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兵马俑邮票欣赏

春和景明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临潼县城东5公里处的下河村,南依骊山,北临渭水,是秦始皇继王位后于公元前247年开始兴建的。共动用70万人,历时37年,到秦始皇死时才建成。</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俑是古时陪葬用的偶人,一般为木制或陶制,也有石雕。1974年,发现和试掘了一号秦始皇陵兵马俑坑。1976年5月,发现了二号兵马俑坑。1976年6月,又发现了三号兵马俑坑。估计共可出土陶质兵马俑七千多件。秦始皇陵兵马俑形象的塑造,以现实生活为依据,运用写实手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对秦以后的雕塑艺术产生了很大影响。秦兵马俑的出土,对于研究秦代的历史、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艺术以及科学技术,都具有很大价值。1979年10月1日,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建成对外开放,有的外宾将出土的兵马俑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1983年6月30日,为了反映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艺术创造,我国发行了一套《秦始皇陵兵马俑》特种邮票,全套4枚,小型张1枚。此外,我国还于1990年6月20日发行了一套《秦始皇陵铜车马》邮票,全套2枚,图案分别选取了秦始皇陵铜车马中的御官俑头像和铜马头;小型张1枚,图案为秦始皇陵铜车马全貌。</b></p> <p class="ql-block">这套邮票图案采用纪实性摄影形式,巧妙运用以点概面、点面结合的艺术手法,精心剪裁,从不同角度,在不同的光线下,既再现了秦始皇兵马俑坑的基本概貌,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也捕捉住了兵马俑雕塑造型的艺术特征,形象生动,神态逼真,颇富艺术魅力。在色彩上,特别注重土黄色,使画面具有一种黄土地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群俑:画面上拍摄的这组兵俑,从造型艺术看,无论是将军俑、武官俑、战袍俑、铠甲俑、御手俑,都凝聚着制作者的匠心和才华。数以万计的秦兵马俑群像,造型准确而又简练明快,朴实浑厚而又自然生动。面部形象的刻画虽然由于大批生产有一定格式,但细细观察却各有差异:有的豪壮,有的敦厚,有的庄严,有的机智,真可谓形神兼备。</p> <p class="ql-block">陶俑:画面中心位置这个头戴红色软帽的兵俑形象,是设计者下坑拍照两个小时的过程中,发现的唯一一个帽子上带红色的兵俑,便十分珍惜地摄入镜头,选进了图案之中。</p> <p class="ql-block">兵马俑:画面上,这些兵俑挽着不同的发髻,雕塑的发丝和真人一样。铠甲、战袍细致逼真。兵俑按不同兵种各持实战青铜兵器,其容貌、姿态、神情依职责各异,栩栩如生,表现出秦士兵勇猛善战的风貌。马俑身高1.5米,身长2米,和现实生活中的真马大小相仿佛。一匹匹马俑雄俊体壮,昂首竖耳,大有喷鼻嘶鸣,纵横奔驰之势。</p> <p class="ql-block">兵马俑坑:画面上,兵马俑排列成整齐庞大的阵容,成千上万,浩浩荡荡,威武雄壮,生气勃勃,颂扬和反映了秦始皇当年统一中国的赫赫战功,显示了秦王朝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强大军事力量。像这样大规模的雕塑群像,目前在世界上是罕见仅有的。它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宝库中灿烂辉煌的瑰宝,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和艺术才能的结晶。画面充分发挥了光和色的表现力,古朴,明丽,增强了出土文物的质感、立体感和历史感。</p> <p class="ql-block">牵马俑:图案以淡土黄色的秦始皇陵一号兵马俑坑的壮观形象为背景,突出展示了牵马俑的风采。战马已经备好了鞍辔,牵马人手握缰绳,仿佛正在待命出征,静中寓动,气势雄伟,巧妙地展示了秦王朝兵强马壮、势不可挡、一统天下的军威。</p> <p class="ql-block">秦始皇兵马俑邮票套票</p> <p class="ql-block">《秦始皇陵兵马俑》特种邮票首日封</p> <p class="ql-block">《御官俑头像》(2-1),图案选取了秦始皇陵铜车马中“安车”上的御官俑头像。邮票中,御官头戴鹖冠,脑后梳扁髻,身穿右衽交襟长襦,面庞丰腴,英姿潇洒,从发丝、眉毛、睫毛到浮雕似的八字胡,都雕琢细腻,毫无斧凿之痕。这是秦始皇的一个御官,驾驶着高级“安车”,对自己的工作颇为洋洋得意;但他又只不过是一个高级仆人而已,对车主人必须唯命是从。御官的双目正视前方,神情专注,不敢有丝毫的松懈与怠慢;但他那细眯的双眼,微笑的嘴角,又流露出一种自足的喜悦神情,艺术家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了御官所特有的那种双重心理,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p> <p class="ql-block">《御官俑头像》(2-1)四方连</p> <p class="ql-block">《铜马头》(2-2),图案选取了秦始皇陵铜车马中的铜马头形象。邮票中,一匹骖马双耳若削竹,两目似悬铃;鼻翼张大,表明呼吸道发达;口中六齿。说明马正处于精力充沛的青壮时期;头戴金银编缀并与金银泡连接组装的笼头;颈部所佩的金项圈,由金银节各42块配制而成,即一块金一块银连续焊接,工艺十分精细;画面中虽然只有一个近景马头,但艺术家以惊人的造型技术,静中寓动,达到了呼之欲出的艺术效果。</p> <p class="ql-block">《秦始皇陵铜车马》(小型张),图案为1980年冬在陕西省临潼县出土的秦始皇陵铜车马全貌。画面上,高车在前,安车在后,形成秦朝皇室车舆制度的缩影;背景采用秦始皇陵兵马俑陈列图,周围又衬以灰棕暖色,既表现出自然朴拙、雍容典雅的艺术氛围,又再现了当年秦始皇出行车队“大驾卤薄”八十一乘车的浩荡威风。</p> <p class="ql-block">《秦始皇陵铜车马》邮票首日封</p> <p class="ql-block">1997年世界遗产中国秦始皇陵兵马俑——<span style="font-size:18px;">联合国日内瓦邮票</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