现了当年学生们辗转奔赴西南联大求学的情景,让我对那段艰苦岁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闻一多先生的石雕像静静地矗立在公园内。他穿着传统服装,仿佛在思考着什么。我站在雕像前,仿佛能听到他那激昂的诗歌朗诵声。旁边的《红烛颂》雕塑展示了一个男子侧身抽烟的形象,背景的假山更增添了诗意。这位伟大的诗人用他的诗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他的精神在这里得到了永恒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东大街的文化氛围浓厚,这里以“西南联大”文化精神为主题,通过创新元素营造出互动场所。我漫步在这条古老的街道上,感受着历史与现代的交融。街道两侧的老宅和古朴的氛围,让人仿佛穿越回了那个充满故事的年代。这里不仅保留了最原始的历史记忆,还融入了青年潮流元素,为游客带来了轻松随性的体验氛围。</p> <p class="ql-block">东大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经历了多个历史阶段,见证了蒙自从汉文化传播中心到开埠通商、西洋文化交融的变迁历程。我沿着这条悠长的街道漫步,感受着它厚重的历史感。街道两侧的老宅和古朴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段悠远的历史长河中。这里不仅承载着几代人的青春与回忆,也见证了蒙自这座城市的变迁与发展。</p> <p class="ql-block">近年来,蒙自市对东大街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了改造。秉持“抢救老屋、保护文脉、留住乡愁”的理念,实行“微改造、精提升、留改建”模式。我看到改造后的东大街既保留了原有的历史风貌,又融入了现代元素。这里成功举办了“你好蒙自理想生活节”“摩登蒙自西南联大文化生活集市”等活动,营造了轻松随性的体验氛围。我在这里感受到了历史与现代的完美结合,也体验到了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南湖公园的揽胜楼矗立于碧水之上,连接着四座小岛,宛如蓬莱仙境。我登上揽胜楼,极目远眺,青山碧水、田园农舍尽收眼底。楼上的牌匾上红底金书“揽胜楼”三字,出自书法名家杨修品之手,为揽胜楼增添光彩。这里的美景让我不禁想起了清乾隆年间尹邦宪先生的《咏南湖》诗:“平湖碧水镜城南,湖上新亭枕岛三,小郭千家连滟,太虚一气人韬舍。山川顿觉云烟异,草木亦欣雨泽酣。功在泮池今倍古,无穷井养且相参”。这里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p> <p class="ql-block">南湖公园内的瀛洲亭雄伟壮观,六角三层重檐,檐角、亭顶铺琉璃瓦,画栋雕梁,金碧辉煌。檐上挂有风铃,微风拂过,铃声悦耳。湖中各式亭台楼阁、奇花异卉,环境清幽。我漫步在湖边,仿佛能看到文人学士们在这里相聚,吟诗作赋,攻读诗书。这里不仅是人们游览休闲的好去处,也是云南著名过桥米线传说的发源地。这里的美景和传说让人陶醉其中,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南湖原名草海,明朝时知府钱邦称带领民众将湖中淤泥杂草取出,垒成三座小山,分别以神话中仙人居住的蓬莱、瀛洲、方丈三仙山为名。并从县城十几里外引来酒鸡泉、法果泉等四泉之水灌入湖中,形成碧波荡漾的大小两个湖泊。我漫步在湖边,欣赏着湖堤上垂柳依依,三岛游路相通,国内广植花木的美景。这里的美景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世外桃源,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西景区地带较为宽阔,有州级文物保护单位——革命烈士纪念碑、闻一多纪念碑以及桂堤、菊圃、荷塘、水榭、雕塑、四岛、六桥、六亭及揽胜楼等建筑和景点。湖中心菘岛上的花木枝繁叶茂,其栽培历史已有400多年。我漫步在西景区,欣赏着这里的美景,感受着历史的厚重。这里的每一处景点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动人的故事,让人陶醉其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