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号:龙人</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473420</p><p class="ql-block">基督城(Christchurch)是新西兰南岛的最大城市,基督城的创始者是约翰·罗伯特·戈德利,他毕业于牛津大学的基督教会学院。1848年3月27日,戈德利在坎伯雷会议上提议将这座城市命名为基督城,以此纪念他的母校。基督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50年,当时英国移民在此定居。城市的布局和建筑风格深受英国影响,许多建筑具有维多利亚和爱德华时期的特色。尽管在2010年和2011年分别遭遇两次地震,但基督城在重建过程中展现了强大的韧性和创新精神,如今已焕发出新的生机。</p> <p class="ql-block">基督城华人社团定期举办大型文化活动,涵盖舞狮表演、传统手工艺展示和美食体验等内容,吸引本地居民和多元族裔参与。此类活动不仅传承中华文化,还通过公共空间的文化展示增强不同群体对华人社区的认知与认同。今年春节期间,在新西兰的基督城市中心,又迎来了热闹非凡的新春嘉年华。这是这里时隔多年再次举办的华人春节嘉年华活动。(之前因新冠疫情停办了几年)</p> <p class="ql-block">基督城虽然是个小城,但市中心的美食城也早就张灯结彩迎新年了。</p> <p class="ql-block">今年的基督城2025新春嘉年华活动由“基督城市华裔咨询小组”主办,在中国驻新西兰基督城总领事馆和基督城市政府的支持和中新友好协会及华人社团的参与下,在基督城市中心维多利亚广场成功举办。中国驻基督城总领馆总领事和基督城市长参加了开幕式。这是华人华侨的一年一度盛会,也是基督城全市人民期待和参与的庆祝活动。维多利亚广场披上节日盛装迎接八方来客。远远看去一个大型的草地钟吸引了人们眼球。</p> <p class="ql-block">不同季节种植不同的花,看上去效果也不一样。</p> <p class="ql-block">同样的喷泉白天和傍晚不一样的亮点。</p> <p class="ql-block">基督城(Christchurch)是新西兰南岛最大的城市,也是坎特伯雷地区的首府。基督城面积约452平方公里,人口约50多万,是新西兰第三大城市。维多利亚广场在市中心,因为是设立了维多利亚女王的雕像所以这里得名为维多利亚广场。除了维多利亚女王雕像以外这里还有新西兰的发现者库克船长的雕像。这里周边的商业非常的发达,驻扎着许多金融机构以及商场,是基督城最繁华的地方。具有150年历史的有轨电车在这里擦肩而过。著名的雅芳河却穿堂而过。</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车在附近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停车位,穿过当地毛利人色彩浓厚的错位般拱形门式的长廊建筑,有穿越神话世界的感觉。今天的框顶已吊满了色彩鲜艳亮丽的中国娟织伞。一进门就带来了节日气氛。</p> <p class="ql-block">毛利语庆祝中国新年。</p> <p class="ql-block">每年春节前后,这座南半球的花园城市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春节庆典活动,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的传统文化。今年更是因为是新冠疫情之后第一次恢复举办"新春嘉年华",所以格外引人注目和期待。</p> <p class="ql-block">中国的某青年歌舞团和四川的变脸艺术也来到了基督城新春嘉年华的舞台。引起了热烈反响。</p> <p class="ql-block">更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今年,联合国刚刚宣布将中国新年春节定为首个国际性的节日,而这恰好就是基督城首次恢复举办春节庆典。所以今年的新西兰人民格外重视这次活动,早早地就来到现场。</p> <p class="ql-block">在新西兰,每年的春节都是当地媒体争相报道的重大新闻,基督城虽是新西兰第三大城市,但总人口仅50万左右。可是这里的华人人口只有2万多,以往有统计数字表明每次的新春嘉年华全市却有超过一半的人会参与这个活动,这在当地绝对是相当震撼的数据。活动期间全市不分种族,色种和国家的人拖家带口的从全市各处涌向市中心的维多利亚广场。促进了城市繁荣也带动了全市的经济。</p> <p class="ql-block">这里不仅有精彩的文艺演出、传统的舞龙舞狮、热闹的花车巡游,还有各种地道的中国美食小吃以及琳琅满目的商品,中国传统手工艺等。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在这里欢聚一堂,共同庆祝这一传统佳节。</p> <p class="ql-block">这是中国地方美食"煎饼果子"的摊位。</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中国美食"生煎包"和"小笼包"的摊位。</p> <p class="ql-block">外国人和中国人一样携老扶幼来到这里,在草地上席地而坐,他们是否对中国美食很感兴趣,吃得津津有味。</p> <p class="ql-block">嘉年华期间,维多利亚广场张灯结彩,大红灯笼高高挂,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各族群小朋友的兴趣和拍照。</p> <p class="ql-block">老外也来凑热闹,抢着在龙头前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今年虽是蛇年,但龙却代表了中国永远。</p> <p class="ql-block">龙腾虎跃,双龙祝福吉祥如意。</p> <p class="ql-block">这里还要排队拍照。</p> <p class="ql-block">中国南方航空每周3班也飞到了小城基督城。进一步拉近了中新距离。</p> <p class="ql-block">中国绢伞在这里成了装饰品堆挂在上空在灯光的作用下,五颜六色随风飘动很漂亮。游客纷纷拿出手机拍照,放大后的照片看到的全是中国文化,鲜艳的中国字画,耀眼夺目。</p> <p class="ql-block">他们是各国族群组成的醒狮队,宣传的却是中国文化。他们也接受任何喜庆活动的邀请。</p> <p class="ql-block">中国传统艺术"糖画"既好看又好吃,吸引了很多人围观拍照和排队购买。</p> <p class="ql-block">我的外孙女排队等了半个多小时才拿到"鸟"糖画,高兴不已。</p> <p class="ql-block">新春嘉年华一直持续到晚上10点,最后还燃放了烟花,把晚会推向了高潮,在一片欢呼声落下帷幕。</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这里进来时还是大白天,现在已是灯火辉煌。随着人们的渐渐离去,彩灯将熄灭。我们现在虽离祖国近万公里,春节气氛虽不如国内强烈,隆重。但参加了海外新春嘉年华至少勾起了国内春节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希望新的一年天下太平,人人平安,事事如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