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大路上的穿心店

林森

<p class="ql-block">  在虎皮岩至鹿池岭的大山深处,一条银大路蜿蜒曲折,它像是自然之神无意间挥洒的银灰色墨迹,刻画的来往商旅们坚韧的求索足印。穿心店,这个坐落在静谧鹿池岭山脚的旅店,小店古朴且敞亮,其构造彰显着土家特色,虽然没有精细的雕龙画凤,全木质房子透出一股淡淡的木香与一道道岁月的痕迹。小店上方,凉亭的飞檐翘角在阳光下投下斑驳的影子,仿佛在低语往昔的故事。一条宽阔的大路穿亭而过,青石铺就的路面与木质的亭柱交相辉映,行人及“背脚子”往来其间,却使这方小店添了几分热闹。店内,陈设摆放得井井有条,每一件都透露出浓厚的乡土气息。小店与凉亭的融合,既方便了过往行人的歇脚、搭伙,也成为了深山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一天都在等待着那些不畏艰辛的商旅们。</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商旅们的身影,或高或矮,或胖或瘦,但无一例外,都背着沉甸甸的行囊,衣衫上沾满了尘土。他们或是前往施南求学,或是去“三茅两坪”买卖经商,他们的脸上刻着风霜,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期待。这些商旅,有的身着粗布衣裳,脚踩耐磨的草鞋,每一步都显得沉稳有力;偶有邮差则骑着疲惫的老马,马铃声在山间回荡,伴随着穿心店的期待。</p><p class="ql-block"> 穿心店的店主,总能从商旅们的步伐中读出他们的故事。他们的双手,有的粗糙如树皮,那是长期握着马缰绳留下的痕迹;有的手指关节变形,那是常年背负重物的见证。他们的嗓音,或沙哑或洪亮,讲述着沿途的奇遇和山外的变迁。</p><p class="ql-block"> 在穿心店,商旅们会卸下肩上的重担,坐在懒板凳或是门槛上,掏出烟袋,点上旱烟,深深地吸上一口,然后缓缓吐出似鸟非鸟的烟圈。他们的脸上,会因为一口热茶的温暖而露出满足的微笑。女店主会拿出干净的粗布巾,为他们擦拭脸上的汗水,那份细致与温柔,让商旅们感受到了家的关怀</p><p class="ql-block"> 晚餐时分,穿心店的厨房里飘出诱人的香味,商旅们围坐在木桌旁,品尝着山里的野味和自家种的蔬菜。他们的交谈声,时而低沉时而高昂,分享着各自的生意经,或是山外的新闻、八卦消息。酒过三巡,他们的脸上泛起红晕,笑声也更加爽朗。</p><p class="ql-block"> 夜深了,商旅们在穿心店的客房里安睡。他们的鼾声此起彼伏,与窗外时而几声犬吠夹杂着虫鸣共同编织成一曲动人的山间夜曲。在这里,他们暂时忘却了路途的艰辛,找到了片刻的宁静。</p><p class="ql-block"> 穿心店,不仅是商旅们歇脚的地方,更是他们心灵的慰藉。在这里,他们找到了乡愁的记忆,也找到了继续前行的力量。穿心店的传说不仅仅是给人们的一段记忆,为银大路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让它成为了过往旅客们口中的美谈。</p> <p class="ql-block">  相传,穿心店的开办人是一位名叫陈芳儿的女子。她年轻时曾是一位美丽的山歌歌手,歌声婉转悠扬,仿佛能穿入你的五脏六腑透进你的心灵。有一天,陈芳儿在山间救了一位受伤的龚姓过路人,这位龚相公为了报答她的恩情,便在这里出资建起了一家旅店,并以陈芳的歌声为灵感,取名为“穿心店”。</p><p class="ql-block"> 陈芳儿与那位受伤的龚相公相爱,但由于命运多舛,他们未能长相厮守。相公离去后,陈芳儿便把穿心店当做寄托,希望有一天能与心爱的人重逢。她的等待,化作了穿心店永恒的温暖,让每一个在此停留的旅人都感受到了家的温馨。</p><p class="ql-block"> 穿心店的南侧有一眼小泉,泉水清澈甘甜,能解除旅人的疲惫。多年后,陈芳儿终老,但每当春天夜深人静时,黄尕浪子的叫声便会从鹰子岩下飘出,仿佛陈芳儿的歌声,慰藉着每一位夜不能寐的旅人。有人说,那是陈芳儿的灵魂在守护着穿心店,守护着每一个在此歇脚的旅人。</p><p class="ql-block"> 客店传承了一代又一代,不管风雪雨晴,穿心店夜晚的灯笼就会亮起,为迷路的旅人指引方向。曾经有一位迷失在鹿池岭山间的旅客,就是在穿心店灯笼的指引下,找到了回家的路。从此,穿心店的灯笼成了旅人们心中的明灯,象征着希望和指引。</p><p class="ql-block"> 这些传说,随着时间的流逝,成为了穿心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旅客们在穿心店停留时,店主总会情不自禁地讲述这些故事,让穿心店的传说在他们的口中流传。而穿心店,也因为它独特的传说,成为了银大路上一个不可或缺的标记,让每一位旅人在艰辛的旅途中,都能感受到一份心灵的慰藉。而当他们再次背起行囊,踏上银大路,穿心店的灯火和热情,已成为他们心中永远的牵挂。</p> <p class="ql-block">  如今银大路,成了宽阔的柏油路,如同一条丝带,缠绕在大山的腰间,穿心店也迁至原址以北的樊家湾,又称“宝山农庄”,则依然是这条丝带上一颗温暖的心。从前的商旅蜕变为游客。在这里,游客们不仅停下了匆匆的脚步,更是释放了他们深藏的情感。</p><p class="ql-block"> 他们的脸上,除了风霜,还有着难以掩饰的乡愁。他们的眼神中,时而流露出对家的思念,时而闪烁着对未知旅途的渴望。每当夜幕降临,穿心店的灯火映照在他们脸上,K几首歌,品几盘农家菜,咂几杯包谷老烧酒,那些情感变得更加鲜明。</p><p class="ql-block"> 他们或许跨越“农庄”的门槛,望着远方,心中涌起对家人的牵挂。一位中年客人凝望店里家传的古老的座钟,眼中泛起泪光,低声呢喃:“也不知道家里的老母亲身体如何,这趟回去,一定要多陪陪她。”</p><p class="ql-block"> 年轻的店主樊老板,则在夜深人静时,独自站在穿心店的六角凉亭里,仰望星空,听着瀑布声,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他的嘴角挂着微笑,仿佛在对话星星:“总有一天,我会让这银大路通向更远的地方,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的家乡。”</p><p class="ql-block"> 聪慧的女店主,总能洞察旅客们的心事。她会轻轻拍拍他们的肩膀,用温柔的话语安慰:“这里就是你们的家,累了就好好休息,明天再继续赶路。”这样的关怀,让旅人们感到一阵暖流在心中流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穿心店,旅客们彼此分享着故事,情感在交流中交织。他们谈论着山外的世界,谈论着家乡的变化,谈论着心中的梦想。在这里,他们找到了共鸣,也找到了情感的寄托。</p><p class="ql-block"> 当晨曦初现,旅客们整理好行囊,准备再次踏上旅程。他们的眼中,除了坚定,还有一丝不舍。穿心店,这个简陋却充满温情的地方,已经成为了他们记忆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他们挥挥手,带着穿心店的温暖和祝福,继续前行,而那份深深的乡愁,永远留在了银大路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部分图片由奇缘提供,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