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合力回收尖兵一号科学实验返回式卫星(我的军旅生涯42)

乒乓老兵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个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它不仅要担负保家卫国、保卫国土安全、打击侵略者的重任,而且还要执行协助维护社会稳定、抢险救灾以及参与国家重要科学实验等特殊任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984年夏天,成都军区所属部队的有关单位就执行了一项特别的重要任务——在四川省资中县沱江深处打捞科学实验卫星!该项任务由军区作战部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有关单位执行。我有幸参与了这次突如其来的特殊任务,见证了军民合力协同动作,圆满完成任务的过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国八十年代初期就开始实施返回式尖兵卫星发射与回收的科学实验。成都军区部队也多次组织过卫星回收任务,当时由于卫星返回的精度不高(理论回收范围达数百平方公里),回收任务需要在整个四川省(包括重庆市)大范围进行动员准备,发现卫星着陆后,由当地军分区、人武部确定坐标位置上报军区并保护好卫星现场。待军区空军直升机将卫星转场到指定机场后,再由大型运输机将卫星和专业回收人员一并运回北京,任务也就完成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那年的任务开始也是按照正常程序布置的。但是,回收当天发生意外情况,卫星掉入了内江市资中县沱江深处,由于伞绳断落,一时间卫星的精确位置不能确定,当天打捞遇到困难未成功。如果不能在规定时间打捞成功,不排除此次卫星发射的星体部分全部报废,资料数据及搭载生物损失,这颗卫星就等于白发了。尽快打捞出卫星,一时间成了牵动国防部长、卫星发射基地、卫星回收站和卫星回收地域党政军民的一件大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国防部长张爱萍直接打电话给成都军区分管作战的陈明义副司令员,要求军区派工作组到现场,组织打捞!陈明义副司令员也打了两个电话,一个是打给司令部顾问张广恩,请他出山到现场组织协调打捞任务(因为他知道张广恩顾问曾经在四川省军区任过职,过去又担任过军区作战部长,两边情况都熟悉);一个是打给作战部值班室,命令作战部领导立刻带人前往打捞现场听张顾问指挥。陈宝江副部长接到命令后,决定带航空处长王家兴和参谋张冀邢、都书君跟张广恩顾问去现场。当时,我在作战二处负责抢险救灾和军地协调工作,陈宝江副部长让我在部里负责与国防科工委机关、卫星回收站和地方等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司令部张广恩顾问在打捞卫星现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军区工作组驱车赶到卫星回收现场时,只见到处都是人,有的在指挥直升机、有的在吃饭、有的在布置工作,还有几顶临时搭建的帐篷。张广恩顾问快步走到帐篷边,发现是四川省军区的回收前方指挥所,马上走进入对先期到达的四川省军区王洪江副参谋长说:请通知现场各单位来一个管事的同志到这里开会!要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各单位负责同志到来后,张顾问向大家宣布:成都军区首长命令我在现场全权负责打捞卫星。希望大家配合,共同完成好任务!首先,由四川省军区负责对打捞区域进行清场,实行封闭式管理,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打捞区域;空军对直升机起降场进行标识和专门看守;组织资中人武部统一安排人员做饭和购买熟食保障执行任务的人员有饭吃。请军区作战部陈宝江副部长讲讲具体的组织指挥,大家讨论一下好执行。现场会议很快确定了“统一指挥、听从命令、先到先干、边到边干、技术与与人力相结合,打一场人民战争的打捞卫星大会战”的原则,并梳理了先到单位已经做的工作,再次组织力量实施打捞任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成都军区空军运输团的直升机最先抵达现场,由于卫星被水淹没,应答器失去信号,直升机遂返回凤凰山机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3军39师工兵营的舟桥分队抵达现场后,马上利用冲锋舟和探雷器与当地民兵在卫星着陆地点反复打捞,由于卫星被水冲走位置不确定,几条冲锋舟就作为接送人员过往使用,力不从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重庆长江航运处的轻潜水员来到后,立即与舟桥分队结合在一起,对疑似卫星位置实施水下作业,一次次的下潜,结果总是没有发现卫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天黑了,架设电缆,打开探照灯,一波接着一波干,天亮了,还是没有结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北海舰队的重潜水组来了,一时间给大家带来了希望,结果适合在深水作业的重潜水员在沱江水流湍急,水质混浊的地段作业,一天下来,仍然没有结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国家地质部物探局的磁力探测仪作业组来了,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兴奋,结果那个地段是曾经是成渝铁路施工处,金属、道钉随处可见,到处都是报警声响,却找不到卫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国家船舶总公司声呐探测仪来了,马上投入打