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早春时光,来到山东聊城的中华水上古城。从楼西大街向东,一路朝着城中心的光岳楼前行。</p> <p class="ql-block">在高大壮观、飞檐翘角的古建光岳楼东北的衔道边,我发现了一个东昌葫芦博物馆。走入其中,众多形态各异的葫芦惹人喜爱。</p> <p class="ql-block">东昌葫芦雕刻是中国传统工艺的瑰宝,起源于宋代,兴盛于明清时期,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其技艺最早可追溯至宋代宫廷艺人王和尚,他告老还乡后,利用当地盛产的葫芦进行雕刻,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深入了解才知,每一个葫芦都是匠人以刀为笔,在并不出奇的葫芦表面精心勾勒而成。许多葫芦线条婉转流畅,图案繁复精美。你看,葫芦上的花鸟鱼虫栩栩如生,似能破壁而出;山水人物形神兼备,仿佛将人带入画中世界;神话传说更是寓意深刻,启迪人们的智慧,传递着中华古老的文化信息 。</p> <p class="ql-block">明清时期,得益于京杭大运河的漕运繁荣,东昌葫芦才广为人知,也成为运河两岸农家的重要商品,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更让雕刻技艺日趋成熟。</p> <p class="ql-block">东昌葫芦颇有名气,以“大葫芦”“亚腰葫芦”和“扁圆葫芦”为主要材料,雕刻题材也丰富多样,涵盖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花鸟虫鱼等,兼具观赏性与实用性。其制作工艺包括选材、去皮晾晒、雕刻、上色等步骤,技法上则融合了范制、雕刻、火绘等多种工艺,因而形成了独特的立体艺术效果。据工作人员介绍他们的雕刻工具以刻刀为主,辅以烙铁、针具等。千百年来,无数匠人以足够的耐心、<span style="font-size:18px;">细腻的</span>技法,让一个个东昌葫芦上的图样线条流畅,色彩古朴典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东昌葫芦雕刻</span>2008年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也被授予“中国葫芦雕刻艺术之乡”的称号。</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