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导入杜甫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杜甫这人,命真苦。那时候,他四处漂泊。有一回,他走在一条泥泞的小路上,身着补丁衣裳,风一吹,他就缩着脖子,紧紧裹住那身破衣。</p><p class="ql-block"> 路边的草都长得比人高,东倒西歪的,破败不堪。他走着走着,发现一个小破庙,想进去歇歇脚。这庙,年久失修,墙皮都快掉光了,还有一股怪味吹来。</p><p class="ql-block"> 杜甫一进去,就看见一个老和尚在那儿念经。那老和尚瞅了他一眼,皱着眉头说:“施主,你这模样,可是遇到了什么难处?”杜甫叹了口气说:“哎,和尚,我这一路漂泊,什么都没有,就想找个地方能安安稳稳写写诗。可这世道,太难了。”</p><p class="ql-block"> 老和尚点了点头,说:“施主莫急,这世间虽苦,可总有希望。”杜甫在那小破庙里小住几天,每天就对着破墙写诗。写着写着,就忍不住流下泪来。眼泪啪嗒啪嗒掉在地上,就跟他这倒霉的命运似的。</p><p class="ql-block">二、诵读诗歌,连读三遍:</p><p class="ql-block"> 唐.杜甫</p><p class="ql-block">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p><p class="ql-block">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p><p class="ql-block">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p> <p class="ql-block">三、词语解释:</p><p class="ql-block"> 客至: 客指崔明府,杜甫在题后自注:“喜崔明府相过”,明府,县令的美称。舍: 指家。但见:只见。此句意为平时交游很少,只有鸥鸟不嫌弃能与之相亲。花径: 长满花草的小路。</p><p class="ql-block"> 蓬门: 用蓬草编成的门户,以示房子的简陋。盘飧:指菜肴。市远: 离市集远。兼味:多种美味佳肴。无兼味,谦言菜少。</p><p class="ql-block"> 樽酒句:古人好饮新酒,杜甫以家贫无新酒感到歉意。樽:酒杯、酒器。旧醅:隔年的陈酒。肯: 能否允许,这是向客人征询。余杯:余下来的酒。</p><p class="ql-block">四、译文:</p><p class="ql-block"> 草堂的南北长满了春水,只见海鸥天天结队回来,老夫不曾为客人来访打扫开满野花的小路,这长满荒草的柴门今天为你打开。离集市太远盘中没有好菜肴,家底太薄酒杯里只有陈酒相待。如果能邀请邻居老翁一同对饮,不妨隔着篱笆唤来喝尽余杯。</p><p class="ql-block"> 五、诗词鉴赏: </p><p class="ql-block"> 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表现诗人诚朴的性格和喜客的心情。作于成都草堂落成之后。</p><p class="ql-block"> 首联先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境。“舍南舍北皆春水”,把绿水缭绕、春意荡漾的环境表现得十分秀丽可爱。这就是临江近水的成都草堂。</p><p class="ql-block"> “皆”字暗示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的视觉享受。然而,诗人笔锋一转,“但见群鸥日日来”,弦外之音流露出诗人在闲逸中的一丝寂寞。因为群鸥的日日到来,为这静谧的环境增添了一抹隐逸的色彩。</p><p class="ql-block"> 群鸥,在古人笔下常常作水边隐士的伴侣,它们“日日”到来,点出环境清幽僻静,为作者的生活增添了隐逸的色彩。“但见”,含弦外之音:群鸥固然可爱,而不见其他的来访者,也是过于单调。</p><p class="ql-block"> 此诗前两句描写居处的景色,清丽疏淡,与山水鸥鸟为伍,显出与世相隔的心境。这样寓情于景,表现了他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这就为贯串全诗的喜客心情,巧妙地作了铺垫。后六句写有客来访的欣喜以及诚恳待客,呼唤邻翁对饮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颔联则巧妙地将笔触转向庭院,引出“客至”。这两句诗前后映衬,情韵深厚,既表现了诗人对客人的期待,又展现了宾主之间的深厚情谊。今日“君”来,两人交情甚深,使后面的酣畅欢快有了着落。</p><p class="ql-block"> 诗人采用与客话家常的口吻,使得宾主接谈的生活实感跃然纸上。上句说,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还未曾打扫。下句说,一向紧闭的家门,今天才第一次为你崔明府打开。寂寞之中,佳客临门,一向闲适恬淡的主人不由得喜出望外。 以上虚写客至,下面转入实写待客。作者舍弃了其他繁琐情节,专拈出最能显示宾主情份的生活场景进行描画。以家常话语,生动地描绘了待客就餐的情景,同时也流露出对客人的歉意和款待不周的遗憾。</p><p class="ql-block"> 也体现出主客之间真诚相待的深厚情谊。“客至”之情到此似已写足,如果再从正面描写欢悦的场面,显然露而无味,然而诗人却巧妙地以“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作结,把席间的气氛推向更热烈的高潮。</p><p class="ql-block"> 这一细节描写,细腻逼真,仿佛让读者看到了两位挚友越喝酒意越浓、越喝兴致越高的情景。兴奋、欢快,气氛相当热烈。</p><p class="ql-block"> 这样结尾可谓峰回路转,别开境界。既符合诗人诚朴的性格,又巧妙地回应了诗题“客至”,使得全诗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p><p class="ql-block"> 这首诗,把门前景,家常话,身边情,编织成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显示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全诗流露诗人诚朴恬淡的情怀和好客的心境,自然浑成,一线相接,把居处景、家常话、故人情等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刻画得细腻逼真,表现出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