捞,因为该河段地质结构复杂和元素太过丰富,干扰太大,也无法确定卫星位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在此期间,四川省军区、内江军分区组织资中人武部的民兵应急分队带着那些熟悉水性的渔民,也在不停地寻找打捞,协助运送探测仪器和人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张广恩顾问与四川省军区领导在现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右一张文清司令员、左一丛副司令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正在大家集中精力按照分工打捞卫星的时候,悄悄地走来了一队人马,其中一个人身材魁梧,五官格外分明而有棱角,说话声音很响亮,而且是手舞足蹈,充满自信。他身边一个穿军装的高个子中年干部不时提醒他注意自己的形象。一会儿,高个子干部来到张广恩顾问面前报告:“国防科工委507所打捞工作组前来参战”。原来,他们带来的是一个具有特异功能的神秘人物,号称“中国第一奇人”的张宝胜。张顾问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门上,心想我们的手段都用尽了,如果他再找不到卫星怎么办?不过,张宝胜的到来还是给大家带来了希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张宝胜在一群人簇拥下,开始了工作。他从滩头走到滩尾,不时的左顾右盼,一会儿停下来,一会儿又拐着弯走几步。最后,他走到江边的一个小坡边,双手紧贴着腰肌,双目微闭,口中念念有词。突然,他猛地睁开双眼,右手平推指向前方:“卫星在那里!”等候在一旁的两个轻潜水员纵身跳向他指的方向,潜水员上来后摇摇头。指挥组又安排了两个重潜水员下水,二十分钟过去了,潜水员上来仍然摇头说没有。张宝胜面红耳赤地打着哈哈:今天早上打了几个喷嚏,可能凉到了!后来,他又指认了几个地方都没有找到卫星。大家的希望之火又被扑灭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时间一点点在消失,焦虑在张广恩顾问的脸上却一天天的增加。他看着陈宝江副部长问:还有什么办法没有想到?陈宝江副部长说:沱江水系有都江堰灌区的水源,可以让部里的同志联系省政府在都江堰调水限流。张顾问马上说:马上安排! 我在部里接到陈副部长电话后,立即与省政府水利厅防汛指挥部联络,请求支援。地方马上同意采取了措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正在这时,又发生了一件意外。39师舟桥分队在现场连续作业时,发生颠覆,在场的卫星回收站的负责同志马上向当地渔民喊到:谁把冲锋舟捞起来,给800元钱!几个渔民即下水,很快把冲锋舟打捞上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张顾问安排陈宝江副部长组织各单位负责同志开会,布置打捞决战。会上,张顾问对卫星回收站的领导说:打捞冲锋舟奖励了800元,如果发现卫星能不能奖2000元啊?回收站的负责同志马上回答:不仅可以奖2000元,还可以让他们在国内旅游一次!打捞卫星决战动员会很成功,会后各单位又制定了新的措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第二天开始决战,都江堰灌区调水降流也有了一定的效果,流速和流量都有所变化,水位也下降了。四川省军区的措施是:把渔民的小船集中起来使用,沿着江面一字排开,在两岸连接一根绳子,一网连着一网撒,实施“梳蓖式搜索”。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地渔民史德新父子一网下去发现渔网被东西挂住,使劲一拉渔网被挣破,网边带有残留的金属物。他们赶紧找到卫星发射基地在现场的林总工程师辨认,林总看后高兴地说:就是它了!是卫星!赶快去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北海舰队重潜水员按照指定位置,下到江里把卫星固定好,用冲锋舟把卫星拖到浅水区,最后终于把这个重一吨多的卫星拉出了水面。然后,用圆木垫木板滚动的方式把卫星拉到了空旷地域等待空运。很快,直升机临空降落,将卫星调运到大足机场,当天又用安——26运输机转运到北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回收卫星后军民各单位领导合影留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第二天,国防科工委通知:卫星完好,全部数据正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因为打捞卫星用了八天时间,不知卫星是否完好,张广恩顾问悬着的心没有放下。此时,他高兴地对陈宝江副部长交代:给总参谋部发报,总结这次卫星打捞任务。给参加任务的所有单位单独发报,感谢他们在打捞卫星过程中的作为,建议单位给他们立功。我们为他们请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史家父子不仅如数拿到了奖金,还被邀请参加国庆35周年纪念活动,登上了天安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根据总部的通令嘉奖,成都军区召开了“尖兵一号卫星回收表彰大会”!成都军区作战部王家兴处长、四川省军区作训处谭佑贤处长也应国防科工委邀请,在北京参加了祝捷大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科学技术的进步总是在探索中不断前行,如今我们国家的回收技术已经大幅度提升。我们的回收已经不再在人口密集的地方实施,而是在北部人口稀少的地方进行。然而,动员广大民众参加,实施技术与人力资源的有机结合,仍然是我们国家的优势和特点!</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