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谷净信寺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阳邑乡阳邑村西南,创建于唐开元六年(714年),是太谷境内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寺建筑群。2006年5月25日,净信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5年2月13日上午,我随丽华携程旅游团来到了太谷区阳邑乡阳邑村。 净信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3629平方米,由两进院落组成。中轴线上由南向北排列有戏台、毗卢殿、天王殿,两侧有看廊、白衣殿、灰泉殿、钟鼓楼、碑廊、观音殿、地藏殿、关公殿。净信寺的建筑风格展现出地方特色,对研究山西佛教寺庙选址以及古代城镇建筑、布局、功能的变迁具有重要的历史地理意义。 上午9点多,我们从西门进入净信寺的西院,然后走进一进院落里,展现在眼前的寺庙看着有些破败,但依然能感受到那种古老的气息。 这座寺庙内,戏台、大殿、彩塑、壁画、斗拱与琉璃瓦等建筑元素交相辉映,展现出一种原始而古朴的美感。 资料介绍:净信寺的古戏台,是明代作品,据说文物价值与颐和园的古戏台比肩。戏台的台基高约两米,整体分为两部分,后台部分宽约15米,前台部分宽约12米,整体呈一个倒“凸”字形,两侧后台比前台宽的部分各有一个斜形类似影壁的建筑。屋顶为孔雀蓝琉璃瓦,出檐很远,像一只大鹏展翅欲飞。檐下一匾,上书“神听和平”四字,落款为“大清道光四年桂月穀旦”,公元1824年八月一个美好的日子。此匾上的字并非常见的镌刻而成,而是用生铜铸造的,历久弥新中散发着一种大气深沉的柔和的蓝光。匾的两旁,两根立柱之间的雀替是两条盘旋缠绕的木质雕龙,尽管神态各异,却都看向中央的一颗珠子,组成了一幅二龙戏珠的画面。除了这两条木龙,戏台上还有很多精美的木雕:柱头是威风凛凛的虎头,斗拱伸出的部分——这叫昂——是昂首深颈的龙,影壁上的浅浮雕是福禄字样。说不尽的富丽堂皇。 净信寺的戏台被誉为“中国现存古戏台中的佳作”,全国仅存两座,另一座位于颐和园。戏台前檐挂有“神听和平”的悬匾,取自《诗经》中的“神之听之,终和且平”,寓意神灵听戏保人间和睦平安。戏台上的雕刻工艺精湛,栩栩如生,真的是巧夺天工。 一进院落的东侧又东廊、娘娘殿、钟楼和东天王殿。 一进院落的西侧是西廊、灰泉殿、鼓楼和西天王殿。 一进院的正北是毗卢殿。毗卢殿:明代单檐悬山顶,内有三世佛彩塑,两壁绘有佛传故事壁画。 二进院落依次为:左右碑廊、东配殿(狐仙殿、观音菩萨殿、普贤菩萨殿)、西配殿(土地殿、地藏王殿、文殊菩萨殿)以及中轴线最后一重大殿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明代单檐悬山顶,大殿内存有精美的明代彩塑,包括毗卢遮那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像,两侧为迦叶、阿难。东西墙壁还绘有诸天礼佛图,采用明代工笔画法。 由于净信寺尚未正式开放,我们被要求赶紧离开,许多细节还未拍到,期待着再有机会再去学习观赏。正是在这种未被商业化的状态下,让我们有机会一窥古代寺庙的真实面貌,倍感欣慰和幸运,希望这样的文化遗产能够得到妥善保护,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