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里的蛇(乙巳蛇年)

德厚平康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文字编辑:德厚平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背景音乐:金蛇狂舞</b></p>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蛇年是中国传统历法中属蛇的年份,每12年轮回一次,对应地支“巳”,</span>在干支纪年法中,蛇年与不同天干组合形成每60年一个轮回,<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十二生肖中位列第六。 一提到蛇,人们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它是一种‌身躯蜿蜒、寒光闪烁、凶猛无比的冷血爬行动物。其实中国人对十二生肖中的蛇既看作是冷酷阴柔的化身,也视为是灵性与神圣的象征。</span></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历史上,蛇从神圣的图腾逐渐走向世俗化,成为民间信仰和文化传承的重要符号,其形象和寓意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和内涵。如女娲伏羲“人首蛇身”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既是阴阳结合、繁衍生命的象征,也代表了智慧、神圣和生命力,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又如西晋傅玄的《灵蛇铭》,不仅展现了蛇的神秘与灵性,还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对蛇的崇拜与敬畏。再如蛇龟合体的神兽玄武,一方面被视为中国北方的守护神,另一方面这种古老的文化寓意,又被广泛应用于宗教、哲学、文学、艺术和军事等领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有“蛇盘兔”图案,虽源于纪念介子推,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寓意着财富、吉祥、和谐与幸福,它不仅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承载着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总之,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多重寓意,这些寓意不仅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也体现了他们对生命的理解和追求。同时,蛇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和人文精神,它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演变和发展,至今仍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今年是幸运的乙巳蛇年,在这个充满智慧与灵动的正月里,我搜集了具有代表性的廿首古诗词和廿件文物级的蛇形图片,把它们一幅幅合成。</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inherit;">“灵蛇蜿蜒迎春归,岁在癸巳万象新”,乙巳蛇年读读蛇诗,看看蛇图,品品蛇文化,愿读者朋友们蛇年吉祥,巳巳顺意!</span></p> 图片:唐 · 伏羲女娲人首蛇身绢画 · 新疆博物馆藏<div>诗词:先秦 · 佚名 ·《诗经 · 小雅 · 斯干》(摘录 )</div> &nbsp; &nbsp; &nbsp; &nbsp;图片释义: 新疆博物馆馆藏的人首蛇身像,是伏羲、女娲皆“人首蛇身”,手持规、矩,上身相拥,着唐代服装,下身相互缠绕。头顶绘内涵金乌的太阳,脚下绘内涵蟾蜍、桂树和捣药玉兔的月亮。身后是漫天星辰。画面表现出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人类的始祖神。<br>&nbsp; &nbsp; &nbsp;诗词译文:《诗经·小雅·斯干》的原文中,描述了君王梦见熊罴和虺蛇的情景,并请占梦官解释梦境的含义。占梦官解释说,维熊维罴,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意思是梦见熊罴是生男孩的吉兆,梦见虺蛇是生女孩的吉兆‌。 