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朴子》

驾行天下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酒诫</p><p class="ql-block"> 抱朴子日:目之所好,不可从也;耳之所乐,不可顺(顺原作不慎)也;鼻之所喜,不可任也;口之所嗜,不可随也;心之所欲,不可恣也。故惑目者,必逸容鲜藻也;惑耳者,必妍音淫声也;惑鼻者,必芷蕙芬馥也;惑口者,必珍羞嘉旨也;惑心者,必势利功名也。五者毕惑,则或承之祸。为身患者,不亦信哉!是以其抑情也,剧乎堤防之备决;其御性也,过乎腐辔之乘奔。故能内保永年,外免衅累也。夫酒醴之近味,生病之毒物,无豪锋之细益,有丘山之巨损。君子以之败德,小人以之速罪。耽之惑之,鲜不及祸。世之士人,亦知其然,既莫能绝,又不背节,纵口心之近欲,轻名灾之根原,似热肠之恣冷,虽适己而身危。小大乱丧,亦罔非酒,然而俗人是酣是油。其初筵也,抑抑济济,言希容整,咏湛露之厌厌,歌在镐之恺乐,举万寿之觞,佣温克之义。日未移晷,体轻耳热,琉璃海螺之器并用,满的罚余之令逐急,醉而不出,拔辖投井。于是口涌鼻溢,濡首及乱,屡舞仙仙,舍其座迁,载号载呶,如沸如羹。</p> <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解释:</p><p class="ql-block"> 抱朴子说:眼睛所喜欢的,不能随意顺从;耳朵所乐意听的,不能随便顺应;鼻子所喜爱的,不能放任;嘴巴所嗜好的,不能随意跟随;心里所想要的,不能肆意放纵。所以迷惑眼睛的,必定是华丽的容貌和鲜艳的色彩;迷惑耳朵的,必定是动听的音乐和淫邪的声音;迷惑鼻子的,必定是芷草蕙兰的芬芳;迷惑嘴巴的,必定是珍馐美味;迷惑心灵的,必定是权势利益和功名。这五种全都被迷惑,就可能会遭受灾祸。给自己带来祸患,难道不是确实如此吗!因此,抑制自己的情感,要比防备堤坝决口还要严格;驾驭自己的性情,要比用腐朽的缰绳驾驭奔跑的马还要谨慎。所以才能对内保证长寿,对外免除灾祸牵累。酒这种东西味道近似美味,却是致病的毒物,没有丝毫细微的益处,却有像山丘一样巨大的损害。君子因为它败坏德行,小人因为它迅速获罪。沉溺于酒,被它迷惑,很少有不遭遇灾祸的。世上的读书人,也知道这个道理,既不能杜绝饮酒,又不违背礼节,放纵口腹和内心的近在眼前的欲望,轻视名声受损这一灾祸的根源,好像热肠去肆意贪凉,虽然满足了自己但自身却陷入危险。小到个人混乱、丧失自身,大到国家祸乱、灭亡,没有不是因为酒的。然而世俗之人却在饮酒时沉醉其中。在开始的筵席上,人们还谦逊端庄,言语稀少、容貌整齐,如咏读《诗。小雅.湛露》中“厌厌夜饮”之句那样和悦,如吟唱《诗.小雅,鱼藻》中“王在在镐(hao)”之章那样恬淡,举起祝寿的酒杯,遵循温和有礼的原则。太阳还没移动日影,身体就开始轻飘飘,耳朵发热,琉璃海螺做成的酒器一起使用,酒满了罚酒的命令一个接一个,醉了也不离开,甚至拔掉车辖投入井中。于是口中涌出酒水,鼻子流出秽物,头发浸湿,行为混乱,屡次起舞,离开座位,又喊又叫,像沸腾的汤羹一样混乱。</p> <p class="ql-block">感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读完这段关于酒诫的论述,不禁让人深思。在我们的生活中,诱惑无处不在,就如同文中所提到的目、耳、鼻、口、心之所惑。而酒,作为一种常见的诱惑,看似带来短暂的愉悦,实则隐藏着巨大的危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文中强调了克制欲望和约束自身的重要性。我们常常在面对诱惑时,难以抵御,心存侥幸,放纵自己去追求即时的满足,却忽略了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就像那些在酒桌上起初还能保持端庄,最后却丑态百出的人,他们在酒精的作用下失去了自我控制,不仅损害了自己的形象和健康,甚至可能因此犯下错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让我意识到,我们需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有足够的定力和自律能力,不被眼前的诱惑所左右。无论是面对美食、美酒,还是权势、名利,都应该有一个适度的原则。同时,也应该明白,真正的快乐和满足并非来自于无节制的放纵,而是来自于内心的平静和自我的约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辨别是非,珍惜自己的名声和健康,不因为一时的欲望而陷入危险的境地。以古人的智慧为鉴,努力做到克制、自律,才能拥有更加安稳和有意义的人生。</p>