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氏洛河--再拍“国保一级”中华秋沙鸭

中原虎

中华秋沙鸭是第三纪冰川期后残存下来的物种,距今已有一千多万年,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被列入国际自然资源保护同盟濒危鸟类红皮书和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濒危鸟类名录,全球仅存不足3000只。中华秋沙鸭的繁殖栖息地破碎化比较严重,在中国能够确认的中华秋沙鸭繁殖地主要有两处:一处是黑龙江省的小兴安岭带岭林区,另一处是吉林省的长白山。 <p class="ql-block">↑冲上激流</p> 拍摄地点:河南三门峡卢氏洛河<div>拍摄时间:20250214</div><div>摄影编辑:中原虎</div> ↑吃泥鳅,漂亮的水花 <p class="ql-block">  中华秋沙鸭 (英文名:Scaly-sided Merganser,学名:Mergus squamatus),是雁形目鸭科秋沙鸭属的鸟类。俗名: 鳞胁秋沙鸭,东亚特有的珍稀秋沙鸭,广泛分布于西伯利亚东部、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部。雄鸟头部呈暗绿色光泽,背部黑白相间;雌鸟头部锈褐色,背部灰色。两侧具独特的黑白鳞状纹,使其易于与其他秋沙鸭种类区分。繁殖于山林河流岸边的树洞,冬季迁徙至中国中部和南部的江河湖泊。</p> <p class="ql-block">↑雌雄一同觅食</p> <p class="ql-block">  中华秋沙鸭体长52-62厘米,雄鸟体重1125-1400克,雌鸟870-1100克。雄鸟繁殖羽有光泽的绿色头部、颈部和肩部,黑色边缘的白色鳞状纹在两侧,长长的双层垂状羽冠。雌鸟头部锈褐色,背部灰色,同样有黑白相间的鳞状纹。幼鸟与雌鸟相似,但头部颜色更深,侧面鳞纹不那么明显,眼下方有淡色新月形斑纹。</p> <p class="ql-block">↑泥鳅缠住鸭嘴</p> <p class="ql-block">  中华秋沙鸭通常沉默,但在互动和求偶时,会发出类似普通秋沙鸭的叫声,雌鸟发出深沉的‘kreck’警报声,比普通秋沙鸭更柔和和安静。</p> <p class="ql-block">  中华秋沙鸭雄鸟与红胸秋沙鸭的区别在于胸白和体侧的鳞状纹;雌鸟与红胸秋沙鸭的区别在于体侧的带状图案,灰色宽而黑色窄。</p> <p class="ql-block">  中华秋沙鸭栖息于山林中的清澈、湍急的河流,偏好有砾石滩和岛屿的环境。它们主要以小型鱼类和水生昆虫为食,通过潜水捕食,每次潜水持续15-30秒。在繁殖季节,它们会在树洞中筑巢,树洞距离地面1.5-18米高,多位于河岸附近的树木中。</p> <p class="ql-block">↑叼住泥鳅翻起水花</p> <p class="ql-block">  中华秋沙鸭在树洞中筑巢,通常在4月上旬至5月产卵,每窝产卵10-11枚,孵化期约为32天。雏鸟出生后两天内会跟随雌鸟离开巢穴,进入水中。繁殖成功后,雏鸟会在8周左右离巢。</p> <p class="ql-block">  中华秋沙鸭繁殖于西伯利亚极端东南部、中国东北部和朝鲜北部,越冬于中国中部和南部,包括长江流域。小数量个体在冬季也会出现在日本、韩国、台湾、越南北部、缅甸和泰国。</p> <p class="ql-block">↑挣扎的泥鳅</p> <p class="ql-block">  中华秋沙鸭的数量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曾因栖息地丧失而大幅下降,当前面临的主要威胁包括非法狩猎、捕鱼网缠绕和河流污染。</p> <h1><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i>谢谢雅赏!</i></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