图片:新石器 · 蛇纹双耳彩陶壶 · 青海博物馆藏<div>诗词:唐 · 李绅 ·《灵蛇见少林寺》</div> 图片:鎏金人物画· 隋侯得珠 · 法门寺博物馆藏<div>诗词:唐 · 王绩 · 《蛇衔珠报隋侯赞》</div><div>译文:取材于“隋侯之珠”的典故。相传隋侯在出行时,见到一条受伤的大蛇,便用药为其治疗伤口。一年后,蛇衔来一颗明珠报答隋侯,这颗珠子直径一寸,纯白且夜能发光,被称为“隋侯珠”。王绩通过这篇短文,赞美了蛇的知恩图报,同时也表达了“善有善报”的道理,最后以“此犹知报,而况吾人”作结,寓意深远。</div> 图片:殷商玉 · 十二生肖巳蛇 · 安阳艺术博物馆藏<div>诗词:唐 · 柳宗元 · 《捕蛇者说》(摘录)</div> 图片:商 · 铜蛇 · 三星堆博物馆藏<div>诗词:先秦 · 屈原 · 《天问》(摘录)</div> 图片:商晚期 · 蛇纹邑鼎 · 山西考古研究院藏<div>诗词:宋 ·赵抃 · 《天台蛇洞》</div> 图片:东周 · 蟠虺纹当卢陶范 · 山西博物院藏<div>诗词:战国 · 《山海经 · 海内南经 · 巴蛇食象》</div> 图片:春秋 · 青铜蛇 · 故宫博物院藏<div>诗词:唐 · 李白&nbsp; · 《荆州贼临洞庭言怀作》(摘录)<br></div> 图片:春秋 · 蟠蛇纹镂空鼎 · 山西博物院藏<div>诗词:宋 · 黄希旦 · 《灵蛇》</div> 图片:春秋 · 青玉人首蛇身饰 · 河南博物馆藏<div>诗词:晋 · 郭璞 · 《腾蛇赞》</div> 图片:战国 ·&nbsp;蟠蛇纹建鼓座 · 山西博物馆藏<div>诗词:唐 · 元稹 · 《巴蛇》</div> 图片:唐 · 彩绘生肖蛇陶俑 · 国家博物馆藏<div>诗词:清 · 郑燮 · 《比蛇》</div><div>诗句解析:首句“好向人间较短长”,写出了诗中所描述的蛇喜欢与人间万物比长短的特性,实则暗指那些争强好胜、喜欢与人较量的人。“截冈要路出林塘”,描绘了蛇从林塘中窜出,在山冈或路边拦截行人,要与路人公开比试的场景,影射了贪官污吏和恶霸奸商在社会上横行霸道、为所欲为的行径。“纵然身死犹遗直”,意思是即使比输了,蛇也会立即自戕,决不耍赖,留下光明正直的美名,突出了蛇光明磊落的一面。“不是偷从背后量”,强调蛇在较量时不会从背后偷袭,进一步对比出那些背后使坏、搞阴谋诡计的小人连蛇都不如。<br></div> 图片:宋 · 蟠蛇纹尊 · 故宫博物院藏<div>诗词:清 · 王子典 · 《蛇》</div> 图片:宋 · 蛇首提梁三足壶 ·兖州博物馆藏<div>诗词:宋:黄庭坚 · 《墨蛇颂》</div> 图片:明代 · 紫铜鎏金 · 玄武 · 湖北省博物馆藏<div>诗词:晋 · 傅玄 · 《灵蛇铭》</div> 图片:清代&nbsp; ·青玉 十二生肖蛇 · 故宫博物院藏<div>诗词:宋 · 邵雍 · 《蝎蛇吟》</div> 图片:清 · 景德镇粉彩白蛇传瓷杯 ·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div>诗词:明 · 冯梦龙 ·《警世通言》</div><div>译文:‌断桥不断,肝肠断‌:这里的“断桥”指的是杭州西湖的断桥,是《白蛇传》中许仙和白娘子爱情故事的起点和重逢之地。尽管断桥本身并没有断,但因为它承载了许仙和白娘子悲欢离合的故事,所以在这里离别会让人感到极度的悲伤和难过,仿佛肝肠都要断裂一般‌。</div>‌孤山不孤,君心孤‌:“孤山”是杭州西湖边的一座小山,实际上并不孤单,因为它与周围的陆地相连。这里的“君心孤”则是指君王虽然高高在上,自称“孤家寡人”,但实际上内心却感到孤独。这句话可能也隐含了对封建社会中君王孤独处境的同情和感慨‌。<br>‌长桥不长,情谊长‌:“长桥”指的是杭州西湖的另一座桥,虽然桥本身并不长,但因为它见证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两人在此惜别,来来回回送了十八次,所以这里的情谊却十分深厚和绵长‌ 图片 : 北京 · 圆明园 · 十二生肖蛇首<div>诗词:宋 · 丁谓 · 《蛇》</div> 图片:清 · 望子成龙 · 蛇鼠罐<div>诗词:宋 · 彭元逊 · 《菩萨蛮 · 玉蛇》</div> 图片:回流铜:蛇盘兔<div>诗词:先秦 · 无名氏 · 《龙蛇歌》</div> 图片释义:中国北方黄河流域的传统习俗,“蛇盘兔,必定富”,用来纪念春秋时期的晋国大夫介子推,其忠诚孝义被后人所敬仰。<div>诗词译文:一条龙背井离乡飞翔,行踪不定游遍了四面八方。 五条蛇追随在左右,作为辅佐陪侍在它身旁。 有一天龙飞回到故乡,得到了安身立命的合适地方。 四条蛇追随在左右,得到了龙的雨露滋养。 一条蛇羞于再与龙蛇相处,宁愿干死在荒凉的原野上。</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龙蛇歌》是一首有关介子推的哀歌。春秋时晋国贵族,曾追随晋献公之子重耳在外流亡十九年。返国后,重耳立为晋文公,在封赏随从臣属时,忘了封赏介之推。介之推便和老母一道隐居于绵上山中。文公为逼他出来,放火烧山,他坚持不出,被烧死。</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